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元优酷会员如何取消自动续费 首月1元充优酷会员(1)

打开优酷视频App、点进弹窗、支付1元,美滋滋地观看起挂着VIP标志的电视剧时,网友小北不曾想到,自己已经身陷一项为期12个月的“打卡任务”。

小北点开的弹窗正是优酷视频的“首月1元”会员优惠充值活动,于2022年年末上线后,近期,“1元会员”因退费续订问题引发诸多争议:据多名用户反映,其在完成支付后才发现,支付宝相应页面中弹出的实则为“优酷月月省”活动界面,支付1元后默认签约1年,除首月外,每月将自动扣费12元。由于并无长期会员需求,不少用户选择了提前中止参与该活动,不料却立刻收到了扣费24元的提示。

“未完成任务,扣回已享优惠。”这样霸道而带有惩罚性质的扣款说明,令用户们无奈又愤怒。

连续包月容易,取消怎设层层阻碍?

“从APP跳出来的弹窗进入支付,一开始根本不知道自己参与了‘月月省’活动。”据小北描述,趁着假期临近,她才选择优酷视频重温《甄嬛传》,看到剧集上都挂着“VIP”的标志,“首月1元”的宣传弹窗便令她毫不犹豫地付款充值了。“我只需要一个月的VIP,所以在第二天就点击取消了连续包月的自动续费。”被“罚款”24元后,小北觉得无法接受。

小北介绍道,当下大部分的视频会员均可以随时购买或者退订,即便选择了连续包月选项,也可按照自己的需求在任何时间暂停自动续费。以腾讯视频为例,30天VIP的常规收费为30元,连续包月则可以减少为25元,但在提前中止连续包月计划的情况下,这5元的差价也并不会扣除,“更不用说是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参与了活动,签订了所谓的‘协议’。”小北补充道。而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同样认为优酷存在虚假宣传及诱导消费的用户更不在少数:据该平台统计,12月针对优酷“1元会员”的投诉就有近400单。

优酷视频真的没有做任何提示吗?其实也不然。上海市民曲女士就注意到,在优酷视频首页弹出的“首月1元”弹窗上,的确有一行小字说明“首月1元/月,后11个月12元/月”,点开充值详情页面后,也可看到“开通未达12个月,按25元/月缴补差价”的字样,“仔细看后觉得不划算,就没有充值。”不过,小北认为,这样捆绑签约的充值活动以弹窗方式呈现,且弹窗中并未提及开通时长,点击“充值”后即可直接跳转支付页面,不能不说是有意规避了提醒的义务。

0.1元优酷会员如何取消自动续费 首月1元充优酷会员(2)

0.1元优酷会员如何取消自动续费 首月1元充优酷会员(3)

0.1元优酷会员如何取消自动续费 首月1元充优酷会员(4)

0.1元优酷会员如何取消自动续费 首月1元充优酷会员(5)

△暂停视频后,广告铺满整个页面。

付费观看,会员权益保障不应被克扣

近日,爱奇艺因限制黄金VIP会员投屏清晰度广受争议,随后,优酷更改会员登录规则为一个账号只能登录一个手机等也在各大社交平台引发关注。用户们此起彼伏的抱怨声标志着,付费观看之后的会员权益正在遭到挤压和克扣。

某视频平台业内人士分析道,除为数字版权付费外,会员付费模式已是当下视频平台打造私域流量、提升制作水准与质量、拓展视听内容的重要手段,较之有线电视以收视率及广告为主要收益依托,近10年来,对于会员付费模式的探索的确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视频平台的专注度与创造力,并在用户与平台之间建立起了较为稳定的联结。“然而,会员制不应被滥用,只有充分保障用户付费充值后的权益,该模式才能回归良性发展。”

当下,会员付费制已经呈现出较多有待提升的空间:除确保用户的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外,平台对于各类使用限制情况及额外收费项目也应尽到说明和提醒的义务,同时不应以不合理的条件,侵害用户正常使用场景下的常规需求。与此同时,用户也应谨慎看待及选择充值会员,以避免承担不必要的损失。

△《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第十八条规定,网络交易经营者应充分保障用户的自主选择权及知情权。

事实上,近年来,“付费使用”早已不是视频平台的专利,不管是百度文库等知识分享平台,还是WPS Office、全能扫描王等功能性APP,都在使用上对于会员及非会员权限作出了区分。“以合理的价格获取更为完善的服务,其实并非无法接受。”曲女士表示,“但关键在于,付费之后是否能让消费者感觉‘值得’而不是‘上当’,这还需要各大平台作出进一步的思考及调整。”

(上观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