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表达能力就是把话讲清楚事实上,这只是表达能力的初级形态,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怎样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怎样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提升表达能力的30个技巧)

怎样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很多人认为,表达能力就是把话讲清楚。事实上,这只是表达能力的初级形态。

更高一层的表达,是不仅能清晰准确地表述你要说的话,而且这些话还能轻松地被别人所理解。

而再高一层的表达,则是不仅能让对方轻松理解你的话,还能让别人喜欢听你说话,愿意按照你说的去做。

所以,表达是一个不断精进的过程。

那么,怎样才能精进我们的表达能力,让自己成为一个表达高手呢?

小编对这些点子进行了梳理和提炼,并做了一些补充,汇总成了30条实用的小技巧,希望能够给到你一些启发。

1.注意场合。不同的场合,表达方式也要有所区别。在会议、报告等注重实际内容的场合发言,要避免说一些表达个人情绪和感受的话,比如“我听到这件事的时候,有点难以置信……”;而在亲密关系的交流中,表达情绪和感受,则可以让对方更快地理解你。

2.好好规划时间。在一些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做好时间规划可以让你更加从容不迫。比如一次会议上,你只有3分钟的表达时间,那么你就要规划好每分钟应该讲些什么,甚至还可以将1分钟分成2个30秒或者3个20秒,分别进行规划。

3.做好充足准备。不是逮什么说什么,乱说一气,想要说得精彩,必须有充分的准备,而这一准备过程,其实就是提升自信的过程。比如你要参加一个演讲,但是你很紧张,那演讲之前,提前想好你要达成的目的和采用的表达方式,并试着把稿子背得滚瓜烂熟,那表达效果一定会好很多。

4.弄清楚你的受众是谁,换位思考。表达,很多时候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行为。表达的时候一定要时刻想着受众,也就是你的表达对象,思考他们的需求是什么,思考哪些话不该说、不必说,该用哪种形式去说等,然后据此组织内容。表达不是自嗨,不能停留于自我的世界里。

5.找到主题或聚焦点。每次表达开始前,你都要知道此次表达的主题或者聚焦点在哪儿,要围绕主题或聚焦点去展开论述,这样才不会跑题。

6.不怕出丑。好口才的第一个拦路虎就是“不敢说”。因此提升表达能力,首先要锻炼自己的胆量。不要怕羞,不要怕出丑,抓住每一次公开表达的机会,有什么想法,大胆说出来,当你说出来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它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7.先说结论。把重要的结论先说出来,然后再围绕结论做阐述。比如你可以这样说:“我认为这件事应该这样做,理由是……”这样一来,哪怕别人来不及听你的理由,也可以快速明白你的想法。

8.将内容概括成三点。当我们把结论说出来了,如果对方还有时间,或者还有兴趣听你讲下去,那么你可以归纳三条以内的论据作为自己观点的支撑。为什么是三条以内呢?因为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一般情况下,人们可能记得住一、二、三,但不一定记得住四、五、六。

9.多用短句和常用词汇,放慢语速。学会断句,将一句冗长的话分成几个短句表达。用词要简单易懂,少用复杂高深的词汇。重要的内容可以稍微放慢语速,如果想要强调某个内容,说之前可以稍作停顿。

10.学会铺“踏脚石”。如果你要讲的内容比较难,为了让别人理解你的意思,不要一下就把所有内容全部堆出来,而是循序渐进,先放入几块“踏脚石”,帮助双方顺利建立沟通的知识基础。比如你问一个小学一年级学生,1减2等于多少,他一定会说你的题出错了,因为他的认知里没有负数的概念。所以,想要他理解这道题,你先要引入负数的概念,而这个负数的概念就是“踏脚石”。

11.发音清晰,语调有起伏。发音要清晰,确保每个人都能清楚地听到你说的话;要注意语调,让你的声音有起伏,听起来情绪才更饱满。

12.配合身体语言。表达的时候,如果能加上合适的身体语言,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平时你可以多对着镜子进行练习,看看自己的眼神、表情和肢体动作是否和自己的表达相协调。

13.学会讲故事。故事天然具有吸引力,一个好的故事,可以让听众一直跟着你的思路往下走。那什么样的故事最好呢?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身边的故事,往往最能打动人。

