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位名为“郭蝈蝈是我”的网友在百度贴吧发了一则“有这两天出生的孩子要送养吗?”的帖子,询问是否有即将待产却无力抚养孩子的宝妈要送养孩子。

贴吧宠物领养(活久见贴吧QQ还能领养)(1)

看到这则帖子,小龚表示惊呆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第十五条规定,中国公民在境内收养子女,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

但小龚发现,像“郭蝈蝈是我”一样,通过贴吧送养、收养孩子的网友并不在少数。有些甚至提出“补贴”要求

贴吧宠物领养(活久见贴吧QQ还能领养)(2)

贴吧宠物领养(活久见贴吧QQ还能领养)(3)

贴吧宠物领养(活久见贴吧QQ还能领养)(4)

当小龚尝试在QQ里搜索,发现QQ虽然屏蔽了“送养宝宝”“领养宝宝”等直接关键词,但如果搜索“领送宝宝”仍能发现不少网络送养群隐藏其中。

贴吧宠物领养(活久见贴吧QQ还能领养)(5)

小龚随机查看了其中一些送养帖,本以为应该无人响应,没想到有些帖子在短短几天内就收到二十多名网友的回复,称有意收养。

贴吧宠物领养(活久见贴吧QQ还能领养)(6)

贴吧宠物领养(活久见贴吧QQ还能领养)(7)

大部分意向者并不符合收养规定

而在早先其他媒体暗访记者与这些求子、送子网友接触时,发现囿于经济条件和国家政策等原因,大部分人都不符合收养规定

网友“邢墨染”:这个其实国家政策方面太严。我当时想领养。一定要有上海的企业公司或多少资产。我有那么多资产还要养儿防老吗?上海的孤儿通过合法途径收养价格也很高的,与外面买差不多吧!而且大部门都是提供给国际友人的:平民很难领养到的。

据暗访记者了解,在此类领送群里,群内成员分为“领养”和“送养”两部分,送养人大多被称呼为“宝妈”。多名群友称,在群里领养的人多,送养的宝宝都很抢手,因此群中“宝妈”并不多。

为何要在网络上领养或送养?

要男孩

一位网友称:“我们夫妻都快到40岁了,没有自己的孩子,希望能领到一个男宝”。

要离婚

而对于送养原因,广东待产宝妈称,自己跟老公感情不好,要离婚,“他不给钱,我自己没工作没经济,生不了养不起。”

养不起

网友“心痛”表示,自己做生意家产赔光,父母重病,带着老婆孩子打工,“只能这样”。

特殊情况

群友“送男宝”称,自己有一个女儿了,“我老公比我大十多岁,他之前有两个小孩了。所以情况特殊养不了。”

为何不走正规途径?

对于这个问题,大多数群友都没有给出正面回应。

但群友“送男宝”表示,“群内百分之九十走不了正规途径,不是领方不合适就是送方不合适。”

大家都知道不合法,但是“双方都不说就不会有人知道。”

贴吧宠物领养(活久见贴吧QQ还能领养)(8)

暗访记者发现,在群友发布领养信息时,有人会特意加上“拒绝高补”等语句。

一位群友透露,有些送养人会提出“低补”、“高补”等要求,具体数额得商量。

而在暗访记者与群内数名送养群友交谈后发现,只有一人提出“补偿”,但并未明言具体数额。在提出经济费用时,“宝妈”们都表示自己“不是在卖孩子”。

网络送养竟还催生了这门生意

除了发布送养、领养信息,还有网友询问“如何办手续”“如何上户口”等问题。而为孩子办理户口等问题在这里显得十分简单。

网友“送男宝”说,对领养人而言有两种情况,“待产和已生”。

按“送男宝”的说法,待产的话,去医院登记住院时,用自己老婆的身份证登记住院就可以办出生证明和户口;而已生的宝宝就要去“买出生证明。”

送男宝透露,为了让领养的宝宝顺利落户,“买出生证明的多,但是比较贵,最少两万。”

“买出生证明”成了网络领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群友间公开的秘密。在QQ搜索关键词,检索出的相关用户和QQ群达数百个!!!

贴吧宠物领养(活久见贴吧QQ还能领养)(9)

贴吧宠物领养(活久见贴吧QQ还能领养)(10)

据网友“领养儿童出生证明”介绍,其能为“领养人”代办正规出生证明。

“领养儿童出生证明”:一万二一份,是重庆的一家医院。我跟这家医院有关系,上户口卫生部都可以查的,回访回函都没问题。领养的跟普通的小孩没区别。

而办理出生证,只需要提供婴儿出生信息、父母(领养方)身份信息以及身份证照片 (用于医院存档),并缴纳百分之二十的定金,就会有专人带出生证明,产前检查,分娩纪录,出院小结过来交接。

网络送养存在法律风险

北京圣运律师事务所律师王优银表示,通过网络或者其他途径私自进行送养和领养,这种以“非官方”的方式达成的收养协议是违法的,因为送养和收养双方需要在民政部门办理收养关系登记,否则会影响孩子办理落户以及今后上学等权利。而且这种私下领养还存在拐卖儿童的法律风险,也有表面送养,实则拐卖的情况。

王优银称,网络送养作为一种新的形式,目前私下发展比较迅速,对正常的收养肯定会产生恶劣影响,甚至会打着收养的名义,私下拐卖孩子的情况,还有的网络平台还有价高者先得的恶劣手段。

在王优银看来,网络平台应该尽到监管责任,网络收养平台在为网络用户提供信息分享的同时,有义务对平台用户及传输的信息进行必要的审查。网络收养平台上一旦出现买卖儿童等违法犯罪行为,平台管理者也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此外,国家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加大儿童福利保障的投入,拓宽收养渠道,对网络平台、民间机构实行准入机制和监管机制,来达到规范民间收养体系的目的。

作者:龚丽雯

综合:新京报

福建法治报原创: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授权转载请qq:2454105845

精彩往期,不容错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