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鹌鹑玩的植物大战僵尸(蒲松龄也玩过植物大战僵尸)(1)

最近大鹌鹑玩的植物大战僵尸(蒲松龄也玩过植物大战僵尸)(2)

恭喜,你又击败了僵尸。

不过,请花半分钟想一个问题。

为何僵尸总会义无反顾地来寻找你的脑子,即便被植物杀得横尸遍野也不改初衷?

很简单,因为僵尸缺脑子。

他的脑子呢?

僵尸的脑子被植物吃掉了。

没错,这就是植物大战僵尸的黑暗真相。

你准备好了知道真相吗?

来吃下这颗蓝色药丸补脑。

最近大鹌鹑玩的植物大战僵尸(蒲松龄也玩过植物大战僵尸)(3)

欢迎来到真实的植物大战僵尸世界。

看到这蛮荒的景色,刺眼的日光,你可能会误以为自己在《西部世界》的片场。

但这里没有卷心菜投手和西瓜投手,没有枪客和小火车。

最近大鹌鹑玩的植物大战僵尸(蒲松龄也玩过植物大战僵尸)(4)

在海拔将近5000米的中国西部高原,氧气含量为平原的60%,常年无夏,卷心菜和西瓜无法生长。

没有向日葵,但阳光凶猛,紫外线随时能灼伤皮肤。

处处都是杀场,植物和僵尸的生存之战。

蛾子的地下浩劫

最近大鹌鹑玩的植物大战僵尸(蒲松龄也玩过植物大战僵尸)(5)

僵尸究竟是什么变成的,变成僵尸前,它有生命吗?

有的,它曾经是一只蛾子。

蝙蝠蛾,属鳞翅目,主要分布在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带。以植物的根茎为食,例如黄芪、大黄、金腊梅的根。

蝠蛾幼虫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黑暗中,在高寒草原之下的黑暗洞穴中啃食根茎。在长达2-3年的生命中,它一切的累积,是为了3到12天能够作为蛾子飞在空中,在那短短几天里,它必须抓紧一切时间交配,留下虫卵,死去。

地面上极其危险,高原风暴、冰雹、突然降温都可能将蝠蛾成百上千地杀死。

地下是安全的,它积聚力量,啃食苦涩的根茎,等待飞翔。

如果按照人的一生来计算,在90年的生命中,它会度过6年的童年,然后整整78年蛰伏和进食,在84岁时高龄时,它终于度过了可怕的时光长河,开始结蛹,将近5年后,他终于突破地层,在空中飞翔一年,交配,死。

最近大鹌鹑玩的植物大战僵尸(蒲松龄也玩过植物大战僵尸)(6)

长成的蝠蛾,然而,许多蝠蛾幼虫并没有幸运走到这一步。

最近大鹌鹑玩的植物大战僵尸(蒲松龄也玩过植物大战僵尸)(7)

钻出地面的蝠蛾幼虫

如此人畜无伤,只喜欢啃啃中草药的蛾子,大部分时间在地下蛰伏,为什么会惨遭变成僵尸的厄运呢?

究竟什么力量能吃掉他的脑子,让它成为僵尸?

微小的真菌。

一场凶险的疾病,在它长期的蛰伏中到来,这是他生命的劫数。

从天而降的异形——某真菌。

异形能寄生,能腐蚀,这已经足够可怕,但如果异形能飞呢?

你即将看到的就是一种能四处飞翔的异形。

更准确地说,这是一种真菌,不能算是植物。

真菌的子囊孢子四处飞散,看似人畜无伤,但这覆盖式的飘洒,其实暗含杀机。

就像《风之谷》中,剧毒的孢子足以致命。

它的使命是,找到蝠蛾幼虫,把它变成僵尸。

作为一个连植物都算不上的初级生物,它如何完成这一使命?

