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家的儿女和文居岸结局(乔家的儿女文居岸)(1)

#乔家的儿女#

文居岸是乔一成的初恋。

他们的恋情短暂地如昙花一现,如果说那是乔一成成长岁月里的特别时刻,不如说那是文居岸一生中唯一的甜蜜时光。

其实,文居岸就像温室里的一朵娇美的花儿,这个温室是她母亲一手为她建造的,但她却用自己一生的时间来与母亲对立。

从头至尾,她都不幸福。

乔家的儿女和文居岸结局(乔家的儿女文居岸)(2)

01

文居岸随母姓,无论是她的姓还是她的名,在那个时代并不多见,可是她的出生却是时代的缩影。

她的母亲下乡,嫁给了她的父亲。然而,她的母亲从来没有想过要真正留在农村,一心只想回城。

后来母亲终于达成心愿,回到城市并且参加了高考,然后就把她也带回城市,留在身边读书、生活。

她的母亲凭借自己的能力给她提供了宽敞干净的房子、优越舒适的生活,但是,文居岸始终不开心。

乔家的儿女和文居岸结局(乔家的儿女文居岸)(3)

这份不开心,从她强烈不同意她母亲要和父亲离婚开始,渗透到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明着暗着全都是与母亲的对立。

他们不像正常的母女那样说话,文阿姨的脸上似乎总带着等待和讨好,而文居岸的脸上始终如一是冷若冰霜。

乔一成书包里的、羞于拿出手的红薯能让文居岸眉眼俱开,但文阿姨端来的荔枝葡萄则被文居岸想都不想就随手扔进垃圾篓里。

乔家的儿女和文居岸结局(乔家的儿女文居岸)(4)

文居岸一边享受着母亲为她准备的漂亮衣服、坐在大学校园里接受旁人明目张胆的爱慕,而另一边却埋怨她的母亲什么都替她安排、把她当成玩偶。

她的不开心,在于她的拧巴。

她只想固守着一个完整的家,却没想过成年人的婚姻和感情是他们自己要面对和处理的课题,作为他们的女儿,不必也不能够把自己的执拗强加于任何一方。

她既不必替她的母亲做决定,也不必替她的父亲感到不值,过度地站在任何一方都是对另一方的伤害啊。

乔家的儿女和文居岸结局(乔家的儿女文居岸)(5)

02

剧版里,文居岸的父母还是离婚了,母亲因为工作调动,把她一起带去了北京,其实也是为了彻底离开过去。

当乔一成到北京去看她时,她眼神闪躲,对他客客气气,她告诉他自己考取了一所很一般的大学。

母亲去外地采访,她邀请了老师来家里上课,还约即将离开的乔一成晚上再见一面,这欲语还说的尴尬让这个本该如花般绽放的少女蒙上一层诡异的气息。

不必去猜测她的处境,完全可以想象她的不幸。

乔家的儿女和文居岸结局(乔家的儿女文居岸)(6)

而原著则将这份不幸交代得很清楚。

文阿姨给她介绍了自己的一个优秀学生,但是她的婚姻她要自己做主。

她要嫁一个没有学历、没有体面工作、出身也不好、来自农村的人,她说她就喜欢嫁给这样的人。

只是,她要的这个婚姻并不幸福。

她被打,打到躺在床上不能动弹;怀孕时也躲不过暴力,可能一辈子都没办法有自己的孩子。

离婚之后,她开始酗酒,甚至烂醉在大街上,甚至在后来又介入别人的婚姻……

她从没在感情里保护自己,她轻视感情却又期待感情能把她拉出泥潭一般的生活。

看原著时,我深深为这样一个女孩感到惋惜,但看到乔一成准备和她再续前缘时,我又特别担心,受尽艰难的乔一成怎么可以把自己的幸福和明天寄托在这样一块浮萍沙地上?

关于文居岸的最后,原著只结束在她的离开,这个选择是她对她的一成哥哥最后的爱和温柔吧;可对于她自己,这个选择或许不一定会令她跌入另一个泥潭,但她离幸福还是更远了。

乔家的儿女和文居岸结局(乔家的儿女文居岸)(7)

03

文居岸的不幸是谁造成的?

无论从剧版还是原著,始终可以看到,她对母亲怨怪、对父亲心疼,而这两个人都是她离不开的至亲。

她没有办法劝服母亲,也同样没有能力救赎父亲,在这样一种亲情的割裂里,她用最愚蠢的办法面对现实的困境。

她用自己的“坏“折磨最近的人,就是那个把她留在身边的母亲。

乔家的儿女和文居岸结局(乔家的儿女文居岸)(8)

你让我吃相优雅,我就故意吧唧嘴;

你让我成绩优异,我就总是没办法上进;

你让我婚姻美满,我就要嫁给你不喜欢的那一类人……

于文居岸的母亲,她的决绝不过是在修正自己前半生的错误,她其实完全可以只身一个人回到城市,但是她没有。她看见过太阳,又怎么会舍得不让女儿来感受温暖?

而那个扎根在农村的父亲却与母亲想要的生活格格不入,这份现实的差距变成厚厚的冰川,不仅隔在夫妻之间更是把母女也隔在了两端。

冰川始终未能消融,而对立一旦形成,谁都不会是赢家。

文居岸用自己的不幸狠狠地报复了她的母亲,而那个始终可怜的父亲其实也难辞其咎。

乔家的儿女和文居岸结局(乔家的儿女文居岸)(9)

任何一份感情都应该有边界。

哪怕夫妻之间,哪怕父母子女,可以期待、可以陪伴,但终是不可以强求;可以反抗、可以沟通,但最不应该自我伤害。

之所以最深爱的人总是会伤害我们最深,不过是在于她把自己变成一发子弹,精准地打进我们的胸膛。

可是她自己,也因为明知故犯始终活在了黑暗。

文居岸这样的女孩,即可怜又可惜。

乔家的儿女和文居岸结局(乔家的儿女文居岸)(10)

(文中图片来自《乔家的儿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