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是一座怎么样的城市

文| 严森林 图| llshdj

走进离阿干镇不远的一个名叫“烂泥沟”的山谷,慢上坡步行约莫50分钟,便到了云顶山。举目望去,已是初夏的山野一片深红、一片沉绿,弯曲的山路伸向山顶嶙峋的岩石后面,起伏的山峦映衬着蓝天白云,俨然像是从浸泡在雨幕中提取出来的一幅长卷油画,笼罩在一派静谧、清寥和圣洁的氛围之中。

兰州云顶山观景台云雾(兰州云顶山)(1)

这烂泥沟以前是一条小小的土路,一有雨水便和成了泥泞的山路,很难行走。如今铺了柏油路通向云顶山上的马场、林区,这是沟里大致百十来口人的村庄唯一通向阿干镇和兰州城的平坦路径,唤“烂泥沟”也是村民们的一种自古而至的念想。听朋友说,夏天来这里玩,山清水秀的,可以尽情在这大山怀抱的“氧吧”中好好呼吸。

烂泥沟与北边的石佛沟只隔着一道山梁,很近。云顶山之东便与榆中县的兴隆山脉相连。请教了这里一年四季护守山林的小伙子才清楚,云顶山还有西边的七道梁、大尖山都是石佛沟国家森林公园的园区。这个国家级的森林公园东连兴隆山自然保护区,西接关山森林公园,总面积为6376公顷,属温带高山森林、草甸地貌。云顶山风景区是这四五年才开发的。“烂泥沟听起来虽不好听,但进到里面,不只是山珍、清泉、林木、氧吧,还有让你能获得历史文化熏染的场景,比如半山腰谷地便是法显法师的住锡地……”

“法显”!我愣住了:东晋时的名僧法显曾经到过兰州的云顶山?也许烂泥沟本身就是一本我们未曾读过的书。今日不妨就沿着护林人指的这条山路寻觅而上吧!

史载,大约生于公元337年、圆寂于422年的晋代僧人法显,本姓龚,平阳武阳人,即今山西省襄桓县人。在他那个动荡不止的岁月,已入佛门的他感到“经律舛缺”,总想奔赴遥远的天竺亲睹佛国景象,于是在“安帝隆安三年”即公元399年,偕同学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从长安开跋西行求经。法显所带的这支团队渡流沙、越葱岭,历经万险,终于到达天竺国,遍历北、西、中、东各地,还到过当时的“狮子国”,即今天的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等地域。后于412年经海道达青州长广郡牢山,亦即今天的山东青岛市崂山。前后历时十四年,游历了三十多个国地,带回许多梵本佛经。归国后在建康(今南京)道场寺与其他僧人合译经律论六部、二十四卷,又录记众多旅行见闻,著成《佛国记》。

兰州云顶山观景台云雾(兰州云顶山)(2)

“法显是东晋高僧,也是著名的旅行家、探险家、翻译家”,有位居士言道:“法显法师西行求经比玄奘西行还要早230年,是中国真正西天取经第一人。他还是世界上第一个到达美洲大陆的中国人,他到达美洲的时间要比哥伦布早1080年”。隆安三年之春,法显的僧团西行抵达乾归国范川地,就是今天兰州阿干镇、云顶山附近。“当时因割据战乱阻路,法显便在此处住锡杖留步,弘法两春两夏”,后有弟子在此地建“法显寺”以示纪念。

不曾想,几年前这位山中居士的一席话竟引起当地的极大重视。经多次考证之后便在烂泥沟通向云顶山的坡谷地带开始兴建以“法显寺”为核心的整体景点建筑群,即念佛堂、塔院、凤凰楼、千佛阁、讲经堂、观音院、大佛顶山门等。

此时,举目再望,云顶山峦郁郁苍苍中显现着黄墙红柱灰塔翠阁,这里梵音佛影氲氲氤氤;悠悠间,我像是看见了当年法显法师踽踽前行的僧团身影,看见了他们遇阻驻足念经颂法等待西行机会的音容举止……这种文化的自觉与坚守,也使得这平平常常的烂泥沟在静穆中充盈着一种博大而持续的生机。这种美,和着大自然之美,才是人间最可品味的景物!

兰州云顶山观景台云雾(兰州云顶山)(3)

山野,几声犬吠空谷传响。怕是听到犬声,左则山腰的灌木林子里,有一位收拾柴草的老人直起腰来让我们先去看看下面的法显碑。按老者指的方位,我们在山路下边拐弯不远的沟谷平地上找到了“法显碑”,碑的西头约五十米处是三间楼式木牌坊,牌坊中间朝西的匾额上写有“弥陀村”三个金色的隶书异体字,后面匾额上是“背尘合觉”四个繁体楷书。我理解,这便是云顶山法显寺的第一道“山门”。而老者所言的“法显碑”,屹然矗立在牌坊之后的平坦地势上,下有双层厚厚的莲花瓣纹饰台基,上有一威猛的虎面石雕盖顶,石碑总高约4米多,中部碑身有两行鎏金大字——“东晋高僧法显法师住锡地赵朴初题”。这字迹端庄逸丽,熠熠生辉,布局简洁大气,整个碑文似乎隐隐透露出一种流传千年的佛门禅韵,余音无穷。这石碑后堆放麦草的地方将来就要建成“祖师堂”,亦即纪念堂,听说里面陈列的长篇《法显传》文字已经请书家撰写完毕,只等镂成石刻。

最先树立起的这块巨碑,就是今天烂泥沟云顶山的一个标志,一个象征,一个昭示——阿干镇的人们注重起当地的文化资源了。把东晋高僧法显与云顶山缘结起来,就是一种智慧的选择。当年法显觉得“经律舛缺”,要求新景,在他已是62岁时西行十四载,不论怎么说,他的意志、毅力与大智大慧是令人崇敬的。现在的人难道不需要学习这种精神吗?那么,阿干镇地域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否有朝一日也会像这里的煤矿一样被开发殆尽呢?我想,文化资源很可能会被历史封存,一旦被人们认识到了,开始挖掘了,连续开采了,就是恒久的,没有终结。因为,像赵朴初先生所说的那样,两千年文化“是座宝蒇,到这座深山中探宝,一定会有难以想象的收获”。这就是精神的东西与物质的矿藏不一样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