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视频监控系统必知的几个知识内容

前言:

在视频监控系统中,视频文件的传输带宽很重要,那视频文件的传输带宽怎么计算呢?首先给大家介绍几个名词。(树上鸟教育电气设计视频教程)

正文:

(1)比特率

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单位为bps(BitPerSecond),比特率越高,传送的数据越大。比特率表示经过编码(压缩)后的音、视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多少个比特来表示,而比特就是二进制里面最小的单位,要么是0,要么是1。比特率与音、视频压缩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比特率越高,音、视频的质量就越好,但编码后的文件就越大;如果比特率越少则情况刚好相反。

(2)码流

码流(DataRate)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也叫码率,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同样分辨率下,视频文件的码流越大,压缩比就越小,画面质量就越高。

(3)上行带宽

上行带宽就是本地上传信息到网络上的带宽。上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向网络发送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用FTP上传文件到网上去,影响上传速度的就是“上行速率”。(树上鸟教育电气设计视频教程)

下面开始正题了,红外对射系统施工方案介绍

先上一个流程表

安防监控系统的三种基本防范手段(7个必知的监控系统知识点)(1)

一、管路敷设

(1)暗配管用硬质PVC管管材明配选用金属管。

(2)暗配管管路宜沿最短的路由敷设,尽量减少弯曲。在相邻拉线盒之间,禁止S弯或U形弯。埋入墙体或混凝土构件内的暗配管,其保护层不应小于15mm。

安防监控系统的三种基本防范手段(7个必知的监控系统知识点)(2)

安防监控系统的三种基本防范手段(7个必知的监控系统知识点)(3)

二、穿线及线标对应

(1)布放线缆前应对其进行绝缘测试,电线、电缆线间和线对地间绝缘电阻值必须大于0.5MΩ,测试合格后方可敷设。

(2)布放线缆应排列整齐,不拧绞,尽量减少交叉,交叉处粗线在下,细线在上.(树上鸟教育电气设计视频教程)

(3)管内线缆不得有接头,接头必须在盒(箱)处连接。

(4)所敷设的线缆两端必须做好标记。

(5)线管不能直接进入设备接线盒内时,线管出线口与设备接线之间,必须采用金属软管过渡连接,软管长度不得超过1m,并不得将线缆直接裸露。

安防监控系统的三种基本防范手段(7个必知的监控系统知识点)(4)

安防监控系统的三种基本防范手段(7个必知的监控系统知识点)(5)

三、红外对射探头安装及初调

(1)将不锈钢支架固定于墙上,将预留在盒内的导线从管内穿出用剥线钳剥去绝缘外皮,露出线芯10mm~15mm(注意不要碰掉线号套管),将盒内的线缆引出,压接在探测器的接线端子上,将余线缆盘回盒内,将探测器底座用螺钉固定在盒上。固定要牢固可靠。

(2)主动红外探测器在安装时,收、发装置应相互正对,且中间不得有遮挡物。(树上鸟教育电气设计视频教程)

(3)一台防停电电源可带10对红外对射接口,若传输距离超过200m应分段加装电源;红外对射探头需单独供电。其他有关要求见产品说明书。

(4)系统中每个边界接口应有惟一的编码与之对应,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编码;在系统正常使用前必须对接人系统中的边界接口进行注册。

安防监控系统的三种基本防范手段(7个必知的监控系统知识点)(6)

主动 红外对射周界防范系统 )的安装调试指南

一、红外对射的安装方法

(一)支柱式安装 (详见图纸 )

比较流行的支柱有圆形和方形两种,早期比较流行的是圆形截面支柱,现在的情况正好反过来了,方形支柱在工程界越来越流行。主要是探测器安装在方形支柱上没有转动、不易移动。除此以外,有广泛的不锈钢、合金、铝合金型材可供选择也是它的优势之一。在工种上的另外一种做法是选用角钢作为支柱,如果不能保证走线有效地穿管暗敷,让线路裸露在空中,这种方法是不能取的。

支柱的形状可以是"1"字形、"Z"字形或者弯曲的,由建筑物的特点及防盗要求而定,关键点在于支柱的固定必须坚固牢实,没有移位或摇晃,以利于安装和设防、减少误报。

(三)红外对射安装的一般原则

设置在通道上的探测器,其主要功能式防备人的非法通行,为了防止宠物、小动物等引起误报,探头的位置一般应距离地面50㎝以上。遮光时间应调整到较快的位置上,对非法入侵作出快速反应。

设置在围墙上的探测器,其主要功能是防备人为的恶意翻越,顶上安装和侧面安装两种均可。 (树上鸟教育电气设计视频教程)

