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是将赵国推向军事鼎盛的一代雄主,但是也是战国时期很另类或者说思维超前的君主,他在壮年之时把王位给了公子何,自己做了主父,不过并未放弃军权,之后又见废太子章太可怜,要把代地给他,让其也称王,结果引发赵国内部动乱,他也被人困死在了沙丘宫,还是活活饿死的,作为一代雄主,这样的结局只能说是他自己作出来的。

赵武灵王被饿死的地步(赵武灵王被饿死是他触犯了禁忌)(1)

赵武灵王的悲剧主要源自赵国内部兄弟争夺王位,还是他自己“自导自演”的,最后长子章战败逃到赵武灵王帐内,赵成,李兑派兵包围,后面怕被秋后算账,所以勒令所有人全部撤离,独留赵武灵王,三个月后死亡,然后发丧给各诸侯。其悲剧还是在于让位太早,对于接班人首鼠两端,对于两个儿子的动向毫无引导,直接酿成悲剧。

赵武灵王被饿死的地步(赵武灵王被饿死是他触犯了禁忌)(2)

当皇帝就不要当人,当人就不要当皇帝。以普通人的请情感理做帝王,属于妇人之仁,必将害了自己。立太子的事情,是帝王之事,不该因为与小老婆相亲密而废长立幼。而既然已经废长立幼,就不要以常人情感,去对待废太子,既然选了继承人就要树立继承人的决定权威和地位不容别人觊觎,一方面赵武灵王将自己手中权力分割削弱了,另一方面对赵王和废太子的态度犹豫不定,导致站队的人利用一切机会除掉障碍登上王位。汉武帝那么爱勾曳夫人夫人,临死赐死,此乃帝王心术,没有帝王心术,饿死则必然矣!

赵武灵王被饿死的地步(赵武灵王被饿死是他触犯了禁忌)(3)

只能说赵武灵王触犯了一个禁忌,就是退位后仍不及时置身事外,反而想通过手段重回权利核心,赵武灵王军事才能优异,政治上太差,当然指的是他晚期的时候。帝王家本来就没亲情,赵武灵王更多的是一个分不清家事国事的政治家,可以说和唐玄宗一个样,年轻时英明神武,进取不凡,中老年昏聩连连,犹豫不决,自取其祸。从谥号武灵能看出来。武是好谥号,灵可是恶谥啊,想象谥号是灵的帝王,有几个好鸟?

赵武灵王被饿死的地步(赵武灵王被饿死是他触犯了禁忌)(4)

饿死赵武灵王在当时是对于赵惠文王是无奈之举了,杀和放都不行,李兑和惠文王,李兑杀了武灵王之子,释放武灵王则必定成为背锅侠被诛杀。而惠文王,释放父亲后势必因兄长被杀被父亲怨恨,若有别的兄弟,未必不会落得与兄长一样被废身死的下场,因此,双方都见死不救,任其惨死。

赵武灵王被饿死的地步(赵武灵王被饿死是他触犯了禁忌)(5)

而且个人猜测赵武灵王晚期应该是有些不得人心了吧,从细节可以看出来,他那么尚武,又一直打胜仗,军中威信应该很高,虽然退位但军权还在,怎么就没人来救驾呢,就算当时没有,后面那么长时间为什么都没人来?这是不是说明赵雍不得人心呢?再者废长立幼只是起因,其实赵武灵王穿胡服的政策导致了群臣的不满。其叔父赵成最为不满。其势力也是公族中最大的。最后又是他将赵武灵王困其宫中饿死的。

赵武灵王被饿死的地步(赵武灵王被饿死是他触犯了禁忌)(6)

其实赵国本来是有机会削弱秦国甚至是灭掉秦国的,也就是在赵武灵王时期,七国中赵国首建骑兵,骑兵比步兵和战车要灵活的多,加上赵国名将比较多,战国四大名将秦国两个赵国两个,另外赵国还有赵奢,只是后来他禅位,加上后来的三个继承人执政不力,不会用人,两次被秦国用离间计将廉颇和李牧离间,而且赵国只重视商业而忽视农业,秦国则代代明君。秦灭六国主要就是灭赵,秦昭襄王在武灵王死后开始攻赵,他太能活了,在位56年,灭赵从昭襄王一直到嬴政,赵国一拿下,除了最早灭的韩国,其它五国就不堪一击了,只有楚国还打了一场像样的仗。

赵武灵王被饿死的地步(赵武灵王被饿死是他触犯了禁忌)(7)

虽然相比之下,秦国的变法更加彻底,但是胡服骑射就是侧重军改,这使得赵军能够快速走向强盛,当然这也优缺点,就是需要有政治强人来维持变革,不然就是人亡政息,所以赵国最好的机会就是在赵武灵王时期,赵军主力攻秦,趁着秦军还未变成虎狼之师就把秦国打垮,当然这又需要有另外一个前提,就是其他几个国家不能找赵国麻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