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草原旅游(最纯粹的哈萨克族情歌)(1)

伊犁 天马

歌声和骏马是哈萨克人的两只翅膀。骑着骏马可去远方,唱着歌声赞美生活。

“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

南疆看人文,北疆看风景。最美的北疆不在阿勒泰,而在伊犁河谷。

琼库什台,更是伊犁河谷中最隐秘的世外仙境。

哈萨克斯坦草原旅游(最纯粹的哈萨克族情歌)(2)

伊犁美景


哈萨克斯坦草原旅游(最纯粹的哈萨克族情歌)(3)

远眺琼库什台河谷的琼库什台村

哈萨克斯坦草原旅游(最纯粹的哈萨克族情歌)(4)

琼库什台草原

哈萨克斯坦草原旅游(最纯粹的哈萨克族情歌)(5)

琼库什台草原

琼库什台,在哈萨克语中是“大平台子”的意思。

琼库什台村北是一望无垠的高台草甸,宽大深翠,与喀拉峻草原隔河相望。雪山溪流冲刷出一道道峡谷,绵延起伏的坡地勾勒出人体线条。琼库什台草原稀稀落落点缀着哈萨克族毡房,马群、牛群悠闲地吃草。这里完全是原始风貌,雪山、林地、草甸、峡谷、河流,仿佛是沉睡了一般,恬静安详。

琼库什台美景→美不胜收,徒步穿越喀拉峻至琼库什台,意外发现小众秘境

在商业开发日盛的今天,还留有这样一块处女地,确实值得庆幸与珍惜。

很多来新疆旅行的去了喀纳斯、禾木、那拉提草原,却没有到喀拉峻草原;到了喀拉峻草原,却没有到琼库什台;到了琼库什台,却没有去冬季牧场。不得不说非常遗憾。

tip:

到琼库什台的线路有两条:喀拉峻草原穿越到琼库什台村,或者特克斯直达琼库什台村。

建议来回分别走两段路程,不要错过路上的美景。

哈萨克斯坦草原旅游(最纯粹的哈萨克族情歌)(6)

琼库什台

哈萨克斯坦草原旅游(最纯粹的哈萨克族情歌)(7)

毡房


图文原创,今日头条独家首发。谢绝商转。


哈萨克斯坦草原旅游(最纯粹的哈萨克族情歌)(8)

三条古代乌孙古道

说起琼库什台,不得不提一下乌孙古道。

古代的乌孙古道有三条,分别是现在的夏特古道、包扎墩古道、独库公路

一座天山,分隔开匈奴、乌孙和龟兹三大古国。势弱的乌孙国,不得不在西汉与匈奴中周旋,同时与匈奴和西汉联姻。

张骞出使西域,联合乌孙国、大月氏国,从河西走廊走天山以北线,被匈奴所俘,困十年方逃脱。

乌孙国与西汉暗中联合,不得不取道龟兹国。龟兹国信仰佛教,不好战。与西汉关系友好。

三条古道中,夏塔古道是乌孙国与龟兹国最重要、最便捷的经济文化交流通道。独库公路是北疆与南疆的重要通道,是匈奴与南疆的联系要道。中间的包扎墩古道始于一个爱情故事。

乌孙国夏都位于喀拉峻草原,解忧公主与乌孙王生三男两女。女儿弟史天生聪颖美丽,东赴长安求学,与龟兹国王子绛宾一见钟情。出于连横考虑,强强联合,一条乌孙古道担起了历史重任。乌孙公主弟史从琼库什台出发,穿越天堂湖,穿越雪山达坂,南嫁龟兹王子,拉开了西域归顺中原的大幕。

琼库什台村是包扎墩乌孙古道的起点,这是一条连接伊犁谷地和南疆阿克苏的翻越天山的古道,大致路线为:琼库什台村(2850)-包扎墩达坂(3660)-科克苏河(2050)-天堂湖(3100)-阿克布拉克达坂(3900)-黑英山山口,终点是阿克苏拜城县黑英山乡的博孜克尔格河峡谷口,全程约130多公里,是伊犁通南疆的捷径。

哈萨克斯坦草原旅游(最纯粹的哈萨克族情歌)(9)

乌孙古道琼库什台起点


哈萨克斯坦草原旅游(最纯粹的哈萨克族情歌)(10)

古村全景

哈萨克斯坦草原旅游(最纯粹的哈萨克族情歌)(11)

琼库什台村

哈萨克斯坦草原旅游(最纯粹的哈萨克族情歌)(12)

琼库什台河畔

哈萨克斯坦草原旅游(最纯粹的哈萨克族情歌)(13)

牧牛

哈萨克斯坦草原旅游(最纯粹的哈萨克族情歌)(14)

木楞屋

哈萨克斯坦草原旅游(最纯粹的哈萨克族情歌)(15)

浣洗松针

哈萨克斯坦草原旅游(最纯粹的哈萨克族情歌)(16)

马背上的哈萨克族小哥

哈萨克斯坦草原旅游(最纯粹的哈萨克族情歌)(17)

足球

哈萨克斯坦草原旅游(最纯粹的哈萨克族情歌)(18)

草甸光影

哈萨克斯坦草原旅游(最纯粹的哈萨克族情歌)(19)

少先队敬礼

琼库什台村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克斯县喀拉达拉乡,在2010年12月13日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琼库什台村是一个有300多户、1700多人的牧业村,村内居民以哈萨克族为主。