子囊孢子一旦遇见了蛰伏的蝠蛾幼虫,就会悄悄地进入他的体内,这些真菌极小,蝠蛾幼虫并不会注意。于是在蝠蛾幼虫体内蔓延,一根一根细密的菌丝铺展开去。

蝠蛾或许觉得有些不对劲,但他并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身体的不适是小毛病,短暂的夏季是完美的,他在地面努力进食。

菌丝则等待致命的一击。

这契机的关键是时间,还有气温。

最近大鹌鹑玩的植物大战僵尸(蒲松龄也玩过植物大战僵尸)(8)

一种菌丝的形态

契机终于到来了。

气温开始变冷,大约在9月到10月间,降雪开始,高原的冬季长达小半年。

于是蝠蛾幼虫钻进土里,他看了一眼太阳,这也是最后一眼。

他以为自己能安然度过冬天,等到春天时还能够钻出土壤,作为蛾子真正地飞翔。

他的确将会飞翔

但不是作为蛾子,而是作为孢子。

几天后,他死了。

等待已久的菌丝准确地杀死他沉睡的大脑。

这一凶险的布局早已完成,如今最后的一击格外轻松

在熟睡中,蝠蛾幼虫被偷走了呼吸,他死去了。

但死去的是他的大脑,他的身体并没有死去,并将成为寄主的工具。

是的,他变成了一具僵尸,丧失了原主人的躯壳静静地躺在高原呼啸的冷风之下,黑暗的土壤中。

地下是安全的,地面上寒冬的杀戮更加致命。

最近大鹌鹑玩的植物大战僵尸(蒲松龄也玩过植物大战僵尸)(9)

这样的冬季最适合谋杀和神秘

在海拔五千米处,夜间气温可至零下19度。冻硬的雪原甚至会完全覆盖本来就矮小的草,无论是善于挖掘的山羊,或者是脚步飞快的藏原羚,都会数以万计地倒下,死亡。

必须忍耐,等待春季的到来。

在严冬里,蝠蛾幼虫的尸体是最好的避难所,有足够的营养支撑真菌度过寒冬。菌丝已经撑开了它的头部,等待。

最近大鹌鹑玩的植物大战僵尸(蒲松龄也玩过植物大战僵尸)(10)

雪灾打击下的高原

最近大鹌鹑玩的植物大战僵尸(蒲松龄也玩过植物大战僵尸)(11)

只有藏狐这样强悍的生物能挺过漫长的雪灾。

冰雪开始消融。

等待。

牛羊的蹄印重新布满了草原。

继续等待,一场雪随时可能降临。

甚至有花开了。

等待,最后的黑暗,已经忍耐了一整个冬天。

五月即将来临。

就是现在!

一个奇迹即将出现。

这座僵尸将发出最后的动作,一个决定性的姿态。

处心积虑的真菌,用敌人的尸体来哺育自己的后代,如今到了最关键的一步。

从僵尸埋在地下的头部或口部中,一根子座飞速地生长,顶破了地面,出现在返青的草皮上,这根枯黄矮小的子座如同草头,在乍青还黄的野草、积雪残留的地面和土地之上,毫不起眼。

这是至关重要的几天。

大约在两周时间内,子座的顶部就开始膨大,新的子囊果出现,子囊孢子正在其中孕育。

到48天后,温暖的夏季到来前,蝠蛾幼虫的僵尸终于耗尽营养,膨大腐烂,子座也开始枯萎,然而众多的子囊孢子被散发出去,等待袭击更多的,懵懂无知的蝠蛾幼虫。

最近大鹌鹑玩的植物大战僵尸(蒲松龄也玩过植物大战僵尸)(12)

这样的杀戮静悄悄地在地下进行,已经有数百万年的历史。

就这样,真菌吃掉了虫子的脑子,并将虫子变成了僵尸!

这真菌就叫做冬虫夏草菌。

想不到吧!

这就是冬虫夏草的秘密。

蒲松龄的僵尸噩梦与志怪笔记

这个谜底究竟要怎么参透?

