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美好的事物与食物都令人心生向往,无限欣喜。

-------------------茗家小食光

过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南北方各地共同的食俗,只不过粽子的包法及配料南北各地会有所不同。在北方,糯米粽主要以甜口为主。人们习惯吃红枣糯米粽,馅料比较单一;而南方就不同了,甜咸互配,口味丰富;与糯米相配的馅料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比如肉粽、蛋黄粽、鲍鱼粽、干贝粽、叉烧粽等等。

三角粽简单包法(八十六岁奶奶手把手示范北方三角粽的包法)(1)

不管是哪里的什么馅料的粽子,提到在端午节吃粽子这个共有习俗,就不得不想起一个人--屈原。当年,秦国一举歼灭楚国,楚国遭遇灭顶,楚国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这天也怀抱大石,投身汨罗江殉国而死。后人为了纪念屈原,不让江中鱼儿吃掉他的身体,就往江中投放饭团,而且年年如此,因此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就被流传至今。

三角粽简单包法(八十六岁奶奶手把手示范北方三角粽的包法)(2)

既然粽子的历史这么久远,它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到现在的呢?我们先来看一段粽子的发展简史:

在春秋时期,人们用菰叶将黍米包成牛角状,这是最早的粽子,俗称角黍;

战国时期,人们便是用竹筒装米,然后密封,用火烤熟,俗称"筒棕"。

在东汉时期,人们开始用有碱成分的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再用菰叶包好,煮熟,成了人们熟知的碱水粽。而且这个时候人们会在里面包上猪肉,美味至极。

晋代,粽子就成了端午节的必备佳品,那时候包粽子除了用糯米,还会加入重要成分,肉类,板栗等,跟我们今天的粽子类似,品种增多,而且也被用于人际交往的礼物。

唐代时期,粽子用米考究,形状也变得多样,还流传到了日本。

宋朝时期,人们还发明了用果饯包入粽子里,做成了水果味的粽子;而且宋代的时候,粽子是一种非常时尚潮流的食品。

明朝时期,人们包粽子的菰叶已经被箬叶替代,有的也用芦苇叶来包粽子,人们也会在里面添加豆沙,红枣等辅料,品种更多了。

清朝的时候,市面上也出现了火腿粽子,和今天的南方火腿粽类似;

粽子延续到今天,我们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都会浸泡糯米,清洗粽叶,包粽子,花色品种及口味也更多。北方的人们更喜欢食用红枣糯米的粽子,南方相对更多,鲜肉,腊肉,蛋黄,火腿,八宝等,馅料繁多。包好的粽子,经过小火久煮,软糯香甜,美味至极。粽子的形状也非常多,有柱状的马蹄粽,有四角的,也有锥形的。千百年来,中国吃粽子的习俗经久不衰,并且还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的一些周边国家。

三角粽简单包法(八十六岁奶奶手把手示范北方三角粽的包法)(3)

好了,说完粽子的发展简史,那我们就言归正传,来说一说粽子的包法吧!身为纯正的北方人,当然最钟情的还是我们的红枣糯米粽。没有花哨的食材及调料,只是简单的糯米及红枣,就能让我们每到这个时节总是念念不忘。或许我们现在吃的已经不是它原有清香的味道,而是需要品一品那种刻在内心深处的情感。

每年一到端午节前,我都会看着奶奶和妈妈一起包粽子,自己边看边学,奶奶总是指正我该怎样打弯、收口。今天就分享下我八十六岁的奶奶是如何把我们北方三角粽包的既饱满又棱角分明。

所需材料:粽叶、糯米、红枣;

准备阶段----

1、 取干粽叶浸泡在水中,至少半天时间,使其软化;

三角粽简单包法(八十六岁奶奶手把手示范北方三角粽的包法)(4)

备注:粽叶一般选用苇子叶,都是青色的,但是放置一段时间后会逐渐变成黄绿色或者黄褐色;经验丰富的老人一般会将粽叶泡在水中保存,或者将其悬挂在高处晾干,待使用前先放在水中浸泡使其复原。

2、 取糯米、红枣,同样先提前浸泡在清水中至少半天或者一天,使糯米吸收水分膨胀,红枣变得湿润,后期煮好后粽子会更加软糯清香。

三角粽简单包法(八十六岁奶奶手把手示范北方三角粽的包法)(5)

制作过程----

1、 浸泡好的粽叶,取四片完好无破损的层层搭叠,形成扇形状;

三角粽简单包法(八十六岁奶奶手把手示范北方三角粽的包法)(6)

