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南宫(重返马拉坎南宫)(1)

介绍南宫(重返马拉坎南宫)(2)

5月9日进行的2022年菲律宾总统大选中,费迪南德·罗慕尔德兹·马科斯(Ferdinand Romualdez Marcos Jr.,昵称“Bongbong,邦邦”,以下简称“小马科斯”)当选为菲律宾共和国第17任总统。

介绍南宫(重返马拉坎南宫)(3)

2022年5月9日,菲律宾马尼拉,费迪南德·罗慕尔德兹·马科斯发表讲话。图|人民视觉

他的父亲是1986年被“人民力量革命”推翻的菲律宾第10任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以下简称“马科斯”,1965-1986年在任)。

从离开马拉坎南宫(菲律宾总统府),历时36年,到如今胜选归来,小马科斯是如何做到的?

文丨杨泽瑞 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研究室主任

编辑丨蒲海燕 瞭望智库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 碾压对手

菲律宾选举署(COMELEC)5月10日公布的得票记录显示,小马科斯获得3100万张选票,占比高达58.8%。他的搭档、副总统候选人莎拉·杜特尔特(Sara Duterte)获得3140万张选票,占比高达61.2%。

这是一场碾压对手的大胜。总统候选人和副总统候选人的得票数和比例,都创造了菲律宾大选史上的纪录。小马科斯的选票比2016年大选杜特尔特(得票1680万张)多了1420万张!

本次大选是总统、参议员、众议员、省、县市、村(巴朗盖)同时进行的多级选举。根据菲律宾选举署的数字,在国家层级共有参选党团178个、总统候选人10人、副总统候选人9人和参议员候选人64人。

10位总统候选人包括小马科斯、副总统罗布雷多(Leni Robredo)、参议员巴乔(Manny Pacquiao)、马尼拉市市长莫雷诺(Isko Moreno)、参议员拉克松(Ping Lacson)等。

9位副总统候选人包括总统杜特尔特之女/达沃市市长莎拉·杜特尔特、参议员潘基里南(Francis“Kiko”Pangilinan)、参议长索托(Vicente Sotto)、参议员许伟利(Willie Ong)及“生命”党团众议员雅典沙(Lito Atienza)等。64位参议员候选人竞选12个职位。

介绍南宫(重返马拉坎南宫)(4)

总统候选人得票分析图

选举署公布的其他主要总统候选人的得票情况:

罗布雷多得票1475万张,得票率为28%;

巴乔得票360万张,得票率为6.9%;

莫雷诺得票188万张,得票率为3.6%;

拉克松得票88万张,得票率为1.7%;

其他候选人得票率均不到1%。

副总统候选人:

潘基里南得票917万张,得票率为18%;

索托得票814万张,得票率为16%;

许伟利得票183万张,得票率为3.6%;

雅典沙得票26.5万张,得票率为0.5%;

其他候选人得票率均不到1%。

菲律宾宪法规定,总统任期六年、不得连任;总统候选人和副总统候选人分别竞选。但小马科斯和莎拉结盟组成“UNITEAM”参与今年度的总统和副总统大选。结盟半年多来的民调显示,UNITEAM的支持率一直高居各类调查的50%以上,小马科斯支持率超过其他九位竞选对手之和,莎拉的支持率超过其他八位竞选对手之和。菲律宾著名的民调机构“亚洲脉搏”表示,这是第一次有总统候选人的民调支持率自大选开始以来一直保持在50%以上。

介绍南宫(重返马拉坎南宫)(5)

总统候选人民调走势图

小马科斯是在部分精英阶层的刻意打压中大获全胜的。由于菲律宾社会对小马科斯及其家族的争议较大,自参选以来,围绕他的诉讼不断;直到大选结束,还有些起诉他没有参选资格的案子没完。

反对小马科斯参选的主要是马科斯总统时代的受害者,以小马科斯1982-1985年未报税为由发起了多起诉讼。虽然选举署多次驳回多起案件、裁定小马科斯拥有参选资格,但相关组织仍不停地起诉。特别是选举署前专员关顺公开支持取消小马科斯参选资格的表态,更是在菲律宾社会激起轩然大波。

面对这些反对的声音,小马科斯一直低调回应,在各种访谈、讲话中呼吁团结合作向前看。

在2021年夏秋天进行的多次民调中,小马科斯在众多可能候选人中的排名并不突出。年底,他与总统杜特尔特之女莎拉结盟,从此一骑绝尘。莎拉在民望远超其他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宣布与民望远不如己的小马科斯结盟竞选菲律宾副总统。

小马科斯得到了菲律宾社会的广泛支持,包括执政党民主人民力量党、基督教穆斯林民主力量党、联邦党等主要党派,及全国81个省长中的73个。面对空前的人气,小马科斯竞选阵营甚至订下了雄心勃勃拿下70%选票的目标!“邦莎组合”竞选气势如虹,支持小马科斯的红衫军与支持莎拉的绿衫军组成了红绿交汇的海洋。

介绍南宫(重返马拉坎南宫)(6)

