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三个定理(推开经济学之门)(1)

上一篇文章中,我们简单地提到了M0和M1的概念。文章发出后不久便收到了私信,希望我们能详细地谈谈如何区分M0、M1、M2。

作为货币家族“三兄弟”,M0、M1、M2这三个名词也的的确确困扰了许多刚刚开始接触经济学的朋友。这其中涉及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国情差异,也涉及到了中国发展中的一些历史性因素。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最初的版本。根据1994年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供应量统计和公布暂行办法》,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划分为四个层次M0、M1、M2以及M3。

货币三个定理(推开经济学之门)(2)

各层次概念如下:

M0:流通中现金(货币供应量统计的机构范围之外的现金发行);

M1:M0 企业存款(企业存款扣除单位定期存款和自筹基建存款) 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信用卡类存款(个人持有);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和自筹基建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看到M3或许很多人会有些惊讶,毕竟这个词并不十分常见。当年,M3这一概念的推出是基于对金融创新不断出现的情况考虑而设,实际中并没有编制这一层次货币供应量。

1994年版本发布后,央行曾4次对货币供应量的统计范围进行了修订。而这4次调整大多数都是针对M2进行的。

2001年,在M2原有范围中加入“保证金存款”。

2002年,受中国加入WTO后的外贸影响,在统计时新增了外资、合资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存款业务部分。

2011年,在M2的统计范围中加入“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和住房公积金存款”。

2018年,考虑货币市场基金的影响,在M2中加入货币市场基金,具体统计口径变化为用非存款机构部门持有的货币市场基金取代货币市场基金存款(含存单)。

在经过了四次调整之后,我们可以把M0、M1、M2简化如下:

M0:流通中的现金;

M1(又称狭义货币):M0 活期存款;

M2(又称广义货币):M1 准货币(定期存款 居民储蓄存款 其它存款)。

我们不妨画个图来整理一下思路。

货币三个定理(推开经济学之门)(3)

他们之间层层嵌套,显然是典型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

说完货币家族“三兄弟”的发展历史后,我们还要更深入地挖掘其中涉及的名词含义。

1、流通中的现金

它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历年货币发行总量。这包括了除金融体系以外的所有机关、团体、企业、部队、事业单位和居民个人在某一时刻持有的现金总量。在数量上等于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现金货币扣除各银行的库存现金。

2、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

注意这里的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除了活期存款中所包含的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部分,其他仅指企业,并不包含个人除信用卡外的存款,即也不包括个人在储蓄卡中的存款。个人的活期和定期存款均纳入居民储蓄存款的统计中。

当然,此类统计方法近年来一直存在争议。1994年货币供应量的定义中将居民活期存款纳入M2的统计范围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彼时货币流动性不强,人们存在银行中的钱可能真的更像定期存款,很少会取出使用。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拥有更多的手段来管理自己的资产,暂时闲置的存款可能会临时置于储蓄卡中,也可能会选择货币市场基金等理财方式。那么,此时有一部分人开始认为暂存于储蓄卡中随时以备花销的存款,应当归入M1的范畴。

但无论如何,截至2018年最新一次的货币统计量范围调整,这一部分仍未变动。

此外,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大家对于M0、M1、M2的使用也不尽相同。

例如,中国倾向于用M1进行宏观调控;而美国更愿意用M2的指标来调控货币。这是因为两国人民的储蓄观念差异。中国人稍微谨慎一些,希望通过储蓄以应对不时之需。而美国居民的储蓄率极低,这就进而导致了中国的M2和M1差距比较大,而美国的M2和M1数据上相差不大。如果中国像美国一样使用M2进行宏观调控,那么就会把流动性并不强的存款考虑进去,然而这与市场上流通的具有实际经济意义的货币数量对应不上。

如果从体量上来说,M0无疑是三兄弟当中最小的一个,然而它的流动性却是最强的。这三兄弟的流动性排序为M0>M1>M2。

M0因其流动性最强,拥有最强购买力,它的有效调控对于维护经济秩序具有重大意义。

而M1流动性居中,能够体现当前市场需求,反映消费市场和终端市场的活跃程度,是一个国家的现实购买力。M2流动性最末,反映的是投资和中间市场的活跃程度,能够用于观察和调控中长期金融市场。

“如果M2过高而M1过低,表明这时候的市场投资过热、需求不旺,有危机风险;相反,如果M1过高而M2过低,表明这时候的市场需求强劲、投资不足,有涨价风险。”

我们可以看一下近五年央行公布的数据。

货币三个定理(推开经济学之门)(4)

备注:相关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数据为每年12个月的均值。

考虑到18年对于货币市场基金统计范围的调整,17年的数据已经进行追溯调整。我们可以看到,五年间M0增长比较缓慢,而M2的增速也比较稳定。相比之下,M1的增速就逐渐趋于平稳。

货币家族的“三兄弟”尽管看起来与日常的生活相隔较远,但事实上我们的日常行为都有可能会对他们产生影响。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把数据从年放大到每个月,就可以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情。这五年间除了2017年2月,其余4年间的二月份M1数量都会有小幅度的降低,而M0和M2会有小幅度的上升。每年2月份为什么活期存款部分会减少,钱都去哪儿了?细想一下我们就会发现,2月份基本上是中国春节节日附近,全国假期,多数企业不仅会暂停工作一段时间,还需要发放总金额不低的年终奖给员工。这其中,便涉及了三兄弟之间的转化问题。

此外,在一些学者的实证研究中,他们也曾提出M1与M2的增速会对股市产生影响。他们认为如果货币M1的增速快于M2的增速,这就表明存在定期存款活期化现象。当大量的资金转为活跃的M1后,也可能会对股市的资金供给产生积极的影响。

作者:青松

编辑:青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