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今年大学毕业。回想自己高中的经历,诸多感慨。2013年第一次参加四川高考,全是省排名一万多名。填志愿落榜,无奈只有选择复读。2014年高考,笔者考了580分,全省排名1900名,去了名列211前三甲的大学。要知道在四川能上重本线还是挺不容易的。四川高考的重本率一直是全国倒数的。下面笔者将讲述两次高考的成长经历。

无论怎么都不想复读(我不想复读啊但我别无选择)(1)

2013年是我第一次参加高考,也是四川新课改的第一年。当时四川还没有用全国卷,是自主命题。我感觉当年的文综稍微偏难,只考了553分。当时的重本线是567分。属于那种高不成低不就的二本分数。填报志愿的时候,很多人的恋川情节比较重,都不愿意出去,我也不例外。当时也不知道怎么填报志愿,凭着自己的感觉,再参考上一年的分数,就报了川内的学校西南交大,西南民族大学等,然后就落榜了。到后来我才知道,我的分数低这几个学校的调档线只有两三分。然后就等二本的补录。我当时填了泸州医学院的护理学,还有其他的我忘了。然后也没能录取。当时失望一阵一阵的。因为不想去复读,一来觉得复读挺苦逼的,二来复读也有风险,搞不好还没第一年考的高。三本的学校不愿意去,因为学费太贵了。所以没办法,只有选择去复读。

我记得当时8月8号,我就带上我所有的书籍,去学校补习班上课。最难过的时候要属国庆节,跟我一届的同学大学放假回来找我玩。既然选择了复读,那就没有退路了。当时同桌也考的不咋样,就跟我一起复读了,陪伴我走过了那段最艰难的时光。8月份的时候,脑子里构建的知识体系还没忘,所以一轮复习过得很轻松。第一次月考,就拿了全年级第一名。而后的次次月考,也都保持前三名。复读是痛苦而又快乐的。我是走读生,每天中午都回家吃饭。母亲在外租房,带了我高中四年。

有了第一次高考的经历,我每天锻炼学习两不误。白天认真上课,体育课,当别人在教室学习的时候,我跟同桌出去打乒乓球。认认真真的玩,也没有去想学习的事。晚上下课后就跟同桌去操场跑步,有时候压力大,就会狂奔一阵,让身体流汗。然后再回教室上最后一节晚自习,回家洗个澡就睡觉。按照这样的习惯,坚持了一个学期。每天很平静的度过。

到了第二年五月份,当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同学问我,有没有信心考上重本,我当时心里也没底。我说:“都这个时候,没办法,只有最后一搏,考不上就算了。”

6月8号那天,考完最后一科英语,出考场的时候,我的心是如此的平静。就像是考完了月考一样。很幸运,在22号查分那天晚上,我查到的了自己的分数是580分。当时一晚没睡。嗯,虽然英语作文时态与写错了,但是我没有遗憾了。因为这就是我努力的结果。填报志愿的时候,我也没有选择报川内的学校,就报了重庆的学校。幸运的是,我被第一志愿第一专业录取了。到现在,我觉得,我复读那一年真的是被幸运女神眷顾了。

我觉得,如果我不复读,那我的人生将会是另外一种结果。人生在一瞬间,真的有一百万种可能。关于要不要复读,我觉得这个得看个人的追求了。哪些人适合复读呢?

1:由于发挥失常,高考分数让自己不太满意。这类考生的基础一般都还可以,只要第二年正常发挥,是能够考出理想的分数。

2:对自己的要求比较高的考生。这类考生一般都是想进名校,本身基础就不错,那复读一年,也是很有希望的。

3:心态好,学习有自己的规划的。这类考生能够从容的应对考试的分数。第一年没考好,能尽快调整自己的心态,准备二战。

无论怎么都不想复读(我不想复读啊但我别无选择)(2)

当然是本人的帅照骗啦

我是搬砖的小二哥,原创不易,点个赞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