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之/一个有腔调的人文类解读头条号
末尾有投票!
末尾链接是分析巴西的文章
智利不是利智(演员李连杰的妻子),而是个南美洲的国家,要说起来其实还算有点故事。
智利阅兵,智利虽然处于南美洲,却拥有大量德国军队文化,图中阅兵所使用的步枪即为德国毛瑟98K步枪
国人对智利这个国家可能也没有什么概念,70后80后可能是因为1993年语文课本上的一篇文章《苦柚》知道这么个国家,现在大部分的国人知道智利,可能是因为智利车厘子。
1993年人教版语文课文《苦柚》中出现了智利华侨,大概是新中国成立后国人对智利最初的印象
当然啦,也有可能是智利复活岛。
智利复活岛
在课文《苦柚》中出现的智利华侨被塑造成了十分富裕的企业家形象,而国人对这个智利最初的印象也就是这一个字——富。
事实上,智利确确实实是南美洲人均GDP最高的国家(2018年人均GDP是1.59万美元,中国是1万美元左右),也勉勉强强在国际上被认为是发达国家,至少世界银行认定智利是高发展水平经济体。
智利车厘子。事实上,智利车厘子最大的投资商都是中国企业
但是就是如此富裕的智利,却在去年爆发了一场骚乱。倒不是抗议什么大政策,或者什么影响国运层面的事情,仅仅只是为了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德公共交通系统涨价了30比索(智利货币,约人民币0.3元)。
没错,只是因为3毛钱。
可是为什么一度被认为是“南美”的美国的智利会因为三毛钱而大动干戈呢?
没错,其实,智利远远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光鲜亮丽。
2019年10月智利首都圣地亚哥爆发大规模抗议,抗议政府公共交通系统的涨价
智利的历史——被迫独立,地缘太差,想要资源得抢南美洲的国家都一样,历史比较简单,大多是白人殖民者的历史。
但智利还有点不同,那就是它的地理状况太糟糕了。我们看看智利的地图。
智利行政区划。智利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西边是太平洋,东面是安第斯山脉
这条像虫子一样的版图就是智利,这个智利和阿根廷、巴西并称“南美ABC三国”。但是和阿根廷和巴西比起来,智利国土面积狭小,人口较少,同时气候也不好(智利有七个气候区)。
智利南北跨度和东西跨度
智利这个国家有点“不正常”,总而言之就是南北太长,东西太短。南北跨度比咱中国(南北跨度5500公里)少了个一千多公里,但东西跨度太小,从上海到南京都有300公里呢!智利如此狭小的版图,是因为东面海拔4000米的安第斯山脉割裂而成。
智利地形
在西班牙殖民者到来之前,智利存在过的文明是印加帝国,当时的智利是印加帝国治下的区域。1526年,西班牙航海家皮萨罗登陆南美,带着156人的部队击败了印加帝国2000多人的部落士兵,从这里开始,智利的历史才真正开始。
关于登陆南美的西班牙殖民者的油画
和其他殖民者一样,西班牙殖民者一登陆就发挥了“传统艺能”,大肆屠戮原住民印第安人,活生生屠出了不少总督区。1541年,今天的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城建成,当时的圣地亚哥是殖民者的城堡和贸易站点。
西班牙殖民者在南美俘虏印第安人
而到了1778年,西班牙殖民者完全占领智利,设置了智利总督区,智利迈入了近代文明的时代。牵头说了,智利没有阿根廷和巴西那样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的国情,所以在西班牙殖民时代,智利就是比较贫穷落后的地区。
红色部分为西班牙在南美的殖民总督辖区,拉普拉塔总督区左边的即为智利总督区
1808年,天降猛男拿破仑,打倒了一大批欧洲王室。打得葡萄牙王室迁都巴西,而西班牙王室没来得及迁,就被灭了,拿破仑的哥哥约瑟夫当了西班牙国王。智利人一看“嘿?怎么国王成了法国人?”,寻思着,既然国王都没了,咱也就没必要继续当西班牙的总督,于是独立运动也就开始了。
拿破仑,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
但是智利地少人穷,缺乏武力血统,很快就被拿破仑的西班牙军队镇压下去了。智利爱国军搬救兵去了,当时南美独立运动如日中天,互相提携,于是智利人就带着圣马丁(阿根廷人,南美独立战争最伟大的领袖之一)他老人家打回来,1818年智利终于独立。
1818年2月12日智利独立
独立后的智利百废待兴,到处都是因为战争破产的农民和庄园主。而且当时的智利版图也只有今天智利的中部地区,可想而知有多小。殖民时期,智利只是西班牙帝国里的一环,处于西班牙贸易链的下游,而独立后的智利开始放眼世界,出口小麦和铜矿。
但是智利太小了,资源匮乏,加上俄罗斯、西班牙和美国等国的排挤,日子一天比一天紧巴。于是智利动了一个坏念头,当时的阿塔卡马沙漠有非常丰富的硝石和鸟粪矿,同时适逢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源的需求井喷,再三考虑之下,智利决定向北边的玻利维亚动武。
鸟粪战争
这就是举世震惊的、争夺鸟粪的战争“鸟粪战争”。(又称南美太平洋战争)
这一仗,智利击败了玻利维亚和秘鲁,夺得了阿塔卡马,国库收入一夜之间增加900%。可谓是一本万利,这让智利第一次尝到了资源的甜头。
