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高台二流吹,三流马戏四流推,五流池子六搓背,七修八配九娼妓。娼妓被列为下九流之末,地位低得无法再低。

然而,在清末民初却有一位妓女,在民间的名声之大只有慈禧能与之相比,引得众多文人墨客为她著书立传,使文艺界掀起过一场“赛金花热”,刘半农、曾朴、夏衍等众多大作家都纷纷下笔讲述赛金花的故事,催生了《孽海花》《赛金花本事》《赛金花》等名作。

在小说《孽海花》中,赛金花(傅彩云)可谓是情欲的化身,她先是被状元纳为妾,之后出使欧洲,与年轻英俊的军官瓦德西通奸,与贴身俊仆阿福有染,在回国的轮船上又与船主发生关系。丈夫死后不久,她就主动地脱离了金家,到上海重入风尘,成为名妓……

状元与青楼女子的故事(名妓赛金花13岁进青楼)(1)

但小说毕竟虚构的成分较大,不能赛金花一生的经历曲折传奇,13岁被卖身到花船上当雏妓,之后嫁给状元出身的外交官,作为“公使夫人”出国,学会了英语和德语。八国联军侵华之时,赛金花挺身而出,做出了拯救京城百姓的善举。然而,赛金花却再次沦落风尘……

欲知详情,且看下文。

同治十一年(1872年)10月9日,赛金花出生于安徽黟县的一个士绅家庭,起初叫做赵彩云,后来也用过傅彩云这个名字。

赛金花幼时与母亲一起居住在乡下,母亲病逝后,因躲避战乱跟随父亲移居到了苏州落户。在赛金花13岁时,因家境贫穷被卖到花船当雏妓。15岁时,赛金花又被拐卖到上海,花名傅彩云。

状元与青楼女子的故事(名妓赛金花13岁进青楼)(2)

此时的赛金花虽然只有15岁,但已经长得亭亭玉立楚楚动人,炫妆丽服光彩照人,犹如弱柳临风芙蓉出水,一颦一笑之间流露出万种风情。当时上海风气大开,已初具十里洋场的派头,赛金花为了赚洋人的钱,请了老师教读英文,这使她更显得与众不同了。

光绪十三年(1887年),状元出身的洪钧奉旨将要出使德、俄、荷、奥四国。出国前夕,下属为讨好巴结洪钧,请他到上海游玩,并且帮洪钧约到了赛金花。洪钧见赛金花不仅长得美貌,而且温柔和顺,还会说一些洋文,顿时心生怜爱,有纳妾之意。对此,赛金花自然求之不得。

当时,洪钧已经54岁,元配夫人也年老体衰,又是小脚,害怕在洋人面前露脸。因此,当洪钧出使德国之时,陪在他身边的不是正房,而是小妾赛金花。

在德国柏林,洪钧和赛金花度过了四年幸福的时光。每当有外交宴会、社交,赛金花都学着洋人的样子陪在洪钧身边,赢得无数外国人的赞赏,被称为“东方美人”。在德国期间,赛金花还学会了德语,结识了不少名流要人。此外,赛金花还到过日内瓦、圣彼得堡等地,眼界大开。

状元与青楼女子的故事(名妓赛金花13岁进青楼)(3)

1892年,洪钧结束任命,赛金花与洪钧一同回国。经过这四年的相处,洪钧和赛金花已有非常深的感情,而赛金花在洪家的地位也渐渐高了起来。但不幸的是,洪钧在回国后的第二年就因病去世。

洪钧在去世前不久曾对赛金花说:我年纪已大,病魔缠身,恐难与你偕老,万一我有不幸,我一定拨一笔款子,作为你的养老费。然而,在洪钧去世之后,因为赛金花是小妾,又是妓女出身,很快就被洪家人赶出了家门。

赛金花只能无奈地回到了上海,并且回到烟花巷中重操旧业。为了招揽客人,赛金花挂起了“状元夫人”的招牌。这招果然奏效,大家都想见识见识状元夫人,因此赛金花的生意非常红火。当时上海的妓院分为多个等级,最高一级叫书寓,其次叫是长三、么二,再往下是烟花馆和野鸡。赛金花当时所在的场所是书寓,档次很高。

1898年夏天,赛金花离开上海来到天津。在天津,赛金花不但本人接客,还招募了一批年轻漂亮的姑娘,自己当起了鸨母。在结识户部尚书杨立山之后,赛金花带着在天津招募的那批姑娘再次来到京城。