2、 右手食指与中指夹住粽叶根部,左手虚托着粽叶扇形部分;

三角粽简单包法(八十六岁奶奶手把手示范北方三角粽的包法)(7)

Tips:夹住根部后将粽叶在水中过一下,使其再次吸收水分增加叶片的贴合度。

3、 左手腕力向内怀中侧下方转动手腕,同时右手扶住叶片部分;

三角粽简单包法(八十六岁奶奶手把手示范北方三角粽的包法)(8)

4、 两手合力将粽叶卷成锥子形;

三角粽简单包法(八十六岁奶奶手把手示范北方三角粽的包法)(9)

5、 尖角朝下,开口处朝向自己;此时粽子的"外衣"就制作完成;

三角粽简单包法(八十六岁奶奶手把手示范北方三角粽的包法)(10)

Tips:只有制作好完整的外衣,才能包裹住糯米使其不外漏,从而做到"衣衫遮体"。

6、 开始装入糯米与红枣。我们习惯的做法是分为五层:底部先放入少量糯米;

三角粽简单包法(八十六岁奶奶手把手示范北方三角粽的包法)(11)

7、 接着放入一个大红枣(小枣的话可以放两个),再放一层糯米;

三角粽简单包法(八十六岁奶奶手把手示范北方三角粽的包法)(12)

8、 继续放一个大枣一层糯米;

三角粽简单包法(八十六岁奶奶手把手示范北方三角粽的包法)(13)

9、 最后糯米的量要与粽叶边保持水平;

三角粽简单包法(八十六岁奶奶手把手示范北方三角粽的包法)(14)

Tips:可以适当按压下,这样能使包好的粽子看起来非常饱满有型。

10、 开始收口;左手捉住粽身部分,右手托起粽叶,将粽身扣在粽叶上;

三角粽简单包法(八十六岁奶奶手把手示范北方三角粽的包法)(15)

Tips:这也是关键,如果不能完美收口,那么以上费力做好的外衣也就要重新返工了。

11、 右手用多余的粽叶部分进行后续整理,将边角处包严实;

三角粽简单包法(八十六岁奶奶手把手示范北方三角粽的包法)(16)

Tips:此时,奶奶会重新取一片粽叶,将边角处进行二次封口,确保在煮的过程中不漏米。

12、 最后,取一根粽绳将其绑紧,一个完美的三角粽就包好了。

三角粽简单包法(八十六岁奶奶手把手示范北方三角粽的包法)(17)

备注:北方习惯称为三角粽,其实确切的说包好的粽子是四个角;只是不论我们从哪个面看,它的侧面都是一个标准的三角形,因此称它为三角粽

13、 粽子的最后煮制阶段:

将粽子全部包好放在一起;(这只是其中一部分,每到过节奶奶和妈妈就会一起包很多红枣粽,煮熟后分给我们大家一起吃)

三角粽简单包法(八十六岁奶奶手把手示范北方三角粽的包法)(18)

将粽子放在大锅里,加入没过粽子的清水,大火煮开,然后小火再煮一个小时;剩下的时间就用余火继续焖煮一个小时。

三角粽简单包法(八十六岁奶奶手把手示范北方三角粽的包法)(19)

相比于南方糯米粽口味及配料上的区别外,在粽子的包法上也是不同的。比如说南方的四角粽不同于北方的四角粽,虽然都是四个角,但是外形上还是有区别的,看下这种包法:

南方四角粽包法:

三角粽简单包法(八十六岁奶奶手把手示范北方三角粽的包法)(20)

1、取一片较大的粽叶,对折。

2、将双层的下边向上折,用手压实。

3、将粽叶打开,填入糯米,尽量将糯米填成一个长条形状。

4、将粽叶没有米的部分折过来。

5、随即用手将叶子的两侧捏下去,之后的粽叶尖端向一侧折叠。

6、用线绳将粽子捆绑结实即可。

看完粽子的包法,您学会了吗?趁着端午节到来之前可以试着包上一些,选一些自己喜欢的馅料,一家人围坐在桌前,谈笑言语间好似包的不是粽子,而是如粽子般紧紧缠绕在一起的情感。

三角粽简单包法(八十六岁奶奶手把手示范北方三角粽的包法)(21)

我是茗家小食光,一个爱美食、爱分享、爱生活的80后在职宝妈。每天会分享日常早餐及普通家常菜。图文均为本人原创,请尊重我的劳动成果呦!感谢每一位朋友的关注与点赞,同时也欢迎每一位朋友转发并留下您的宝贵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