14.借助修辞手法。通过比喻或者比拟的方式将一些复杂、深奥的内容简单形象地表达出来,可以让人更容易理解;通过对比和比较的修辞手法,可以给人更直观的效果;而通过连串的排比,可以给人产生更强的震撼。

15.借助“名人”“名事”“数据”的力量。表达时,适当引用权威人士的话、经典的案例、真实的数据,可以让你的观点更有说服力。

16.类似或相近的词语不要频繁使用。讲话时,尽量避免近义词的重复使用,或是相近的形容词在同一句话中重复频繁使用,这样会增加听者的听觉疲劳,抓不住你想表达的核心思想。

17.搭配视觉化信息。数据表明:人靠听觉,只能掌握15%的信息;靠视觉,能掌握30%的信息。所以在表达时搭配视觉化信息,会让听众对你说的话感受更加直观。比如汇报工作时,说到某个数据的变化时,你可以用图表辅助呈现。

18.巧用“为什么”设问。在表达时,你可以先通过设问“为什么”,作为对接下来内容的概括,引起受众的短暂思考,然后再根据层级要点,自上而下进行自问自答。这样一方面让你的概括和表达具有逻辑性,另一方面也能将受众带入你的表达逻辑中,形成双向互动。

19.多观察听者的反馈。表达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听者的神态及动作,并根据听者的反馈适时调整你的表达方式和内容。比如在表达的时候,你发现很多人都打起了哈欠,那么你可以试着讲一个与主题相关的小故事或小笑话,把听众拉回来。

20.增加平时的知识积累。古人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知识积累不够,表达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想要提高表达能力,平时就要多学习、多积累。无论是书本知识,还是经验常识,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法律、道德,都要积累,这样在表达的时候才能有更多的素材和论据支撑你的观点。

21.多朗读、跟读。朗读可以提升我们大脑的语感。当你对文本材料进行重复地朗读,这个过程不仅可以强化口腔肌肉的开合柔韧度,让你说话更流畅,而且还能够让文本材料的语言表达方式,变成你说话内容的一部分。跟读,建议跟读新闻,一是因为新闻语言表达非常标准,没有混乱的网络用语;二是因为新闻一般都是三五句话讲完一件事,逻辑清晰,不拖沓啰嗦,这对于训练表达过程中的语言逻辑有很大的帮助。

22.多思考。只有多思考,你才能表达出别人想不到的观点,让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只有多思考,你才能快速看清本质,讲出想表达问题的关键。

23.练习写作。写作的过程,其实是锻炼思维的过程。我们大脑中的很多东西都是碎片化的、不成体系的。借助文字,把大脑中的想法写在纸上,你可以一层一层地去分析、思考、总结、概括,这样内容和内容之间就会更有逻辑。

24.向他人学习。做一个有心人,多留意他人的表达方式,多向表达能力强的人学习,多想想如果是我来讲,我会怎么讲?和他有哪些差距?可以怎么提升?这样时间久了,你的表达能力自然就会提高。

25.看经典演讲视频。平时可以看一些经典的演讲视频,模仿里面人物的发声与动作,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风格。

26.多与人交流。多把自己置身于交流氛围浓厚的环境中,将自己日常所听、所看、所想,有条理地分享给他人听。

27.经常揣摩话语之间的关联性。听一段话,读一篇文章,不要只留意表面的内容,多去揣摩这段话、这篇文章要表达的核心观点和逻辑脉络,久而久之,你在表达的时候就更能抓住重点、逻辑也更清晰了。

28.自问自答练习。可以每天时不时提问自己一些问题,然后当即小声说出答案,等思考一会儿后再回答一次,晚上再进行一次分析整理。坚持下去,可以很好地提高临场表达能力。

29.复述。看完一个演讲、辩论或者文章后,尝试用自己的话有条理地复述出来。从接收信息,到输出信息,这不仅锻炼你大脑加工信息的能力,还锻炼了大脑把信息转述成语言的能力。

30.通过录视频或录音进行自我纠正。每天抽出几分钟的时间,谈谈今天都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用视频或者录音的方式记录下来。录完之后,分析视频或录音中自己的表达情况,有没有表情不自然、说话不连贯、声音不清晰、没有逻辑等问题,有的话及时纠正和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