状元与青楼女子的故事(名妓赛金花13岁进青楼)(4)

赛金花的风尘事业迎来了最辉煌的时刻,艳名远播,门庭若市。因为赛金花喜欢穿男装,头戴草帽,足蹬缎靴,英姿飒爽,很多人都叫她“赛二爷”。赛金花在京城的陕西巷北口设立了赛寓,往来的都是社会名流、达官贵人。

1899年秋,义和团举事,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和洋人打了起来。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占京师。这时慈禧太后已经带着光绪皇帝,一起逃到了西安。当时有民谣道:西太后,真不赖,腿儿长,跑得快,长安一住把国卖。赔钱数不清,卖地好大块。

那些标榜为文明人的强盗,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这三天里,联军纷纷进入皇宫、颐和园及民宅,大肆杀人放火,奸淫掳掠,无恶不作。三天之后,又是毫无底线的私人抢劫,各国联军官兵四处搜索,见物必取,见色必辱,毫无顾忌,致使百姓惨遭祸害。

有一天,一群喝醉了酒的德国兵跑到赛金花的寓所。赛金花听到他们讲的德国话,就用德语与他们交谈,还问到了她在德国时结识的几位军界名人。赛金花从那些德军口中得知,当时的德军统帅是她在德国时认识的瓦德西。

第二天一早,赛金花就前往南海仪鸾殿内(怀仁堂)拜访瓦德西,劝他让手下停止暴虐行径。此时北京城的情形,有人形容道:四十万人齐俯首,北京无一是男儿!而赛金花一介女流却能挺身而出,前去说服瓦德西收敛野蛮行径。

状元与青楼女子的故事(名妓赛金花13岁进青楼)(5)

瓦德西欣然接见了赛金花的来访。赛金花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停止杀戳百姓,二是不能破坏文化古城。赛金花说:西方诸国系文明之邦,尤不得出此妄举,失掉名誉。瓦德西深以为然,下令制止德军暴行。

对于瓦德西为何会接受赛金花的建议,很多人认为他并不是被说服了,而是因为赛金花牺牲了色相。最早写赛金花和瓦德西有通奸关系的文字,是上海的《新闻报》和《游戏报》在1900年发表的新闻,其中说到赛金花被召入紫光阁,与瓦德西元帅如何如何。而从那之后,赛金花留在瓦德西处与之同居,共同生活了三四个月。

联军退去之后,慈禧摆驾回宫,赛金花也在接驾的人群里。有人将赛金花所做义事讲给慈禧听,慈禧便将赛金花留在宫中伺事。但不久之后,因为赛金花是妓女出身,备受歧视,最终被逐出皇宫。诗人高树(光绪十五年的进士,庚子年任职于军机处)在《金銮琐记》中以一首诗记述了赛金花被逐出京城之事:蜂狂蝶浪乱官仪,妖孽天生此夏姬,铁面丹心骢马使,飞符驱逐出京师。

状元与青楼女子的故事(名妓赛金花13岁进青楼)(6)

这是站在封建道德与社会秩序的立场,把赛金花写成是破坏社会秩序的妖女,把她的被逐出京写成大快人心的事,对驱逐她的人予以歌颂。对赛金花来说,这未免不公。赛金花是有功于人民的,要不然,当时的人们也不会为她造生祠、塑牌位,称她为“护国娘娘”。

被逐出皇宫之后,赛金花又买了几名妓女,重操旧业再次开张。许多人仰慕赛金花美名,前来捧场。但不幸的是,赛金花在上海买了一个姑娘回来,因她与人订有婚约,由于身价银未谈妥而中断,最后服毒自杀了。赛金花以“虐待妓女”定罪,最后被押解回原籍黔县。

衙役得知赛金花是名妓,想敲她一笔竹杠,幸好被程梦余(辛亥进步人士)得知,由他帮助说项,使赛金花解决了一桩麻烦。之后,县里按照惯例开了庭,赛金花只花了二三十元,就把官司解决了。

状元与青楼女子的故事(名妓赛金花13岁进青楼)(7)

赛金花在黔县,大约住了半个多月,由程梦余再向县里疏通,放她走了。又回到了上海,再次开起了妓院。1918年,赛金花和参议员兼江西民政厅长的魏斯灵在上海结婚,证婚人是李烈钧,婚后回北京居住。