顶上安装的探测器,探头的位置应高出栅栏,围墙顶部25㎝,以减少在墙上活动的小鸟、小猫等引起误报。四光束探测器的防误报能力比双光束强,双光束又比单光束强。

侧面安装则是将探头安装在栅栏,围墙靠近顶部的侧面,一般是作墙壁式安装,安装于外侧的居多。这种方式能避开小鸟、小猫的活动干扰。

每一种方式都又他们自己的优点或缺陷,工程商对每一种安装方式都又他们自己的偏爱。用户应根据自己建筑物的特点和防盗要求加以选用。

(四)特别提醒

1.线路绝对不能明敷,必须穿管暗设,这是红外对射工作安全性的最起码的要求。 (树上鸟教育电气设计视频教程)

2.安装在围墙上的探测器,其射线距墙沿的最远水平距离不能大于30㎝,这一点在围墙以弧形拐弯的地方需特别注意。

3.配线接好后,请用万用表的电阻档测试探头的电源端①、②端子,确定没有短路故障后方可接通电源进行调试。

二、红外对射的工程调试

(一)投光器光轴调整

打开探头的外罩,把眼睛对准瞄准器,观察瞄准器内影响的情况,探头的光学镜片可以直接用手在180°范围内左右调整,用螺丝刀调节镜片下方的上下调整螺丝,镜片系统有上下12°的调整范围,反复调整使瞄准器中对方探测器的影响落入中央位置。(树上鸟教育电气设计视频教程)

在调整过程中注意不要遮住了光轴,以免影响调整工作。

投光器光轴的调整对防区的感度性能影响很大,请一定要按照正确步骤仔细反复调整。

(二)受光器光轴调整

第一步:按照"投光器光轴调整"一样的方法对受光器的光轴进行初步调整。此时受光器上红色警戒指示灯熄灭,绿色指示灯长亮,而且无闪烁现象,表示套头光轴重合正常,投光器、受光器功能正常。

第二步:受光器上有两个小孔,上面分别标有" "和"-",用于测试受光器所感受的红外线强度,其值用电压来表示,称为感光电压。将万用表的测试表笔(红" "、黑"-")插入测量受光器的感光电压。反复调整镜片系统使感光电压值达到最大值。这样探头的工作状态达到了最佳状态。

注意事项:四光束探测器有两组光学系统,需要分别遮住受光器的上、下镜片,调整至上、下感光电压值一致为止。较古老的四光束探测器两组光学系统是分开调节,由于涉及到发射器和接受器两个探头共四个光学系统的相对应关系,调节起来相当困难,需要特别仔细调节,处理不当就会出现误报或者防护死区。ABH四光束探测器已把两个部分整合为一体调节,工程施工容易多了。

(三)遮光时间调整

在受光器上设有遮光时间调节钮,一般探头的遮光时间在50m/s ~ 500m/s间可调,探头在出厂时,工厂里将探头的遮光时间调节到一个标准位置上,在通常情况下,这个位置是一种比较适中的状态,都考虑了环境情况和探头自身的特点,所以没有特殊的原因,也无须调节遮光时间。如果因设防的原因需要调节遮光时间,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一般而言,遮光时间短,探头敏感性就快,但对于像飘落的树叶、飞过的小鸟等的敏感度也强,误报警的可能性增多。遮光时间长,探头的敏感性降低,漏报的可能性增多。工程师应根据设防的实际需要调整遮光的时间。

(四)与防盗主机的链接

探头设定后,将防拆开关接入防区输入回路中,联线完毕,盖上探头的外壳,拧紧紧固螺丝。要求在防盗主机上该防区警示灯无闪烁、不点亮,防区无报警指示输出。表示整个防区设置正常。否则,要对线路进行检查,对探头进行重新调试,重新对防区状态进行确定。

(五)防盗性能测试

防区工作状态正常后,应根据设防的要求,用与防范相似的所有可能尺寸,形状的物体,用不同的速度、不同的方式遮挡探头的光轴,在报警现场用无线对讲机与控制中心联系,检验报警情况是否正常,同时要仔细留心报警主机上有没有闪动或不稳定状态。以免给报警系统留下隐患。我们口头上把这个过程称为发炮试验。做发炮试验的目的就是要测试防区能否具有正常报警的能力,测试防区防护的范围是否能达到预定的要求,是否存在防护死区。 (树上鸟教育电气设计视频教程)

四、周界对射的日常维护

探测器在日常工作中,由于长期工作在室外,因此不可避免地受到大气中粉尘、微生物以及雪、霜、雾的作用,长久以往,在探测器的外壁上往往会堆积一层粉尘样的硬壳,在比较潮湿的地方还会长出一层厚厚的藓苔,有时候小鸟也会把排泄物拉到探测器上,这些东西会阻碍红外射线的发射和接受,造成误报警。在日本的用户通常会委托工程公司维护,通常是在一个月左右蘸上清洁剂清洗干净每一个探测器的外壳,然后擦干。大家建立了良好的信用关系,都会尽心尽力地做好这一工作。除了清洁探测器外壳,每隔一个月要做一次发炮实验,检验防盗系统的报警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