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失格》这本书的作者太宰治,是二战后诞生的日本重要文学流派 “无赖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太宰治是他的笔名,本名叫作津岛修治。在日本文学史上,太宰治与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并驾齐驱。他出身于东北地主家庭,从小体弱敏感,中学开始迷上文学,崇拜泉镜花和芥川龙之介,高中时立志于文学创作,开始发表随笔等。1935年凭借《逆行》获得第一届芥川奖候补作品,1945年《女学生》获第四届北村透谷文学奖。

1948年所写的《人间失格》是太宰治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书成之后太宰治就投水自尽,结束了自己凄美的一生,这本书是他的遗世之作。书里通过对主人公大庭叶藏人生经历的描写,对挣扎在社会边缘的逃避者的形象刻画得十分深刻。书中以叶藏独白道出的经历,与太宰治本人的人生高度重合,让这部作品也被冠以“自传体小说”之名,《人间失格》一书就是太宰治一生的真实写照。

全书一共由序曲,后记以及三篇手札构成。序曲与后记都是从他者的视线进行讲述的,而中间的三篇手札都是以大庭叶藏的视角来叙事。书中主角大庭叶藏自认为是个“边缘人”,曾经参加非法的马克思主义社团。在与有夫之妇相携殉情自杀时,女方身亡而他获救,所以他被以教唆杀人的罪名短暂入狱。被一个有孩子的女人包养过一段时候,后来和别人结婚,纯洁的妻子却因为信任他人而遭到玷污,让他彻底崩溃。大庭叶藏一步步由病弱,走向堕落的人生,从沉湎药物,自杀到最终被送进精神病院。

太宰治不仅仅是在描绘大庭叶藏这个人,也是在描绘他本身,借由叶藏的经历讲述自己的经历。脆弱的人连自我解救的方式都相同,同是自杀多次,对于太宰治和叶藏而言,死亡便是解脱。《人间失格》这本书就是太宰治人生经历和自我内心世界的映射。这篇文章,我将带领大家从太宰治与叶藏的相似经历,他借由叶藏所表达的对世界的疏离与恐惧,以及他的自我救赎三个方面来了解太宰治的坎坷一生。

太宰治的人间失格的启示(从大庭叶藏的自我映射中)(1)

01、作者采用“私小说”的方式来讲述主人公叶藏的人生经历,这种方式也是太宰治的自我人生表达

用第一人称的手法来叙述故事的小说被称为“私小说”,日本小说家久米正雄对私小说进行了界定,其中最显著的特质是作者将自己毫无掩饰地、直截了当地暴露出来。《人间失格》这本书就是用第一人称的视角,以自我告白的方式来讲述叶藏,也可以说是作者自己对于生活的惶恐不安和自我颓废。

第一、太宰治与叶藏都有着相似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

明治42年(1909 年)太宰治生于日本青森县一个大地主家庭。太宰治的父亲是当地的名士和高额纳税人,曾担任日本贵族院的议员和众议院议员。由于日本当时实行的是长子继承制,作为第六子的太宰治在家庭中并未受到太多重视。他的母亲体弱多病,太宰治是在叔母和保姆抚养照看下长大的。父亲忙碌无暇照看孩子,以致于他从小便敏感多思,常常感到一种被世界抛弃了的悲哀。

在《人间失格》中,主人公叶藏是一个大地主家庭的儿子,和太宰治的身世一样,叶藏的父亲也是国会议员。从幼时起,就常常被人们称之为幸福之人,可是他却总觉得自己深陷于地狱之中。由于害怕被忽视,叶藏从小就惯用搞娱乐自己的方式取悦他人。在去东京上高中之后,由于受到所谓朋友的影响,叶藏开始了吸烟、酗酒、嫖妓的堕落生活。

太宰治的人间失格的启示(从大庭叶藏的自我映射中)(2)

第二、两个人都短暂的加入过共产主义组织

高中时期的太宰治接触了马克思主义,他还资助了当时处于非法状态的日本共产党,背着家人参加活动。叶藏也与他一样在朋友的带领下,成为了“同志”,加入了共产主义运动。但是并非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信仰让他们折服,而是地下活动的团队氛围让其心安自在。书中叶藏认为自己天生就是“活在黑暗中的人”,这样非法的活动带给其快乐。一切不合法让他感觉非常舒服,不合法让他能够暂时逃离地狱。