此时的赛金花,已经年过四十,漂泊了大半生,终于可以过几天安稳日子了。可惜天有不测风云,魏斯灵在1922年突然病逝。赛金花被迫离开了魏家,搬到了天桥附近的居仁里住。

红颜不再,美人迟暮,八大胡同已经容不下她了。赛金花失去了生活的本钱,过上了艰辛、凄苦的日子。转眼十多年过去,赛金花已经步入老年。无依无靠的赛金花过着清贫的日子,甚至要靠人施舍助济才可维持下去。

状元与青楼女子的故事(名妓赛金花13岁进青楼)(8)

她深居简出,沉默寡言,几乎与外界隔绝。当年风华绝代的一代名妓,变得面庞黝黑,眼睑深坠,青灰色衣裳极为陈旧。

九一八、一二八事变之后,剧作家夏衍、熊佛西分别写了两个《赛金花》剧本,借赛金花当年在庚子事变中的义举来讽刺当局。在大众视野中消失了十多年的赛金花,这才重新得到人们的关注。

有人给赛金花送来了一笔钱,那是《赛金花》戏剧上演后的门票钱。当时的赛金花虽然生活艰苦,但她却分文不要,把那些钱捐到抗日前线去了。不仅如此,赛金花还提笔写下了一行大字:国家是人人的国家,救国是人人的本分。

状元与青楼女子的故事(名妓赛金花13岁进青楼)(9)

1933年,《大公报》记者对赛金花进行了一次访问,对赛金花的困苦生活进行了如实报道。文章见报后,引起了各界社会人士的同情。曾担任比利时代办公使的谢寿康、中法大学教授陈锦,共同发起了“赛会”,为赛金花募集款项,许多名流也纷纷出面说赛金花对社会民众有过贡献,呼吁各界人士广为捐助。

此后,不断有人踏进赛金花所居住的小屋。著名画家徐悲鸿曾赠赛金花四副马图,赛金花将其中一幅转赠有恩于她的王青芳先生,将另外三幅捐助赈灾了。著名作家刘半农为写《赛金花本事》,多次前去看望赛金花,可惜书还没有完成,刘半年就去世了。

1936年11月4日,一个隆冬的夜晚,赛金花走完了她65年的曲折人生。一代名花凄凉地走了,边没有亲人,景象凄惨。

《立言报》抢先把消息报道出来,当天的报纸一再加印。第二日,区长王玉树亲赴社会局,拜访钱仲英秘书长及科长袁祚禅,认为赛金花曾有功于人民,提议组织“赛金花助葬筹备处”。

状元与青楼女子的故事(名妓赛金花13岁进青楼)(10)

商会会长孙晋卿联合商绅多人,筹洋百元,购棺木一口,梁家园的鹤年堂棺材铺掌柜一听死者是赛金花,只收了半价。北京各界人士闻其死讯后惋惜不已,人们犹记她对一方市民的功德。

因为赛金花的经历极不平凡,已经编入诗歌、小说、戏曲中去,大家一致主张将其葬于陶然亭风景最优美之处。出葬那天,各界人士挤满了黑窑厂大半条街,一直到下午点钟才把棺木送到陶然亭,并且拟请齐白石题碑“赛金花之墓”五个大字。

赛金花墓最后建在陶然亭慈悲庵东北侧、香冢和鹦鹉冢以北的锦秋墩上。墓为大理石砌成,碑为花岗岩,高近两米,也算是享受到了点哀荣。

写在最后

小新认为,赛金花的故事之所以在当时如此引人关注,并且能够流传至今,不只是因为她拥有传奇的情感经历,更因为她所体现出的强烈爱国之情。

状元与青楼女子的故事(名妓赛金花13岁进青楼)(11)

在达官士绅卖国求荣时,地位最低下的弱女子却展现出了一身风骨和气节。《赛金花本事》开篇写道:本世纪初,中国出了两个活宝:一个卖国,一个卖身;一个可恨,一个可怜;前者是西太后慈禧,后者就是名妓赛金花。实际上就是希望借助赛金花,讽刺当局政要,鼓舞民族救亡。

正如程梦余所说:大家之所以纪念她,不就是因为她多少给人民作了点好事,只要是给人们做过点好事的人,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不知大家如何看待赛金花?感谢阅读,欢迎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