新中国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是由东北电影制片厂(1955年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1949年5月译制。从此,东影开始大量译制苏联影片,为后来的译制工作奠定了基础。
中国上海电影译制厂,前身是1949年11月16日成立的上海电影制片厂的翻译片组,是上海电影制片厂的一个车间级单位。
以上两个制片厂,是当时国内最早的译制单位。当时由于专业配音演员少,一些专业的电影演员也经常参与配音工作。如上影的孙道临、程之、陈述、韩非、仲星火、张瑞芳、秦怡、舒绣文、上官云珠、李纬、张伐、高博等,这些知名的专业电影演员,都曾在译制片中配过音。
1955年,上海电影制片厂翻译片组部分演员和来配音的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合影。前排左起:胡庆汉,柯刚,姚念贻,张同凝,苏秀,陆英华,陈述。后排左起:刘琼,高正,毕克,周伯勋,董霖,关宏达,张捷,邱岳峰,杨文元,傅超武,程引,周起,富润生,潘康,程之,
但这些演员,仍以演戏为主,配音只是偶尔为之。在配音上,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成就。
当然,也有例外的,孙道临就是在电影表演和配音领域中,都取得优异成绩的少数几人之一。
孙道临在电影上的成就不用细说,他因此成为二十二大明星之一。其中代表作1954年主演的战争电影《渡江侦察记》,扮演李连长。1958年与袁霞搭档主演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在片中饰演八路军的电报专家李侠。1963年,与谢芳、上官云珠联合主演电影《早春二月》,在片中饰演为追寻革命真理而苦恼彷徨的知识青年肖涧秋。这些成功的形象,都已经成为中国电影的经典。
他的表演深沉、自然,富有激情,塑造了许多性格迥异的银幕形象。同时,他还是一位出色的译制片配音大师。他为《王子复仇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基督山伯爵》等多部脍炙人口的作品配过音,特别是1958年他在《王子复仇记》中为王子哈姆雷特配的音,堪称银幕经典,已经成为演艺界训练口音的标准教材,甚至对国人从此以后的说话腔调,都产生了潜在的影响。
孙道临嗓音浑厚,吐字清晰,感情丰富,他配的哈姆雷特,潇洒、俊逸、高贵而绝无媚俗气。在此基调上,各种情绪起伏上下,流转跌宕,令人耳不暇闻。从一出场的疑惑忧伤,到鬼魂告白后的悲悯激愤,装疯卖傻时的冷嘲热讽,海滨独白的浩瀚思虑,表现出惊人的节奏和情绪控制能力,其专业技巧和素养当世无人能及。
虽然二十二大明星中,也有人从事过配音,如于蓝曾为前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的女叛徒配音,秦怡1953年为苏联影片《收获》的女主角配音,上官云珠为译制片《牛虻》配音,但她们的配音,都没有达到孙道临的成就。孙道临不但在二十二大明星中是配音的翘楚,也是所有专业电影演员中,在配音中成就最高的。
中国开展电影译制最早的是长影,实力最强的是上影,北影后来也进行过外片译制,但和以上两个厂相比,影响力和配音演员实力,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很多配音演员是学表演出身的,也就有了一些配音演员参演过电影,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当中有配音前就参演电影的,也有后来参演电影的。
曹雷,是少数先在电影中取得成就,后转行到译制片厂搞配音的演员。
曹雷在《金沙江畔》中扮演珠玛
她1963年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留校任老师期间,参拍了电影《江畔金沙》,成功地扮演了藏族少女珠玛,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1965年《年青的一代》中活泼的林岚,让她成为当时上影最具潜力的年轻花旦。但随后的文化大革命,让她中断了自己的演艺事业。等到文革结束,她已是将近40岁的女人。虽然在1983年她参演了《405谋杀案》,但43岁的她知道,年龄的劣势,逼着她要改行了。
