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44年,43岁的李白被“赐金放还”虽然那一丝不甘心还在,但却并不影响他的洒脱一路游到齐州时,李白写下了这样一首旷世之作,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侠客行主要内容是什么?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侠客行主要内容是什么(侠客行里的一个词误导了多少人)

侠客行主要内容是什么

公元744年,43岁的李白被“赐金放还”。虽然那一丝不甘心还在,但却并不影响他的洒脱。一路游到齐州时,李白写下了这样一首旷世之作。

侠客行 李白(唐代)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李白一生尚武,写出这样豪情之作也在情理之中,诗中最经典的便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这两句迸发出强烈的杀气,和李白的豪迈溢于言表。这两句有一个颇有争议的词,它就是——留行。

这两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很多人认为,“行”是指行踪,意思是这位侠客十步杀一个人,惩恶扬善之后扬长而去,行走千里都没有留下行踪。可是后一句“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是离开后的事情。显然前后两句意思对不上了。

事实上,这里的“留行”意思应该是:停止,阻挡,而“行”是一个动词,所以这十个字的意思应该是:

侠客武功高强,十步便可斩杀一人,行走千里,无人可挡。

这一句写的是侠客行侠仗义的过程,正好与“事了拂衣去”完美对接。

“留行”二字在古代一直都是这个意思,这两个字最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一文中:“孟子去齐 ,宿於昼 ,有欲为王留行者。” 赵岐注:“欲为王留孟子行。”这里的留行就是阻挡的意思,之后《韩非子》、《汉书》、《隋书》都用到这个词,当然这个词还是因为李白的《侠客行》一举成名。

有多少人,理解错了这首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