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时明月照古人系列之10.4 - 纪念鉴真逝世一千二百五十六年

东汉魏晋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其初期发展依附于黄老,但目不识丁的民众哪里看得懂梵文,因此以为它是某种“麻利贝贝哄”的方术;到了东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又依附于玄学而得到进一步发展,在这一时期里,逐渐出现佛经译本,以及专门研究佛教理论的小哥哥;到隋唐时期,佛教进入创宗立派新时期,由于唐代帝王崇儒尚佛,因此佛教也迎来了其“中国行”的第一次辉煌时期。

在唐朝浓厚的佛学文化浸染下,同时也诞生了诸多佛教高僧。如制造了水运浑天仪的一行法师,当然他最为主要的成就是编制了《大衍历》;还有因《西游记》唐僧的原型而闻名的玄奘法师,他的主要成就包括创作了著名的《大唐西域记》等;还有六祖慧能,其至今仍有不腐肉身,存于广东曹溪南华寺;还有就是圆寂于历史上今天的鉴真,他最值得为人传颂的,当属为弘传佛法而不懈坚持的“六次东渡”。

鉴真东渡弘佛法的故事发生在哪里(六次东渡三遇海难)(1)

玄奘法师西行路线

佛缘伊始

鉴真出生在扬州,小时候家里边比较穷,虽然物质粮食匮乏,但精神粮食相当充足,他的爹爹是个虔诚的佛教居士,经常带着他去大明寺参禅拜佛。那高大威严的释迦牟尼佛,慈眉善目的观音菩萨,甚至憨态可掬的弥勒佛,都给幼小的鉴真留下的极其深刻的印象。在他十四岁时,某次和父亲一同去大明寺拜佛期间,他便向父亲提出了想出家的念头。他父亲感叹,难得有此佛缘,也罢,便领他去求拜智满禅师。智满禅师见他诚意十足,便收他为徒,并赐法号鉴真。

鉴真东渡弘佛法的故事发生在哪里(六次东渡三遇海难)(2)

扬州大明寺

刚开始,他师从智满,先从小沙弥做起,时而扫扫地,时而晃着脑袋念经。后来,他又随道案禅师,受菩萨戒,还曾随他前往当时的佛学圣地洛阳、长安游学。就这样一直到他二十二岁的时候,他又来到长安名刹寺,跟随高僧弘景继续受戒。

佛门高僧

由于鉴真的佛学诸导师皆为律宗的优秀传人,因此他对律宗的研究相当精深(律宗强调戒律,重视从内心巩固、发展“止恶兴善”的作用);再加上他本人天资聪颖,勤学好问,博览群书,遍访高僧,因此鉴真也逐渐成为了对佛学有较高造诣的高僧,且开始四处讲佛布道。此外,鉴真不但持续深入地专研佛法,还广泛涉猎其他知识学科,如建筑、医药等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这也为他后来到日本传播建筑、艺术、医药等奠定了基础。

鉴真东渡弘佛法的故事发生在哪里(六次东渡三遇海难)(3)

大明寺鉴真纪念堂

在他二十六岁的时候,他回到扬州大明寺担任主持,并由此开启了为期三十年的佛法讲学活动。在这里,他不仅讲佛写经、给小和尚剃度、修寺造佛,而且还从事救济贫病等活动。当鉴真四十五岁的时候,由他传戒的门徒达四万多人,成为了江北淮南地区“独秀无伦,道俗归心”的著名高僧。

东渡缘由

公元742年的某天,两个日本和尚带着三个中国僧人道航等和一个高丽僧人如海前来拜见鉴真,随后两个日本和尚一唱一和,便把鉴真给忽悠……emmm说动心了。

大和尚荣睿说:“俺那旮瘩发展忒落后,佛教有是有吧,就是野路子,不正规。而且出家的方式也很任性,因为没有戒师嘛,所以自己随便剃个光蛋,便认为就是出家了,根本不需要受戒。您说这哪行!”

鉴真:“是啊,这也太随意了!不成不成。”

小和尚普照说:“可不是吗。所以政府这不就派咋俩来中国聘请高僧戒师去俺们那讲佛受戒么。”

鉴真:“对对对,当务之急,刻不容缓呐!你们且速速带着那四位高僧回国吧。”

大和尚荣睿:“嗨!得了吧~什么高僧!”说罢他神秘的附耳到鉴真面前,悄悄说:“实话告诉您吧,咱哥俩之前实在是找不到得道高僧了,便只好退而求其次,本打算这次先凑合一下,结果您说巧不巧,这刚准备回国,就听说了您的大名,这不赶忙过来拜见您了吗!”