曹雷在《年轻的一代》中扮演林岚
1982年,曹雷调任上海电影译制厂,从事配音演员兼译制片导演工作。由此,她迎来自己的事业第二春。她先后为我们熟悉的《爱德华大夫》、《最后一班地铁》、《茜茜公主》、《蒲田进行曲》等译制片中女主角或主要角色配音。成为和上译厂秦榛、丁建华、刘广宁、童自荣等齐名的第二代配音大师。
曹雷和杨茬葆上了1965年《大众电影》第六期封面
更多参演电影的配音演员,和曹雷不同,他们都是先进行配音工作,后因机缘等因素而参演了一些电影。
长影的配音演员,从整体上看弱于上译的配音演员,但有个别人,可以和上译这群才华横溢的配音演员媲美。如张玉昆、向隽殊、张桂兰、孙敖等。
向隽殊是长影著名的配音演员,她的嗓音美妙多姿,变幻莫测,融温柔娇媚端庄于一体,给人以美好的回忆,曾被誉为“配音皇后”。
向隽殊1949年从华北大学结业后,任东影配音演员。从给苏联电影配音开始了自己的配音生涯。先后为《伟大的转折》、《攻克柏林》、《流浪者》、《静静的顿河》、《多瑙河之波》、《金姬和银姬的命运》、《卖花姑娘》、《南江村的妇女》、《摘苹果的时候》、《鲜花在盛开的村庄》、《无名英雄》、《战争与和平》、《神秘的黄玫瑰》、《人证》、《舞台生涯》、《永恒的爱情》、《寅次郎的故事》、《疯狂的贵族》等300多部外国影片配音。并以此获得过“政府奖”和第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
向隽殊为《卖花姑娘》中的花妮配音成为经典
向隽殊的艺术才能是多方面的,长相漂亮的她还曾在多部电影中饰演角色,如她在《虎穴追踪》中饰演过夏妻、《暗礁》中饰演过王校长、《大小伙子》中饰演过晶晶妈等。
向隽殊在《暗礁》饰演王校长
同时,她还为国产影片《冰山上的来客》、《保密局的枪声》、《冰雪金达莱》、《甜女》、《杜十娘》、《谁是第三者》及国产电视剧《西施》、《杨家将》等配音。2011年,荣获金鸡百花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2016年12月12日,著名配音艺术家向隽殊在家中逝世,享年91岁。
张桂兰的嗓音非常甜脆,如银铃般悦耳动听。她是长影著名的配音演员,这是众人皆知的事情,但少有人知的是她还拍过不少电影。
张桂兰
从1957年至1960年,她在七部电影中扮演过角色,分别是:1956年在《徐秋影案件》中扮演教育局老职员的女儿、1957年北影的《生活的浪花》扮演夏兰一角,1958年长影的《水库上的歌声》扮满女主角高兰香,
《水库上的歌声》扮满女主角高兰香
1958年长影的《伤疤的故事》扮演主角梁小凤,1958年长影的《康庄大道》扮演主角小英,1959年长影的《朝霞》扮演教导主任孟瑛, 1960年上影厂《红日》扮演阿菊一角。
张桂兰在《红日》扮演阿菊一角
张桂兰在《红日》中扮演阿菊
张桂兰虽出演过不少电影,但最大的成绩却是在配音中。
1969年,16岁的张桂兰进入东北电影制片厂(后来的长春电影制片厂)任配音演员。主要的工作是为苏联电影配音。其中《丹娘》中的童年卓娅,《小船长》中的霍克,《他们有祖国》中的伊塔更,《青年时代》中的娜塔莎,《上尉的女儿》中的玛莎,《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中的卡佳,《埃及艳后》中的克里奥佩特拉等,都成为脍炙人口的作品。
她不但为国外电影配音,也为一些国产电影配音,用她甜美的声音,为这些电影锦上添花。《刘三姐》中的刘三姐,《五朵金花》中的金花,《海霞》中的大小海霞,《闪闪的红星》的潘冬子,都是她的杰作。
张桂兰配音的《刘三姐》,声音甜美、韵味悠扬。
陈汝斌,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属于表演和配音两栖演员,经常在配音和表演中横跨。
1951年从《夏伯阳》开始配音工作。先后为《复活》中的检察官,《舞台生涯》中的卡弗欧、《一个国王在纽约》中卓别林饰演的角色,《神秘的黄玫瑰》的马尔杰拉图,《战地浪漫曲》的萨沙等五百个角色配音,曾获电视"飞天奖"最佳男配音演员奖。
陈汝斌在《地下尖兵》中
在配音的同时,他先后在《寂静的山林》、《地下尖兵》、《兵临城下》、《大渡河》、《济南战役》、《保密局的枪声》、《黄英姑》等二十余部影片中担任不同角色。
八十年代以来,在《长夜春晓》《光荣街十号》《太阳滴血》等几十部上百集电视剧里饰演各类人物,同样显示了他表演上幅域广阔、色泽丰富的艺术可塑性。