小马科斯与莎拉·杜特尔特竞选海报

2 政治家族

马科斯家族起源于吕宋岛北部的北伊罗戈(北伊)省。小马科斯的爷爷马里亚纳·马科斯是当地有名的律师和教育家,1925年当选为菲律宾众议员,开启了马科斯家族的从政之路。北伊省有很多以“马科斯”为名的机构与设施,如马里亚纳·马科斯国立大学——至今仍是北伊地区唯一的国立大学、马里亚纳·马科斯纪念医院、马里亚纳·马科斯纪念小学、马科斯总统中心等。

小马科斯1957年9月13日出生于马尼拉,是马科斯总统与夫人伊梅尔达3个孩子中唯一的儿子。1965年马科斯赢得总统大选之后,只有7岁的小马科斯随父母入住马拉坎南宫。在青少年时代,他受到父母的万般宠爱和着意栽培。他在接受采访中回忆说,“我喜欢那里什么?你有点被宠坏,特别是作为一个孩子。你被照顾得很好,无微不至。”

1970年,年仅12岁的小马科斯背负家族使命负笈海外求学,就读英国著名的私立沃斯学校(Worth School),之后进入牛津大学圣埃德蒙学院学习政治学、哲学和经济学。1979年,小马科斯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学习,攻读工商管理硕士。

1980年,在父母的安排下,23岁的小马科斯从沃顿商学院退学,回国投身政治,当选为家乡北伊省副省长。这是小马科斯担任的第一个公职,在政坛初露锋芒。菲律宾家族政治盛行,从家乡起步参政是政治大家族的惯用套路。

1983年,小马科斯当选为北伊省省长。1985年,在担任北伊省省长同时,他被马科斯总统任命为菲律宾通信卫星公司(Philcomsat)的董事长。

1986年至1991年期间,小马科斯陪同父母流亡美国。1991年返回菲律宾后,小马科斯30年来一直投身于公职,从政资历非常完整,但政绩争议较大。

1992年,小马科斯当选为北伊省第二选区国会众议员。3年议员任内,他提出了29项议案,也是另外90多项议案的共同提案人,推动能源部、国家青年委员会等机构成立,但1995年竞选参议员失败。

1998年小马科斯再度担任北伊省省长,并连任2次至2007年。在任期间,他推动了北伊省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在农业、旅游业、道路交通建设、降低贫困率、建设光伏发电厂等方面取得了成就。

2007年,小马科斯再次当选为北伊省第二选区国会众议员,并被推举为少数党副领袖。他在任期间的一项重要政绩是推动了《菲律宾群岛海岸基线法》和《优质药品法》等法案。

2010年,小马科斯竞选国会参议员成功,得票1300万张。6年任内他在参议院担任一系列委员会主席职务,在第15届议会(2010-2013)期间提出了34项议案,也是另外17项议案的共同提案人,而其中又有7项议案最终成为法律;在第16届议会(2013-2016)期间,他又提出了52项议案。

2015年10月,小马科斯宣布以独立候选人资格竞选副总统。在2016年的大选中,他以微弱劣势输给了罗布雷多,差距只有263473张选票,比例是0.64%。此后他申请重新计票、向法院上诉,但选举官司以败诉告终。

2021年10月5日,小马科斯成为菲律宾联邦党(PFP) 主席,正式宣布参加2022年的总统大选。对于年届64岁的小马科斯来说,本次参选总统可能是其政治生涯的最后一搏,也是实现母亲伊梅尔达“有生之年看到第二个马科斯总统”愿望的最后机会。

小马科斯从2016年竞选副总统的落败中汲取了教训,强调团结的力量。他不仅得到了很多政党的支持,还得到了很多政治大家族的支持,特别是选择莎拉作为竞选搭档,实现了北方的马科斯家族和南方的杜特尔特家族“联姻”,“邦莎组合”在全国深受欢迎。同时,阿罗约家族、埃斯特拉达家族、政企跨界的维拉(Villar)家族、卡加延的恩里莱家族等各地豪门先后加入他的竞选阵营。

小马科斯善于利用新媒体造势,很早就开通facebook和twitter等新媒体账户,直接面对支持者。相反,对于电视辩论等针对精英阶层的节目,他不屑一顾很少参加,拒绝了知名媒体人苏荷的总统候选人访谈和CNN的总统候选人辩论,甚至是选举署组织的总统候选人辩论也不参加。

事实证明,他的竞选策略是成功的。

3 从彷徨到辉煌

为什么小马科斯竞选期间争议那么大?

为什么菲律宾天主教会、高校、律师、医疗卫生、教师等众多精英阶层反对小马科斯?