第三、两个人同为女人所累,且都自杀多次

太宰治和萍水相逢的酒吧女招待相约投海自杀,女招待溺水身亡,而太宰治侥幸获救。后来他和艺妓小山初代同居。1935年,他自缢未果。1936年,太宰治因药物中毒而住院治疗。在住院期间,太宰治又偶然撞到情人小山初代与他人通奸,以致于让他彻底崩溃。随后,太宰治和小山初代同时自杀,但自杀没有成功。太宰治的第五次自杀,是 1948 年 6月,他同恋慕他的山崎富荣双双投河自尽,至此终于结束了他痛苦的一生。

而书中的叶藏在酒吧认识了一个有夫之妇,两人一起跳海自尽,但女招待死亡,而叶藏获救。此事发生之后,叶藏被学校勒令退学,家中也停止了对他的经济资助,和他断绝关系。没有了经济来源的叶藏和女记者静子同居,被她所包养,靠静子给他提供的一份画低俗漫画的工作维持生活。在认识了处女良子之后,叶藏和她结婚,有过一段短暂的可以称为“幸福”的生活。但后来良子被人玷污,给他造成极大的精神伤害。叶藏吃安眠药自杀未遂之后,身体状况急剧恶化,开始咳血,为了治疗疾病,他开始不断注射吗啡,致使他被送进精神病院。 出院之后,叶藏被遣送回乡下生活。

“人间失格”的意思就是“丧失做人的资格”,成为一个废人,这是太宰治对叶藏的评价,也是对自己的映射。太宰治将叶藏对人间、对社会的疏离感,以及自身的孤独感、对他人的恐惧感和绝望感等等,毫不掩饰地展现给了读者,亦是对自己痛苦生活的剖析。除了经历的重叠,两人最大的一致就是内心一直存在着对于外部世界的惶恐不安,为了逃避采用消极的方式应对。

太宰治的人间失格的启示(从大庭叶藏的自我映射中)(3)

02、带着人格面具生活的叶藏也是太宰治的自我人格映射,面具如同枷锁,禁锢着讨厌虚伪世界的内心

书中有多处细节可以看出,叶藏呈现给别人的外在性格与自身心意相违背。

叶藏不识饿的滋味,即便是饿了也感觉不到,他并不喜欢吃东西,但是每次放学回家,家人觉得他饿时,他会顺势发挥讨好人的天性,发牢骚说肚子很饿。在夏日里,叶藏故意在浴袍里套了一件鲜红的毛衣,跑到走廊上走来走去,惹得别人捧腹大笑。他会为了迎合父亲的意思讨其高兴而向父亲索要自己根本不喜欢的狮子面具,因为父亲期待给他这份礼物。

有时候,叶藏把家里的男仆和女仆召集起来 ,一个男仆乱弹钢琴,他就随着不着调的曲子跳印第安人的舞给他们看,惹得大家大笑。他还会故意在火车通道上的痰盂里大胆地撒尿,只为了炫耀小孩子的天真无邪。在写作文的时候,净写些滑稽可笑的故事,被老师提醒依然不改,因为他知道老师其实私底下期待着他的段子。

主人公为了迎合外界,不得不强迫自己带上违背心意的人格面具。他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天生的敏感脆弱,对人极度恐惧却又无论如何都无法对其死心,唯恐被抛弃,只能扮成讨人欢愉的小丑,对人求爱。另一方面是叶藏在小的时候就目睹了人与人之间的虚伪。

他的父亲在镇上发表演说,所有与父亲亲近的人悉数到场,演讲结束后大肆评论他的演讲很糟糕,可是当面对父亲时,竟然换成由衷的喜悦笑脸表示祝贺。还有一个小的事例,叶藏初中寄宿的主人家有个小女儿节子,经常会带朋友来他的房间玩耍,每当朋友们离去,节子必然会对朋友的不是大肆数落一番。类似的例子充斥于叶藏的生活环境之中,在他看来人的生活充满了相互欺骗,而他们却不受伤害,依然熟练地纯粹而开朗的活着。