他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地下尖兵》中打入敌方的副官,英俊潇洒,烟嘴不离口,最后英勇牺牲。
2012年6月5日于长春逝世,享年80岁。
孙敖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在《三进山城》饰演的王翻译官,送梁音扮演的八路军出城。后来查了下资料,才知道他是以配音为主的配音演员,但也演了不少电影,也属于表演配音双栖明星。
孙敖语域广阔,音色淳美而深厚,善于塑造复杂丰富的性格形象。1956年进入长影开始配音工作,为400多部外国片、200多部国产片配音。如《永恒的爱情》中的哈迈德、《蝴蝶梦》中的德温特先生、《两个人的车站》中的普拉米·谢尔盖维奇、《斯特凡大公》中的大公、《疯狂的贵族》中的萨吕斯特等男主角,均由他配音。其中,《永恒的爱情》、《蝴蝶梦》、《两个人的车站》均获文化部优秀译制片奖。
孙敖在《平原游击队》中
当演员期间,他参演了多部电影,1957年《暴风雨中的雄鹰》中扮演索甲,1958年《新的一课》中扮演王亮,1965年在《三进山城》饰王翻译官,1974年在复拍片《平原游击队》中扮演反派杨守业,1977年在《熊迹》扮演康一挺,1979年在《吉鸿昌》中扮演聂庆鸣,1982年在《佩剑将军》中扮演戚汝田,1987年在《解放》中扮演夏光,1989年参演《十五岁的船长》,1990年在《孤岛情报站》中扮演陈裕泰。
2002年,孙敖逝世于长春,享年70岁。
上译厂也有三位配音演员参演过电影,而且是重要角色。
1980年,电影《珊瑚岛上的死光》中,有两个重要角色由上译厂配音演员担任。一个是主角乔榛,另一个是反派邱岳峰。
乔榛1965年开始配音,曾为数百部译制片及其他作品配音、解说,主要配音代表作如《魂断蓝桥》、《叶塞尼亚》、《尼罗河上的惨案》、《安娜·卡列尼娜》、《加里森敢死队》、《红衣主教》、《追捕》等,他曾荣获“中国百年电影百位优秀艺术家”、“全国德艺双馨终身成就奖”等荣誉和奖项。
作为上海电影译制厂演员,乔榛出演的电影不多,主要是在《珊瑚岛上的死光》《R4之谜》中分别饰演青年科学家陈天虹和女侦察员李安的未婚夫路沙。但《珊瑚岛上的死光》中,他是男一号,这在配音演员出演的电影中,还是很少见的。
邱岳峰参演《珊瑚岛上的死光》,得益于他那一张不用化装就能演外国人的脸。
邱岳峰善于以具有丰富表情的不同声音再现银幕形象,在三十多年的译制片创作生涯中,为约200部外国影片的主要角色配音;例如美国影片《大独裁者》中的理发师和希特勒、《凡尔杜先生》中的凡尔杜、《简爱》中的罗切斯特、意大利影片《警察与小偷》中的小偷和英国影片《红菱艳》中的莱蒙托夫,《佐罗》中的维尔塔上校、《悲惨世界》中的店主、《巴黎圣母院》中的神父、《第41个》中的白军中尉、《好兵帅克》中的帅克、《红与黑》中的市长、《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卡列宁等都广为人所熟知。
此外他还在中国影片《林则徐》、《傲蕾·一兰》、《珊瑚岛上的死光》三部电影中,扮演了不用化装填高鼻子的“洋人”配角。
1980年3月30日,邱岳峰在上海去世,享年58岁。
毕克,这个带着浓厚洋气的名字,真的太适合搞配音了。
他和李梓、邱岳峰、尚华、于鼎、苏秀等,都是上译厂第一代著名配音演员。
他先后为《海狼》、《远山的呼唤》、《阴谋与爱情》、《警察局长的自白》、《苦海余生》、《尼罗河惨案》、《阳光下的罪恶》、《老枪》、《追捕》、《鸳梦重温》、《卡桑德拉大桥》、《尼罗河上的惨案》、《幸福的黄手帕》、《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姿三四郎》等约五百部译制片、美术片、科教片配音。其中为侦探波洛及日本演员高仓健的配音最为人所熟知。
鲜为人知的是,毕克还在一些国产影片中“触电”。1957年,在影片《球场风波》中扮演大李。1961年,在海燕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影片《51号兵站》中扮演王情报员。1986年,在《一对冒牌货》、《T省的八四、八五年》两部影片中分别扮演范厂长和检察长。
2001年3月23日,毕克因肺气肿逝世,享年70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