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表前的工作会同监理工程师一起,对路基范围以内的树木、垃圾、坟墓等进行清点,然后对原地面进行中线放线,测出标高,绘制出横断面图,最后对此成果报监理工程师签认,方可进行下道工序,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路基技术交底总结 路基施工技术交底?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路基技术交底总结 路基施工技术交底

路基技术交底总结 路基施工技术交底

1、清表前的工作

会同监理工程师一起,对路基范围以内的树木、垃圾、坟墓等进行清点,然后对原地面进行中线放线,测出标高,绘制出横断面图,最后对此成果报监理工程师签认,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2、清表工作

人工配合机械清除施工范围内和借土场范围内的表土杂物、树根、有机质、垃圾和腐植土等。填方路基基底清理深工为原地面下10~30cm。当遇到地面附属物时,应按要求予以拆除。清理后的原地面应翻松压实到规范中规定的要求,拆除或挖除后的坑穴采用规定材料分层填平夯实。

3、清表后的检查

首先对清表后的路基进行检查,是否达到规定要求,然后对路基中线进行恢复,测出清表后的标高,对路基范围以内的坑穴进行分层填筑,并压实到规定要求,最后报监理工程师检验签证,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4、路堑开挖

(一) 施工方法

土方开挖先上幅后下幅由上而下分层进行,采用挖掘机或推土机配合装载机开挖装车,自卸汽车运输,开挖深度小于4m路段采用单层纵向全宽开挖法,即从开挖路堑的一端或两端按断面全宽一次性开挖。开挖深度较大、纵向长度较长的路段,采用分段分层全断面开挖法,3~4m为一层,错台开挖,分两个或三个工作面同时进行。

(二)施工要点

(1)路堑开挖前,先做好堑顶截水沟,以防地表水冲刷。开挖中做好临时排水坡和排水沟。

(2)根据边桩位置,预留0.2~0.3m的保护层,以利于人工修坡,施工时逐层控制,每10m边坡范围插杆挂线进行人工修刷。

(3)开挖中发现土层性质有变化时,及时报监理工程师,合理修改方案。

(4)严格按设计自上而下开挖,定期复核路基中线、宽度、标高和坡率,防止超欠挖,严格控制施工精度。

(5)严禁掏洞法开挖土方,以防积水,对土体浸泡,影响雨后施工。

(6)开挖接近路堑底时,按路床设计横断面放线,开挖修整压实,并做好路拱,挖好边沟,以利排水,边坡刷好后及时进行路床加固、边坡防护和排水工程。

5、路堤填筑

(一)各类特殊地基处理

本合同段部分路段为软土地基,采用换填砂砾处理;部分路段为湿陷性黄土地基,采用8%石灰土处理,另外在地裂带及断层处采用铺设土工格栅加强处理。

A、施工方法:

石灰土填筑采用路拌法施工,20cm厚以上灰土拟采用分两层施工。工艺流程为准备下承层(即下层)→施工放样→粘土、粗平、摊铺石灰→拌和→闷料→粗平、稳压→精平整型→碾压→养生。

B、施工注意事项:

①下承层表面应平整、坚实,横坡为2~4%,其压实度满足规范要求。

②掺灰前粘土应粉碎,土块尺寸≯5毫米;掺灰比例必须准确(根据掺灰质量比换算成体积比,根据运输车辆体积打格铺土、铺灰);石灰必须摊铺均匀,在灰土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直至满足压实度要求为止,经自检合格后报检验合格后,再进行上一层的路基施工。

③石灰土必须做到当天拌和当天压实成型。

④石灰土碾压完成后采用保湿养生,土层表面不得干燥,也不应过分潮湿,防止路基表面出现裂缝。在养生期间避免重型车辆的碾压。

⑤石灰土的施工尽量安排在旱季进行,如雨季施工,采取搭建雨棚遮盖措施,保护好石灰。

(二)施工方法

路堤填筑采用纵向水平分层填筑压实的基本方法和“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三阶段为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整修验收阶段;四区段为填筑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测区段;八流程为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碾压夯实、检验签证和路基整修)的工艺进行施工。

(二)填料

路堤填筑前,对填料进行颗粒、液塑限、含水量、击实、承载比等土工试验,合格后用于填筑,不合格则进行改良或弃方。

(三)施工机械

采用以羊角碾为主,平地机、推土机配合,对每层路基进行压实的方法。

(四)填筑工艺

1、填土路堤施工工艺(详见“路堤填筑施工工艺框图”)

(1)分层填筑:填料从挖方区或取土场用自卸汽车运至填土区,根据车容量和填筑厚度计算填土间距,标点卸料。为保证边坡压实质量,填筑时路基两侧各加宽50cm,每层松铺厚度控制在30cm以内。检查松铺厚度方法:(a)相对下层标高检查其松铺厚度。(b)采用挖量法。

(2)摊铺平整:用推土机摊铺整平,平地机终平,每层做成向两侧2%~4%的排水横坡。

(3)碾压夯实: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压实,碾压前进行含水量检测,其值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2%范围内,再进行碾压。当填料含水量较低时,应采取洒水措施;当填料含水量较高时,应及时进行翻晒。碾压时先两侧后中间,曲线地段先内侧后外侧,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压,由弱振到强振,再静压。直线进退,相邻纵向碾压互压50cm,各区段交接处互相重叠压实,搭接长度不少于2m。

(4)检验签证:每层填土压实后,及时进行中线、标高、宽度、压实厚度及压实度检测,自检合格报监理工程师审批签证后方可填筑下一层。压实度检测采用灌砂法和环刀法进行,其检测频率符合检验评定标准要求。土质路基检验标准及方法见下表: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

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压实度%

零填及路堑路床(m)

0-0.8

≥96

密度法:每2000m2每压实层测8处

m

上路床

0-0.3

≥95

下路床

0.3-0.8

≥95

上路堤

0.8-1.5

≥94

下路堤

>1.5

≥92

2

弯沉值(0.001mm)

不大于设计值

3

纵断面高程(mm)

10 -20

水准仪:每200mm测4断面

4

中线偏差(mm)

100

经纬仪:每200m测4点,

弯道加HY,YH两点

5

宽 度(mm)

不小于设计值

米尺:每200m测4处

6

平 整 度

20

3米尺:每200m测4处×3

7

横 坡(%)

±0.5

水准仪:每200mm测4断面

8

边 坡

符合设计要求

每200m抽查4处

(5)路堤整修:包括路基宽度、横坡度、平整度、边坡等整修内容,采用标杆挂线,平地机配合人工进行整修,严格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

6、高填方路基

高填方路堤应严格按照设计的边坡填筑,两侧超填宽度一般应控制在50cm,逐层填筑,逐层压实,最后整修削坡。如地基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请示监理工程师经批准后进行处理或换填,然后再进行填筑。

高填筑路堤施工过程中,应注意防止局部积水,以免影响填筑质量。对于地表自然横坡度大于1:5的路堤及半填半挖路段,填筑前必须在路堤基底开挖宽度不小于1米的台阶,台阶应有2%~4%的向内倾斜的坡度,以确保路基的稳定,填挖结合部除挖成台阶与填方衔接,分层填压外,还要挖好截水沟,引导泄水于路堤之外,应做好临时排水防护措施,以免边坡冲毁。

高填路堤每层填筑厚度,严格控制在25cm以下;所采用的填料,必须符合技术规范要求;碾压工序同一般路基填筑,直到压实度满足规范要求。填筑完每一层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批准,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后, 方可进行上一层的施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