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票友在中国戏曲中是一个特殊的文化群体。他们中有唱的,也有玩乐器的,如拉京胡的、弹三弦的等。这些票友的特点是能唱、能演,平时他们自娱自乐,有时候也粉墨登场,但不以营利为目的,不以演戏谋生。
人头躜动的古戏台
票友一般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得有钱,没钱甭玩票;二是得有闲,没有工夫不行;三是要有相当的文化底蕴;四是有一种为戏曲事业献身的精神。再就是这个群体还应该有相当高的鉴赏力,同时还应该有所创新。
唐明皇梨园奏乐图
以往的票友,其本身就有唱、念、做、打的全方位表现能力,这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票友。最早的票友应该是唐明皇,他主要是搞乐器演奏,但是他特别懂戏,所以创立了梨园的地方,拉了一个戏班。“梨园行”就是这么来的,唐明皇从此成了戏曲界的祖师爷。换句话说,戏曲界的祖师爷是票友,这是一个很特殊的现象。
清光绪五彩戏曲人物瓶
清朝末年以后,京剧票友越来越多,光绪皇帝就是个票友。再比如,关汉卿是编剧,但后来也到台上演唱。上海的杜月笙、银行家张伯驹都是票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有钱、有闲,有文化底蕴。
同光十三绝部分图片
当时的票友还有刘赶三,他后来成了同光十三绝之一。这说明在当时票友的影响力有多大。像孙菊仙、汪笑侬、金秀山、龚云圃、林鸿声、言菊朋、奚啸伯,他们都是票友下海而成为名家的,开宗立派。以言菊朋、奚啸伯为例,言菊朋后来成了言派创始人,奚啸伯成了奚派创始人。
在京剧发展史上,不乏票友下海,最后成为对京剧艺术做出巨大贡献的京剧艺术家。应该说,票友是京剧艺术家行列之外的一个具有创造力的群体。
02
实际上,票友从古以来就具有很高的素质,而不是光会唱两段戏就是票友了。票友转为专业演员叫下海,如今下海这个词的内涵和外延都扩大了,被广泛应用。
戏曲基本功“唱念做打”
票友在今天,和过去的票友已经有了很大差别,现在的票友不再具备以前的票友对京剧艺术的那种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尤其是那种独特的鉴赏力和创造力。如今的票友只会唱几段戏就不得了。至于在台上能唱、念、做、打样样都行的,更是微乎其微。现在票友的技艺能力比以前差远了。
京剧前后“四大须生”
过去的票友不仅可以成为专业演员的良师益友,他们还为京剧艺术的发展和提高做出了独特贡献。但今天的票友不具备这样的文化艺术底蕴。他们只是学某一流派而已,只是学得略像而已。然而学得再像,也不过是某个演员、某一流派的模仿者,最多算是某一演员、某一流派的名片。
票友和戏迷是两个不同的群体,戏迷爱听戏、爱哼唱,他们热爱的是自己心中的京剧艺术。甚至于还可以为京剧艺术投资,成为剧团的衣食父母,并为剧团创造较好的票房价值,所以戏迷才是剧场的核心观众。而票友更多是喜欢唱、喜欢让别人欣赏。一般票友大都习惯看电视听录音来学唱。北京某个大的戏曲票友团体,只是想方设法到剧团、剧院要赠票,很少买票看戏。
因此京剧艺术的核心观众不是票友,而是戏迷和广大的戏曲爱好者。
03
以前的票友能够和演员互相切磋,互相提高技艺,像刘增复、欧阳中石、漫画家李滨声这样的老票友,他们对京剧艺术的贡献能力和理解能力,包括鉴赏能力是眼下的票友无法比拟的。
“京剧大王”谭鑫培的老唱片
对于今天的票友来讲,要了解京剧艺术的真谛,掌握京剧艺术的精髓,不是仅仅跟着录音机学唱几段就算票友了。戏曲界有这样一句话:“五年胳膊十年腿,二十年练不好一张嘴”。
清晨练声是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
戏曲演员嘴上的功夫很重要,但现在的票友唱功基本功很差,连行腔吐字都没有掌握。行里有句老话说:“有嗓子,能唱不如会唱”,现在的很多票友,在会唱上还要多下功夫。
目前票友中存在的明显的不足。
一是很多人只关心自己的演唱,但缺乏对京剧艺术发展的思考,作为票友不能是纯粹的游戏心态,对国粹艺术应该有一定的关心,甚至应该有某种使命感,这才是真正的热爱京剧艺术。
二是过去旧戏班不良的习气在一些票友中还存在。比如没有协作精神,有一点所长就飘飘然。在票房里一旦以他为主就以“角儿”自居,摆“角儿”的架子,耍“角儿”的脾气。还有个别人,以己之长轻人之短,甚至于以己之短轻人之长,缺乏虚心学习的精神。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票房,因为他们学唱京剧深深植根在爱国主义情怀里。京剧是国粹,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他们通过京剧来培植或者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和爱国之情。
所以票友不要把京剧仅仅作为一种爱好,应该和中华民族文化振兴联系起来。即便从娱乐角度说,也应该通过我们的国粹得到艺术熏陶,在艺术的享受之中得到锻炼,学做人。只有这样,我们的票友群体才能够健康成长!来源:杨宝森艺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