为了迎合这个世界,叶藏也戴上了同样虚伪的面具,但他的内心又为不认同这种处事原则而感到痛苦不已。他一直遭受着别人的侵犯,常被朋友占便宜,但他却不曾反抗,甚至担心自己的表现不能符合对方的心意而觉得惶恐。他拥有敏锐的洞察力而能迎合别人的需求,但却忽视了自己内心的声音,叶藏对别人的屈从,也是太宰治的软弱。如果一个人的要兼顾不和谐的内部与外部的共存,心理世界难免会失衡,生活本就艰难,软弱者在荒诞的世界里只能日复一日的痛苦。

太宰治的人间失格的启示(从大庭叶藏的自我映射中)(4)

03、为了达成自我愿景,摆脱让人压抑的情绪,作者与他笔下的主人公都在不断的寻求着自我救赎

人格面具的佩戴是个性的隐藏,主人公也在压抑与不安里迫切的寻求着救赎。

《人间失格》中出现了许多女性,她们是温暖、纯洁、信赖的代名词。太宰治在回忆时说道,因为自小由乳母喂养、姨娘照顾长大,一直感到母爱匮乏。每当与其他女性交往时,都希求在对方身上寻求渴望已久的母爱。即使在妓院留宿,也是为了女人特有的母性特征而去的,并非为了寻欢作乐。书里叶藏也讲到,妓女不是人也不是女性,更像是傻瓜,在她们的怀抱里,反而能放松下来。在她们身上能真切的感受到圣母玛利亚般的光芒。

主人公与作者都在女性身上得到了情绪舒缓,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压力。这是他们所寻求到的一点救赎,女性成为了他们与世界连接的一条纽带。然而女性也是人,也是让他们恐惧的一部分,在接触到温暖之后,却又马上会 有巨大的悲伤来袭,她们成为“我”的光明,却又使“我” 堕入更深的黑暗。 所以在精神世界愈发凝重,压抑到连女性也无法缓解的时候,他们寻求到了更大的救赎,就是死亡。

1948年6月,太宰治与情人山崎富荣一起在玉川上水投河自尽,19日尸体被发现,这天正好是太宰治39岁的生日。他在给妻子的信中写到:“我已经厌倦了写小说,所以只能去死”。他一生多次自杀,之前几次都没有成功,依然选择赴死,可见他自杀的决心。

太宰治晚年肺病日益严重,他还在大量的饮酒,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严重影响了他的精神状况和创作的精力。加上当时东京遭遇空袭,太宰治的家被炸毁,他和妻子分别带着孩子避难,他的儿子因为生病成为智障儿,家庭的重担压的他喘不过气来,使他产生了逃离感。《人间失格》里的叶藏求死不成后,被家人遣送到乡下,过起了寂寂无名的生活。现实中的太宰治最终身亡,寻得解脱。

太宰治天生的纯粹性和敏感性,使得他的精神世界和外部世界无法共存。精神上对“善”的追求,让他无法对世界的“恶”屈服,偏执和巨大的矛盾让他痛苦不已,唯有死亡才是他的救赎。他一生自杀五次,投水自尽就有三次,“入水”对他来说是能够让身体和心灵获得洁净的仪式。对他而言,死亦是对生的渴求,摆脱了让他痛苦是人世,便是得到解脱。

太宰治的人间失格的启示(从大庭叶藏的自我映射中)(5)

总结一下:

《人间失格》看完让人唏嘘不已,一方面是为主人公的故事、境遇而觉得胸闷,一方面或许是在审视他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自己身上的怯弱、敏感。

世人大多没有勇气将自己残破不堪的人生剖析给别人看,更多的是用积极、乐观的情绪来粉饰平日里的艰辛。这部小说很丧,但是真实,所以能够直击人心。太宰治主要讲述的是人生颓废消极的一面,但我们更应该从中看到积极的启示,固然人生艰难,更应该有不惧困难的勇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