智利的近代——资源吃不饱,经济结构太单一但是好景不长,随着欧洲各国(主要是德国)的化工业突飞猛进,智利的铜矿开始不具备吸引力,而且巴拿马运河的开通,让智利航运业也大受打击。
以往的航路,需要绕过南美最南端经过智利
但智利人没有跟上大时代,当美国人打赢南方种植园主走上工业化道路,当德国人、日本人都选择了君主立宪下的工业化道路,智利却深陷资源型经济结构难以自拔,简单说就是“吃资源”。
19世纪,智利的大地主联合出口贸易的大买办发动内战击败了立宪派,扶持了军政府上台。
智利军政府时代
智利军政府倒是和巴西、阿根廷军政府一样简单粗暴,直接就和美国说:
“你美国有的是钱,我智利有的是矿”。什么意思?也就是随便美国资本长驱直入。
而智利工人阶级害怕了,害怕就得自保,自保就得联合,1938年智利左派势力推翻军政府建立了智利历史上唯一一个有希望的政府。左翼政府上台后,有极其开阔的眼界,他们以苏联工业化经验和凯恩斯主义为指导,筚路蓝缕建设国家。
兴办学校、大搞工业化、修建道路、规划五年计划,加上南美远离二战,智利在短暂时间内出现了经济复苏,GDP增速以每年6%的速度高歌猛进。
智利工业化时代
但是趁着二战偷偷发展的智利还是没能躲过大时代,二战结束后冷战接踵而至,南美作为美国的后花园,是传统意义上的美国地缘区。美国人不会容忍另一个古巴的出现,而苏联鞭长莫及。
但这一次,美国没有搞出另外一个“导弹危机”,而是以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打头阵。3.5亿美元从天而降,砸得智利人晕头转向,他们转头就忘了左翼政府办的实事,立马打起内战。
先是智利总统冈萨雷斯和共产国际“分手”,1947年逮捕大量共产党人,镇压工人罢工。后是军政府复辟,让美国资本“如沐春风”。
结果呢?左派政府打下的民族工业基础转眼崩塌,全国70%的土地重新回到了地主手里,通货膨胀,货币贬值83%,大大小小的企业倒闭了60%,国内哀号遍野。
冈萨雷斯(左)和智利左派政府决裂
没奈何,为了平息民怒,左派再次登场。1970年,社会党人阿连德当选总统,他在任期间做出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和中国建交,阿连德是个伟人,他希望智利可以独立自主,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不依附任何国家,同时他还想建立完善的福利网络。
阿连德,智利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但是这就动了美国的蛋糕,美国人先是对智利进行经济封锁,然后切断世界银行对智利的贷款,接着干脆直接找来智利陆军总司令“清君侧”。智利陆军本想放阿连德逃亡苏联,可是阿连德确实是个硬汉,端着机枪和政府军战斗到了最后一刻,高喊“团结的人们永不被击溃”,英勇就义.......
军政府再再再执政,军政府很识相,立马向美国人承诺“会让智利成为美国的企业”。当时有一大批智利经济学家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回国后立刻在智利搞起了“美国模式”。这也就是现代智利被称为南美的“美国”之由来。
这一批人崇尚绝对自由化的市场经济,他们放开关税,缩小宏观调控。
结果当然是很难堪,外国资本和大地主吃相难看。只用了十年,智利的失业率从4.3%到了22%,全国近一半人都活在贫困线下,食物价格上涨34倍。
可以说,当时不少国家都用了这个所谓的“美国模式”,而智利也不例外地“一穷二白”了起来。但是同时期智利的GDP开始疯涨,西方都认为美国模式奏效了!但其实,那时候是80 90年代,智利搭上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船,中国当时非常需要工业原料,而智利正好有一堆铜矿......
什么美国模式,都比不上中国市场。
智利的今天——贫富差距巨大,国家规划混乱说回开头的话题,为什么3毛钱就会让人均GDP南美第一的智利抓狂?
因为智利贫富差距和规划的问题。
智利人均GDP是很高,甚至比中国还高,但是其实那不过是高收入人群稀释的结果。超过60%的智利人收入水平只有700到800多美元(4200-4800人民币),其实和东南亚一堆国家是同一水平,但是高收入人群却是4到5万美元(24万-30万人民币)和欧洲国家一个水平。两个一中合,可不就南美第一了?
再说规划问题,首都圣地亚哥基本上快抵上半个智利了。但是圣地亚哥的城市规划非常糟糕,因为圣地亚哥其实只是一个地区总称,没有一个城市叫做圣地亚哥.....智利的首都不过是在圣地亚哥这个地区而已。
圣地亚哥行政区,十分分散
没有统一的市政府,每一个区都各自为王,乱修交通线路,圣地亚哥一共有136个地铁站点,最老的站点甚至修建于咱们还是清朝那会。同时圣地亚哥的起步价是8块人民币,加上圣地亚哥交通规划混乱,一个普通的圣地亚哥市民每一天光是坐车就得花个80多块钱,换成比索就是800比索。
今天的智利50%的人是文盲,74%的孩子是单亲家庭,肥胖率却是南美第一。
智利的未来,谁来“治理治理”呢?
你觉得智利的未来该如何走出来? 单选
0人 0%
加强和中国的合作,扩宽市场
0人 0%
发展民族工业,建立独立自主的体系
0人 0%
多找美国要点贷款
0人 0%
从教育做起,一步步辐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