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临海新闻网山海情缘,或许比我们所知道的还要久远绵长,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松潘县纵深改革?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松潘县纵深改革(山海合奏双城戏)

松潘县纵深改革

来源:中国临海新闻网

山海情缘,或许比我们所知道的还要久远绵长。

2001年,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台州府城墙与松潘古城墙齐获殊荣;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东西部协作让“两地三方”在聚焦高质量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同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深化交往交流交融,引导政府、市场、社会、民间交流交往形成常态,3年间文化交流达1571人次,促进“亲戚”越走越亲。东西文明,穿越千年,携手唱响新时代下的“双城记”。

携手再现“大唐神韵”

朱明,土生土长的临海白水洋人。2013年,吉能鸿业集团作为松潘县招商引资的重点企业,为确保落实精准扶贫工作,投资2亿多元在县内开发“大唐神韵”旅游综合体项目。朱明作为项目负责人,从此开启了他的“松潘生活”。

“我们这个项目最大的亮点就是‘五十六间房’文创度假酒店。它秉承‘一房一设计’的理念,这个在阿坝州还是首创。届时,将为松潘建起首个精品民宿,一改从前旅游民宿‘低小散’的发展困境,为当地旅游再添亮色。”走在古城主干道上,朱明指着新落成的民宿主体,描绘着不久后古城旅游的新面貌。他说“大唐神韵”分为A、B两个区块,由唐风、唐乐、唐盛等6幢不同风格的仿古建筑组成,内容涵盖民族特殊一条街、酒吧商场、民宿戏院等多个业态。目前项目一期已经完工,二期正在加紧赶工。

走进“五十六间房”文创度假酒店,只见数十名工人正埋头苦干。在他们的匠心雕琢下,具有56个民族特色的房间雏形初现。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来自川主寺镇的装修工人叶云确和工友们心里满溢的高兴都化成了手里干不完的劲儿。在他们看来,东部为松潘送来的好项目必将引出新一轮的发展。在东部力量的帮扶下,他们也将为家乡打造全新的旅游品牌,让每一个来到松潘的人可以停下脚步,走一走,看一看。

两地结亲,促进的不光是经济发展,更多的是民族大团结。松潘象雄客栈与“大唐神韵”项目相邻,老板彭小敏也因此和朱明慢慢成了熟人。受疫情影响,今年松潘古城内的旅游生意不得不提前进入淡季,但是看着每天进进出出的朱明,偶尔闲聊时听他讲起项目进度,彭小敏又对古城旅游今后的发展燃起了信心。她说,古城内多民族聚居,大唐神韵“五十六间房”精品民宿也是56个民族团结共处的一个缩影。相信在它的带领下,独特的川西文化定能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带动周边的旅游产业再次跑起来。

“东”风吹得“百花齐开”

松潘县,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北部,是连接川、甘、青三省的管钥之地,是通往世界自然遗产地九寨沟、黄龙和大草原的枢纽。海拔3000米的川主寺镇圣地花海内,150多亩薰衣草田近年来在台州援建下,成了九环线上一颗熠熠明珠。

9月的高原,风声里渐闻肃杀秋意。百亩薰衣草的花期已过,但是川主寺镇安备村党支部书记郎介他却依然没有闲下来。眼前这片薰衣草田是村里的集体资产,由它带来的旅游收入都将作为分红分发到每家每户。今年夏天的一场泥石流对花海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让来年的旅游收入翻番,他准备将花海内的基础设施再次升级。

“花海的游客栈道是台州援建的,当时花了40万元。我们的游客也是栈道修好以后多起来的。”郎介他指着脚下的木制栈道告诉记者,松潘交通版图不断扩大,为了让安备村也吃上交通红利,2015年村里开会决定挖掉青稞、胡豆,种上薰衣草,大力开发旅游项目,增加村集体收入。虽然刚经历完2017年的地震,去年又来了泥石流。不过好在由薰衣草田带来的旅游收入还是呈稳定增长趋势。今年到目前为止,已有50万元的旅游收入进到了村集体账户上,村内的56户人家至少都有万元分红。接下来,村里准备在提升花海基础设施的同时再扩植面积,为来年的旅游丰收做准备。

像这样的特色景点,在松潘县内还有很多。在东西部协作的挖掘下,原本“养在深闺无人识”的大小景点开始对外展现独特魅力。这也让不少来自浙江的脚步踏上了这片土地。东西部扶贫协作充分发挥平台作用,通过输送职工疗休养,令台松两地“亲上加亲”。今年7月,“千名职工游松潘”疗休养首发团来到松潘,在松州古城墙前,大家共赏美景、合影留念。通过打通职工疗休养扶贫“通道”,临海、黄岩与松潘的文旅产业发展实现了交流、融合、共赢。

花灯照亮“文化走亲”

9月接近尾声,松潘古城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花灯节。制作精巧的花灯在古城的大街小巷高高挂起,为高原冷寂的夜晚渲染上了节日的喜庆气息。当地藏族老奶奶告诉我们,松潘置县2000多年,是历代汉地与西羌吐蕃茶马互市集散地和军事重镇,素有“高原古城”和“川西门户”之称。花灯文化是松潘的灵魂,也是松潘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花灯节上的花灯都会蕴含“藏羌回汉”四个民族元素,民族团结是花灯节不变的主题。

当高原上的花灯冉冉升起时,临海的长城节、黄岩的蜜橘节也接连拉开帷幕。古城墙下抚摸旧砖,手掌下依稀跳动着百年前抵御强敌的热血脉搏;白云楼前登高远望,目之所及是浙东文明转换成发展新动能的振奋蓝图。

文化小康,是两座古城异曲同工的巧妙之处。当山海文化相遇,触发的是不惧千里的情感共鸣。让我们把时间拨回2019年的9月,《茉莉花》悠扬欢快的旋律在松潘古城墙上响起。临海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组织的青年舞蹈社团和丝竹民乐团千里迢迢赶到松潘参加花灯盛会,开展为期8天的文化走亲、非遗文创产品展示等活动。夹苎脱胎漆艺、临海剪纸、台州府城刺绣等“临海因素”的到来,在高原上掀起了一场文化盛宴。来自临海、黄岩的民间艺术团与松潘县艺术工作者同台共舞,展示了新时代“两地三方”文艺工作者的风采,“百名艺人双城戏”共创大世界吉尼斯纪录,“两地三方”的传统民俗文化在“文化走亲”中实现了交融与汇通,推动了两地友谊的深层次沟通与发展。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旅融合,是通往美好生活道路上的必经之站。东西部协作的三年蓄力,为“双城戏”开幕热场。背倚千年文脉,两座古城,将迸发出何种新生力量?当东部的灵江携手西部的岷山,又会续写怎样的华章?“旅游 文化”压轴双城故事,源源不断的精彩还在路上。

记者手记:台州府城与松潘古城因为地域原因,有许多“先天性”不同,但是它们身上又有许多惊人的相同:历经岁月风霜,独特的山水文化历久弥新。古时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路上的喜乐,变成了东西部协作接力奔跑的脚步声。3年间,松潘在文旅融合上奋力掘金,临海也在不懈寻找心中的诗和远方。青山一道同烟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双城戏,犹可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