鉴真:“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老衲愧不敢当!”

小和尚普照:“别别别,您可别谦虚了,论当今最强戒师,除了您还有谁敢当啊!还望大师您能慈悲心肠,伸出援手,随我们同回日本普度苍生呐!”

鉴真东渡弘佛法的故事发生在哪里(六次东渡三遇海难)(4)

如此这般一番,鉴真终于被他们恳切的模样打动,于是他当即决定,要前往日本弘扬佛法。但此时身边的弟子们却犹豫了,其中一个弟子说:“日本太远了,这大海波涛汹涌的,多可怕呀。这万一有个啥事,多危险啊!”

其实鉴真也知道弟子说的都是大实话,那个年代船也可简陋了,开船技术也可业余了,从扬州穿越东海船毁人亡的事故比比皆是;而且出国也管的相当严格,怕是要去也只能走偷渡路线,这更是增加了相当大的风险。但他态度还是非常坚决:“咱是为了弘扬佛法,这是多么光荣且神圣的使命!你们怕死是吧,我不怕,我自己去!”

他的豪言感动了在场的弟子们,于是大约有二十多名弟子表示,愿意跟随他完成“大事业”一同前往日本弘扬佛法。但去日本这事儿吧,那会可是相当有难度。哪像现在这么方便,今天想去立马就可以拿出手机,“携程在手,说走就走”,秒订机票,哦对了~还得先上淘宝找个旅行社,包您无忧签证,还能……emmm不好意思,书归正传,所以鉴真这一去,便东渡了六次,足足花了十二年,从五十四岁第一次出发,折腾到六十六岁,才抵达日本。

鉴真东渡弘佛法的故事发生在哪里(六次东渡三遇海难)(5)

第一次东渡

本着“说走咱就走啊”的精神,所以鉴真一行人并没有去政府开具程序繁琐、耗时冗长的出国证明,自己秘密准备物资,并自费委托关系打造海船。待到一切准备就绪即将出发的时候,日本俩和尚之前物色的那几个“凑合”和尚却发生了矛盾。

道航:“嘿!高丽兄弟!此番路况凶险,要不你就在庙里先呆着,再好好修修佛法,这次您就先别凑这个热闹 ,不去了行不?”

高丽如海:“你啥意思啊?您这是,嫌我菜呢?”

道航:“嗨!我不是这个意思,这不是替你安危着想吗。”

高丽如海:“那就是嫉妒我佛学水平比你高,怕去了日本以后我抢了你的光芒!”

道航:“嘿你这小子真不识好歹,关心你不感谢我也就算了!还被反咬一口。对!就是嫌你菜,咋地!就这素质也配去日本讲佛?不给去!你个渣渣!”

高丽如海:“好你个道航,临了还想打压我!不让我去是吧,老子让你也去不了!”

于是他跑到采访厅诬告道航勾联海盗准备造反,采访使班景派人去各寺搜查,逮捕了日本和尚荣睿、普照等。虽然后来调查清楚了系误会一场,但官府以海上不安全为由,拒绝了鉴真一行从海上去日本的要求,同时没收了海船。于是第一次东渡计划胎死腹中。

第二次东渡

第一次没去成,但鉴真并不气馁,随后他又花钱买了一条退役的军船,备齐了物资人资,这次运气不错,至少启航了,但没走几里地就遇到大风,鉴真临危不乱,率领众僧高诵佛经,虽然这并没有什么用处,但的确安抚了大众的情绪,好歹顺利把船开了回来,于是第二次东渡以失败告终。

第三次东渡

鉴真东渡弘佛法的故事发生在哪里(六次东渡三遇海难)(6)

这次运气比前两次都好,好歹把船从扬州开到了舟山附近,但是又不幸遇到了大风,海船触礁后一群人流落到荒岛上挨饿受冻了三天,鉴真又率众僧高诵佛经,虽未能感动上天,但也因诵经声音过大而吸引了过路船只,把他们救去了阿育王寺。

第四次东渡

看来从扬州出发是搞不成了,于是鉴真计划趁官府不注意的时候偷偷从福州溜去日本。因为上一次动静闹太大,所以当地的吃瓜群众都担心他再出危险,于是对他严加看管,并随时准备向官府报备他的行踪。