你不可能全程伏在高山草甸下观察整整一个冬天。

古人首先对这奇怪的生物感到惊奇。

在那个山中还有老虎,长江里有扬子鳄的时代,见怪不怪的古人惊奇了。

在古人看来,虫子在冬季到来前钻入地下,等漫长的冬天过去,它变成了一棵草。

这是怎样奇特的生物变化。

中国人一向相信,萤火虫是腐草所化。

虫和草之间的关系,在古代中国人看来,是幽暗难分的。

人们见过萤火虫从草堆里飞起,却没有真实地逼真地见过如此的生物,动物和植物混为一体。

最近大鹌鹑玩的植物大战僵尸(蒲松龄也玩过植物大战僵尸)(13)

这一恐怖的僵尸物种发现得很早,引起了长期骚动甚至是恐惧。

从最近的说起。

三百年前,1694年,康熙三十三年。

国家初显太平,吴三桂被平定,骚动的西南商路重新开通,噶尔丹被击败,藏地与中原的贸易联系扩大。

虫草或许在此时,经由茶马古道,理塘、康定等地,又重新流入内地。

一个安徽休宁人,前明的学者汪昂研究了这个奇怪僵尸的药用价值。此人并非医生,更像一个博物学者。

汪昂先生在他的《本草备要》写道:冬虫夏草,甘平,保肺益肾,止血化痰,止劳咳。四川嘉定府所产者佳。冬在土中,形如老蚕,有毛能动,至夏则毛出土上,连身俱化为草。若不取,至冬复化为虫。

这记录简直令人毛骨悚然,僵尸还能再变成活人!

最近大鹌鹑玩的植物大战僵尸(蒲松龄也玩过植物大战僵尸)(14)

汪先生之后的学者们,孜孜不倦地开展对虫草的研究。

清帝国中晚期喜欢这类奇闻异事,纪晓岚还去写了鬼故事。

人们对于虫草的变幻原由,从来就没有搞清楚。

这是虫草最大的秘密。

或许有人解读了这背后的黑暗杀戮真相

他是蒲松龄。

帝国非官方首席志异学者蒲松龄先生曾为虫草赋诗一首:

一物竟能兼动植,世间物理信难穷。

或许在他心中,虫草大约与狐仙、判官、赤发小鬼同属有趣的妖异。

最近大鹌鹑玩的植物大战僵尸(蒲松龄也玩过植物大战僵尸)(15)

然而,一个故事泄露了秘密。

——《聂小倩》

这个名字或许你并不熟悉,那么,《倩女幽魂》如何?

故事并不复杂,死去的聂小倩的魂魄被白杨树精所折磨,被胁迫取人性命。幸而得到宁采臣和剑客燕赤霞的帮助,逃脱了白杨树的魔爪。

看似很平常的故事,只有在字里行间寻找蛛丝马迹。

杨树精如何杀人?

“有兰溪生携一仆来候试,寓于东厢,至夜暴亡。足心有小孔,如锥刺者,细细有血出。俱莫知故。经宿,仆一死,症亦如之。”

细细的一线伤口,静卧而死,让你想到了什么?

聂小倩更进一步加以解释:杨树精将寄主变得迷失昏沉,成为僵尸。

“狎昵我者,隐以锥刺其足,彼即茫若迷,因摄血以供妖饮。”

这样来看,《倩女幽魂》立刻有了不同的含义。

聂小倩——求死而不得的僵尸。

杨树精——控制僵尸的植物。

或许是在黑暗杀戮的噩梦中,或许是在对虫草的把玩里,蒲松龄终于参透了虫草的黑暗真相。

他翻开了植物大战僵尸的谜底。

你或许觉得自己猜到了我要说什么

但我才刚刚开始。

植物大战僵尸,最活跃,也最脆弱的一方,即将加入战场!

敬请期待下篇。

最近大鹌鹑玩的植物大战僵尸(蒲松龄也玩过植物大战僵尸)(16)

文章转载自-LO2VE理塘-

-有爱不缺氧-

最近大鹌鹑玩的植物大战僵尸(蒲松龄也玩过植物大战僵尸)(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