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专栏,我在聊韦德之道正代之外,还说了不少李宁当年签约韦德的背景等等,这一期也一样,除开球鞋本身,我也会聊一些自己关于韦德之道系列的想法。
接着上期继续,四代和五代其实可以看做三代设计逻辑的延续,Eric Miller的美式肌肉感仍在,不过前作低迷的市场反馈还是不得不让韦德之道系列做出进一步的改变。
Way of Wade 4 "20000"
纪念韦德职业生涯总得分超过20,000分的 ‘20,000”配色
四代进一步减重,43码大概400g出头吧。Eric Miller不再使用以往极具特色的全皮质鞋面,四代完全由合成革以及大面积网布材料构成鞋面,为了提供支撑与包裹,鞋身三片穿透式绑缚系统以及热熔胶加固,后跟处也是韦德之道系列第一次使用外置TPU。
四代鞋身犀利的线条灵感来源于折纸,科技配置依然是eva框架搭配前B后C,足中部碳板吸取前作经验,放置在贴近外底的位置,并且仿照折纸做出异型设计。当年的碳板可比现在良心多了,现在的某些球鞋,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给你来一块平平整整的贴在中间,给我的感觉就是敷衍,廉价的高级感。
四代以及五代在李宁官网商城依然有宣传页,这倒是我没有想到的。五代宣传页最后团队系列除了全城5,还有队尚3.5藏在后面没有标出,这双鞋是我最早关注的一批球鞋之一,特别喜欢,哪天聊聊。而且队尚3.5和四代绿巫毒的货量似乎很大,我印象里卖了很久,不经意之间就能在路上看见。
配色方面依然稳定发挥,但可能受限于鞋面材质吧,没有前作那么丰富,比如两个城市pack,四双鞋的配色个人觉得有些单调。
北京配色的鞋面材料改为花纱织物,热熔胶贴应该是升级成漆皮。四款城市配色均是如此,发售价升至1799,普通配色1199,Low版本999。
古城墙般的红色象征着文明古都北京,黑灰配色如同水泥浇筑,代表工业化现代大都市上海。
美国城市套装中,橙色为芝加哥,蓝绿色为迈阿密。
炫目的全明星配色,编号限量100双,理论上讲1499一双,实际上吧... ...
隐戟配色,我个人最喜欢,鞋面钻石切割般的细节和四代折纸的整体风格契合。
和迈阿密潮牌LYFE的联名,看着挺魔鬼鱼的哈哈。
聊到韦德之道四代的配色,绕不开的一个是全明星,另一个就是猴年。私人球鞋定制品牌Mache Custom Kicks的设计师Gamache猴年配色为蓝本在鞋身上缀满了数百颗白色碎钻以及18克拉的蓝宝石,连吊牌都是纯金打造,纽约发布会亮相后的拍卖所得400w美刀全部捐给了一个非盈利全球性组织Soles4Souls。
后面来看五代,关于设计师Eric Miller多聊几句。尽管还是一眼美式复古肌肉感,但很明显,韦德之道的四五代相较于设计师以前的作品来看,个人色彩已经消磨很多了。我很喜欢有自己风格的设计师,比如说郑永先操刀的星岳,KT6、KT7以及早期的驭帅五代六代等,很有中国韵味。包括Leo Chang 张传禧早期负责的KD系列,整体线条更加简单纯粹。
驭帅五代 “木牛流马”
Nike KD 1
所以说Eric Miller年初转去Adidas负责FOG的联名项目,我是比较期待他能延续自己风格的,再出佳作。当年六代韦德选择了周世杰的设计,在那之后Eric Miller就有开始退居二线了,负责配色的设计以及支线裂变系列等等。
而且李宁在那之后选择将周世杰、孙明旭、颜岩等一众设计师从幕后推至台前,当成“网红”培养,这一点很成功。不过现在的李宁似乎有意不去触碰上一代的产品,无论是复刻还是宣传方面给的资源似乎不多。顺带提一嘴,周世杰和颜岩估计是跳槽了,大家可以关注下一步的动态。
说回到五代,设计灵感源于自然界中的风,风时而平静,时而猛烈现在韦德的赛场之道,既可无声潜行,又可咆哮而过,令对手难以防范。同时寓意韦德重返家乡”风城”,开启职业生涯全新篇章。
说实话,这个设计语言和球鞋的契合度不如四代的折纸,有点牵强。配置还是前B后C,鞋面大面积网布,侧边加强支撑。
关于球鞋本身就聊这么多,我喜欢老鞋,是因为它们给我不同于现在球鞋的感觉,当年的创意和风格很多不是现在靠科技能比的,但很可惜韦德之道四五代没有给我这种刺激。六代之后,退役之后,李宁对于Way of Wade系列的处理个人认为很成功,成功打造了国产球鞋目前唯一的高端旗舰。
如果自私一点,我更希望能回到一个小圈子里,聚集在一起的是一群真正热爱球鞋的人。但挣钱嘛,不寒碜,不得不佩服李宁的营销能力,真的可惜现在很多球鞋的设计趋同,技术的发展,生产一双性能60分的球鞋很简单,说的夸张点,Pebax、巴斯夫、鑫瑞、万华等等,这些厂的技术就摆在那儿,你只管买来拼接就行,我觉得当今球鞋市场应该拼设计拼创新而不是比谁的中底更弹碳板更大比谁的营销更成功,这些东西已经让国产球鞋进步一个台阶了,更进一步已经没法靠卷这些,还是说大家只想躺着数钱。
非eva的材料,早先有Boost以及ZoomX,但还得是匹克靠态级打了漂亮的翻身仗后,狠狠的刺激到了其它品牌,这才后知后觉。现在国内厂家的发泡技术不断进步,和国际一线大厂也有一搏之力。包括厚底碳板跑鞋,以及近期的无后跟跑鞋,国产厂商的反应迅速,也不乏口碑佳作。我们确实能从跟跑实现反超,但何时,才能跃出别人给出的赛道,自己成为标明方向者。品牌给的资源太少,宣传太差,目标模糊。冲销量的电商款和中低端国产不缺,缺失的是旗舰和复刻。
over ~~~
下一期聊啥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