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底液需要每天用吗(您还在被肌底液)(1)

最近,收到很多关于“肌底液”的咨询。“肌底液”用在爽肤水前面,还是用在后面比较好?“肌底液”后面再用2个精华,算不算叠加过度?甄垚在回答这些提问时,发现很多小伙伴对“肌底液”的理解是错误的。觉得有必要再写篇关于“肌底液”的文章,澄清一些观念。

关于肌底液,甄垚在3年前在《肌底液和精华的区别?》这篇文章中详细讲过。这篇文章大方向没有问题,但其中有些观点,随着市场变化和技术进步,需要调整一下。

肌底液需要每天用吗(您还在被肌底液)(2)

“肌底液”的起源

最早提出“肌底液”这个概念,是兰蔻小黑瓶。自从雅诗兰黛1982年推出“小棕瓶”后,就像收获了一台印钞机,给雅诗兰黛带来了巨额利润。作为雅诗兰黛的竞争对手,兰蔻开始不淡定了。经过多年研发,开发了自己的“二裂酵母发酵产物溶胞物”,并申请了专利。

产品虽然开发成功,但如何才能让消费者接受呢?雅诗兰黛已经占了先机,如果还是以这款原料为卖点,不但毫无创意,还容易让消费者觉得兰蔻在抄袭,很难打开市场。毕竟,小黑瓶比小棕瓶要晚了20多年。

在小黑瓶准备上市那个年代,很多消费者对化妆品是否能被吸收产生怀疑,兰蔻敏锐的抓住了这个机会。消费者担心化妆品不被吸收,如果赋予小黑瓶促吸收的功效,不但可以和雅诗兰黛小棕瓶区别开,而且还可以开创一个新的品类。

那么,兰蔻小黑瓶是通过什么达到促吸收的目的呢?“二裂酵母发酵产物溶胞物”这种原料有软化角质,促进老化角质脱落的功能。另外,小黑瓶中含有大量变性乙醇(酒精)。酒精可以溶解皮肤表面的皮脂膜和细胞间质,达到促吸收的额作用。另外,“羟乙基哌嗪乙烷磺酸”也是一种促吸收的成分。

“肌底液”横空出世后,借助兰蔻强大的影响力和大量广告,兰蔻小黑瓶一炮而红。许多品牌跟进推出肌底液,肌底液开始流行,成为一个新的品类。肌底液在推广时,经常以“促吸收”作为宣传噱头,导致很多消费者认为肌底液的第一功效是“促吸收”,反而忽略了的护肤功效

实际上,肌底液的第一功效是护肤。“促吸收”功能,只是为了市场推广,迎合消费者当时的思潮而开发的一个附属功效,切不可本末倒置,认为“促吸收”才是肌底液的第一功效。肌底液本质上还是一种精华,只是促吸收的作用比普通精华更强一点。

说句题外话,兰蔻小黑瓶炒作肌底液成功后,日系品牌推出了“渗透乳”和“先乳后水”的护肤理念,同样强调促吸收的功效,在国内也有一定影响力。甄垚在《黛珂紫苏水、牛油果乳液,效果到底怎么样?》这篇文章中,详细介绍了“渗透乳”和“先乳后水”的护肤原理,感兴趣可以翻出来看一下。

肌底液需要每天用吗(您还在被肌底液)(3)

肌底液“促吸收”功效还重不重要

在肌底液刚刚推出时,消费者普遍收入不高,很少有过度护肤的情况,皮肤比较健康。敏感、红血丝、角质层等问题性皮肤不多。相反,很多年龄大一些的消费者,皮肤开始老化,代谢缓慢,角质无法正常脱落,角质层变厚,肌理紊乱。

肌底液中普遍含有软化角质的成分,比如酒精、羟乙基哌嗪乙烷磺酸、果酸等。这些成分可以促进老化角质脱落,提亮肤色,还可以为肌肤吸收打开通道。使用肌底液一段时间,皮肤可以感受到明显变化。

剥脱角质层,是护肤品见效比较快的方法。市场上类似的产品越来越多,但长时间使用这类产品,角质层容易变薄。经常护肤的消费者,角质层特别厚的已经不多了。肌底液通过软化角质,达到促进吸收的作用,对很多消费者就有点鸡肋了。

肌底液更重要的是发挥护肤作用。仔细观察市场上几款知名的肌底液,现在很少把“促吸收”作为核心卖点宣传,都在宣传肌底液的护肤功效。市场环境变了,商家也要跟着变。

除了市场环境变化,化妆品配方技术也在突飞猛进,新技术、新原料不断涌现。配方师在开发新产品时,如何促进有效成分被肌肤吸收,已经成为一个产品能否通过考核的重要指标。大部分知名产品,已经充分考虑了产品的吸收能力,自身就具有不错的促吸收功能,已经不太需要额外具有“促吸收”功效的产品搭配。

因此,肌底液“促吸收”的功效越来越鸡肋,商家也不重点宣传这项功效。但很多小伙伴,还错误地认为肌底液主要作用是促吸收,在搭配产品时,肌底液作为促吸收的产品,后面再叠加1-2款功效型精华,认为这样效果会更好。如果您看好肌底液和精华的护肤功效,两款叠加没有问题。但是,如果想让肌底液发挥促吸收的功效,精华发挥护肤作用,这样想就没有必要了。

综上,肌底液本质上是一款精华,只是在“促吸收”方面比普通精华强一点。肌底液的核心作用是护肤,“促吸收”只是辅助作用。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化妆品配方技术进步,肌底液“促吸收”作用越来越鸡肋,没有必要专门为了“促吸收”,再叠加一款肌底液。

甄垚,化妆品配方师,从事美容、护肤行业超过15年,倡导理性护肤,反对跟风购买。每周不少于5篇护肤文章分享。(前面的文章底部有我的……),里面有我全部的文章。您有任何护肤问题,欢迎留言给我,有问必答。欢迎关注!了解甄垚,请点击“了解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