某夜,他趁门外监管的小和尚睡着了,偷偷溜出了阿育王寺。

“阿弥陀佛,一切皆为了佛法!善哉善哉!”鉴真连夜匆匆地赶往福州。

次日清晨,“不好了不好了,鉴真逃跑了!”小和尚高呼着。

“快快快,赶快报官,将他拦下!”老和尚急忙吩咐道。

于是乎,鉴真一脸绝望地被官府逮了回来,并把他送回了扬州。第四次东渡失败。

第五次东渡

鉴真东渡弘佛法的故事发生在哪里(六次东渡三遇海难)(7)

回到扬州后,鉴真继续筹备物资人资,又开启了第五次东渡。然而这次不但没能顺利到达日本,甚至还遭遇了比前四次都凶险的经历。他们出了长江就遇到大风,船在风浪中完全失控,在海上漫无目的连续漂了半个月,淡水补给早已用完。“难道,这就是命吗?”

就在鉴真等人惨得连佛经都已经诵不出声的时候,他们终于漂到了可见人烟的岸边。一问才知道,他们已经到了海南振州。当地人得知他是扬州高僧,很是欢迎。于是他在这里呆了一年多,修寺造佛,讲佛受戒。

后来他们决定重返扬州。从振州,经广西、广东,返扬州。在此途中,经历轮番折腾,日本大和尚荣睿终于扛不住,去世了。看到大和尚没了,日本小和尚普照心里很惶恐啊,怕是再这样折腾下去,自己哪天也没了。于是普照也离开了鉴真,放弃了回日本的打算。走到江西吉安的时候,鉴真最得力的弟子,也是最先坚定跟随鉴真东渡大志的祥彦,也因病去世了。

于是这接二连三的打击,让身体本就已经饱经摧残的鉴真,更添风霜 - 在炎炎酷暑下,他的视力渐渐变得模糊,在医治无效下,逐渐失明。

但这一系列的挫折并没能击退鉴真东渡的决心。“这一切都是上天对我的考验!只要一往直前,定能不负所托!”

第六次东渡

鉴真东渡弘佛法的故事发生在哪里(六次东渡三遇海难)(8)

鉴真东渡路线图

回到扬州后,鉴真一直在默默的筹备着,依然没有放弃去日本的计划。后来,日本再渡派来使者访唐,并向唐玄宗求邀鉴真去日本讲佛,但被唐玄宗傲娇的拒绝了。使者问鉴真,皇帝不准你去,但是你可以偷偷和我们一起,你是否愿意?鉴真答应了。于是双方愉快的开始计划出行。

但是,由于吃瓜群众怕他再出意外,对他严加看护,并时刻准备着把他的行踪报备官府,所以他很难脱身。恰好这时候他的一个弟子听闻此事,便答应帮助他脱身。

所幸,他们终于得以逃脱,艰难的开始了第六次东渡。此次东渡一共四只船同时出发,耗时二十天,在历经重重困难后,除去其中一艘使者船遇难,其余人等安全到达日本。

鉴真一行前后历时十二年(742年 - 753年),经历六次启行,五次失败,航海三次,几经绝境。先后有三十六人死于船祸和伤病,二百余人退出东渡行列。只有鉴真笃志不移,百折不挠,终于实现了毕生的宏愿。

弘法日本

鉴真东渡弘佛法的故事发生在哪里(六次东渡三遇海难)(9)

唐招提寺

鉴真到了日本,受到了日本政府的热情接待,赐名“传灯大法师”,并负责管理日本的一切佛教事务,规范日本的佛教文化。尔后,鉴真还在日本建立了正规的戒律制度。

后来,日本皇帝改朝换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鉴真也被新皇帝的“新官上任三把火”给革了下来,搬到了“唐招提寺”。虽说革了鉴真的官职,但新皇帝对他的佛学造诣还是相当认可的,于是下令日本僧人在受戒之前必须前往唐招提寺学习,这也使得唐招提寺成为当时日本佛教徒的最高学府。

就这样,鉴真就一直在唐招提寺中讲佛受戒,直至763年10月4日,安详圆寂,终年76岁 。

大师精神永垂不朽

1963年,恰逢鉴真去世一千二百周年,中国和日本佛教界都举行了大型的纪念活动,日本佛教界还将该年定为「鉴真大师显彰年」。

鉴真一生顽强不懈地坚持“东渡”,不仅为日本带去了佛经,弘扬了佛法,还促进了中国文化向日本的传播和交流,是值得为大家尊重和颂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