琼库什台河从村头流过,汇入库尔代河,再流入特克斯河。特克斯河是伊犁河支流,蒙古语“野山羊众多的河”。北疆有许多地名是蒙古语,依稀可见成吉思汗西征大军的浩浩荡荡。

哈萨克族是跨境民族,我国的哈萨克族90%聚居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只有少数分布于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哈萨克族的先民主要由古代中亚草原上的塞人、大月氏、乌孙、康居、奄蔡人、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及后来的乃蛮、克烈、克普恰克等组成。

无马不成行,无歌不成语。游荡的放牧生活,养成了哈萨克族骑马的生活,随遇而安也养成了乐观的歌唱习俗。

伊犁马是西域良马,体型高大俊美,结构匀称,眼大眸明,头颈优美。

乌孙王曾赠伊犁马千匹给汉武帝。汉武帝喜爱至极,赐名"天马",并即兴赋诗曰:“天马来兮从西极。”

伊犁马力速兼备,挽乘皆宜,并擅长山地长途奔袭。伊犁马不但具有观赏价值和游牧价值,并且也是古代的战马。

哈萨克斯坦草原旅游(最纯粹的哈萨克族情歌)(20)

伊犁马


哈萨克斯坦草原旅游(最纯粹的哈萨克族情歌)(21)

琼库什台河

哈萨克斯坦草原旅游(最纯粹的哈萨克族情歌)(22)

琼库什台牧区

哈萨克斯坦草原旅游(最纯粹的哈萨克族情歌)(23)

森林、河流、草甸、花海

哈萨克斯坦草原旅游(最纯粹的哈萨克族情歌)(24)

飞掠草原的雄鹰

哈萨克斯坦草原旅游(最纯粹的哈萨克族情歌)(25)

哈萨克族习俗

哈萨克斯坦草原旅游(最纯粹的哈萨克族情歌)(26)

木屋

哈萨克斯坦草原旅游(最纯粹的哈萨克族情歌)(27)

河边吟唱的哈萨克族长者

到了琼库什台村后,便开始找寻作为历史文化名村的影子。

村内除了原木做的木楞房屋,似乎找不到什么特别之处,这样的木刻楞木屋在呼伦贝尔更多,屋顶更尖。原以为村南的乌孙公园可以追忆乌孙古国历史,却也悻悻而归。好歹也塑个石像,刻几个字,以便游人发古幽思一下。

索性沿琼库什台河信步而行。宽阔的琼库什台河水在雪岭云杉林中穿过,清澈、冽凉,不似库尔代河那般奶灰色。冰川雪山四面环绕,高山草甸花海举目皆是。

正在河边踟躇,一阵琴声飘来。循声而去,是一位哈萨克族长者独自在弹冬不拉。神情专注,歌声舒缓悠长。虽然没有听懂哈萨克语歌词,从歌声的深情大约猜出这是一首哈萨克族情歌(后来请教了当地哈萨克族朋友,得知是一首赞美草原,欢迎远朋的歌曲)。

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偶遇,如果不是一心想找寻历史文化的踪影,是不会冒雨走入这段河畔,也就不会遇到这么纯粹的哈萨克族情歌了。

一把冬不拉,一位深情的吟唱长者,一个虔诚的听众。这是一份来自上天的机缘。

这不正是琼库什台的灵魂吗!没有什么再比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让人满足了。这是纯粹的哈萨克族文化与历史。

长者每天都在琼库什台河畔弹唱冬不拉。这是他的生活,却是我的诗与远方。

冬不拉是哈萨克语dombra的译音,是“会唱歌的树”的意思。传说很久以前,哈萨克人晾晒羊肠时,风一吹过,发出美妙的声音。于是,哈萨克族便以松木为琴身,以羊肠为弦,创造出了乐器冬不拉。

看到我听不懂哈萨克语,长者又吟唱了一首汉语版的《大中国》。哈萨克族情歌→哈萨克族情歌

哈萨克族人有一个舞蹈是“卡拉角勒哈”,中文叫“黑走马”,是集舞蹈、音乐于一体的哈萨克族民俗文化代表作,是马与歌的合体。将哈萨克人的活泼、乐观、勇敢,以及强健的体魄展现得淋漓尽致。

(哈萨克族舞蹈:黑走马)


哈萨克斯坦草原旅游(最纯粹的哈萨克族情歌)(28)

金字塔遥相呼应

同样是草原地带,同样是牧区,琼库什台的蚊蝇却不像内蒙古草原那样多。大约这里太纯净了。

同样是雪山、冰川、湖泊,伊犁的天山风景没有被冠以“神山、神湖”,没有被宗教色彩所加持,不需要转山转湖磕长头。如果西藏的雪山是用来信仰与崇拜的,那么新疆的雪山就是用来亲近的。

伊犁河谷是湿润丰腴的,琼库什台是自然原始的,哈萨克族人是友善的。这种天人合一的和谐,是天然的,不是靠大张旗鼓地信仰而来。两千年前乌孙国人看到的景貌,和我们现在看到的大致相同。希望这份纯真可以延续下去,一眼千年。

没有遇见,便不会牵挂。再会,琼库什台。重逢可期。

哈萨克斯坦草原旅游(最纯粹的哈萨克族情歌)(29)

清晨的琼库什台


下一篇:伊犁的汉家公主


欢迎关注《鹊华烟雨明湖风》,美食旅游文化传播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