这要从他的父亲马科斯实行军管法说起。

1972年,马科斯总统以打击共产主义和减少街头暴力为由,实行军事管制和独裁统治直到1986年。据《大英百科全书》介绍,虽然戒严令减少了城市暴力犯罪,并在部分地区抑制了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但军事管制也导致了反对派人物被捕和腐败滋生。

1983年8月,流亡美国的反对派领袖贝尼格诺·阿基诺返回菲律宾时在马尼拉机场遇刺身亡,激起民众的巨大愤慨。反对派在阿基诺遗孀科拉松·阿基诺的领导下,团结起来力图推翻马科斯的独裁统治。

介绍南宫(重返马拉坎南宫)(7)

1965年12月11日,菲律宾马尼拉,菲律宾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和他的妻子伊梅尔达·罗穆亚尔德斯。

1986年2月7日的菲律宾大选,马科斯总统与科拉松·阿基诺均称获得了胜利。菲律宾爆发了“人民力量革命”,反对马科斯继续担任总统的呼声日益高涨,几十万人不间断地包围总统府游行示威。2月25日,马科斯总统与科拉松·阿基诺分别举行总统就职仪式。

然而,当天晚上,面对民心尽失、军方倒戈的局面,在美方的劝说下,马科斯总统同意下台,一家人由美方用直升机拉到美军基地,再用专机送往夏威夷。马科斯总统及其家人、亲密盟友被迫流亡美国。

不过,美国社会发起了针对马科斯家族的没完没了的官司,1989年9月28日,马科斯总统在夏威夷郁郁而终。

1991年,科拉松·阿基诺总统允许马科斯家族返回菲律宾,出庭接受偷税、贪污腐败的指控。但总体说来,科拉松·阿基诺总统和菲律宾政坛并没有彻底清算马科斯总统21年的统治,没有深究马科斯家族的政治与经济责任,没有一人入狱。

今年4月26日,小马科斯在接受CNN菲律宾台的采访中表示,颁布戒严令是马科斯总统“不得不做的”一件事情,一些人想要颠覆政府,而政府必须保卫自己。

对马科斯家族有利的是,30多年来菲律宾的人口增长很快、结构变化很大。1986年马科斯总统下台后出生的人口,已经占菲律宾全部人口的大半,18-47岁的人群占登记选民人数的60%以上。这些中青年人没有马科斯时代的记忆,投票积极性很高。小马科斯在这类人群中很受欢迎,很多人是其“铁杆粉丝”,并最终把他送回马拉坎南宫。

30多年来,小马科斯与母亲伊梅尔达、姐姐艾米一起重整旗鼓、步步为营、捭合政坛、重拾民心,使马科斯家族重新崛起。伊梅尔达虽然1992年和1998年两次竞选菲律宾总统失败,但多次竞选众议员成功,于1995-1998年、2010-2019年担任四届众议员。艾米于1998-2007年担任众议员、2010-2019年担任北伊省省长、2019年担任参议员。

此次大选,小马科斯当选总统,长子桑德罗当选北伊省第一选区国会众议员,表弟安吉罗当选北伊省第二选区国会众议员,外甥马修当选北伊省省长。加上姐姐艾米已是国会参议员,“马科斯”再次成为菲律宾政坛第一家族。

小马科斯重返马拉坎南宫,最高兴的应该是他的母亲伊梅尔达。92岁高龄的伊梅尔达,梦想是在有生之年再次看到“马科斯总统”入主马拉坎南宫,如今终成现实。好莱坞拍摄的纪录片《造王者——崩溃的王朝再次崛起》(King Maker),记录了她从选美皇后到第一夫人的辉煌一生。

4 向东,还是向西?

菲律宾大选早就吸引了各界关注。美国、日本、东盟其他国家多次表态高度重视菲律宾大选,美国派遣大选观察团亲临大选现场“观摩”。

长期以来,美国对杜特尔特总统屡有不满,钟情的总统候选人是副总统罗布雷多和马尼拉市市长莫雷诺。今年菲律宾政坛局势变化颇为微妙,向东还是向西,各界都在观望。

介绍南宫(重返马拉坎南宫)(8)

2022年5月7日,菲律宾马尼拉,菲律宾总统候选人小马科斯的支持者参加竞选集会。图|人民视觉

小时候梦想当宇航员的小马科斯,最终当上了菲律宾总统。6月30日,他将接替杜特尔特总统担任菲律宾第17任总统,开始6年任期。

参选以来,小马科斯多次就内政外交问题表态,总体说来中规中矩,既没有太激烈的言辞,也不会得罪某一派或某一国。

关于内政,小马科斯承诺要为国家带来团结,认为“这是解决国家弊病的办法”;强调当选后将着力打击腐败,加强政府体系建设,做好权利平衡、预算平衡和工作计划,杜绝违规行为发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仍是重中之重,“接种换就业”,确保尽可能多的人接种疫苗,逐步恢复就业和经济;优先考虑创造就业机会、关注中小微企业、加强和改善农业、完善旅游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数字基础设施和互联网服务;同意公布原来一直反对公布的“资产负债表”(SALN), 声称如当选将按要求向公众公布。

关于外交,小马科斯强调菲律宾处于地缘政治热点,不能成为其他国家外交政策的一部分,必须找到自己的路线、必须有自己的外交政策。

小马科斯明白中美两国的重要性,强调“他不是为北京工作,也不是为华盛顿工作,而是为菲律宾工作”,要为自己的利益而努力;在南海问题上,必须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以继续推进杜特尔特“大建特建”计划和菲律宾经济发展;谨慎对待美菲联合军事训练问题;不参与本地区任何试图围堵中国的机制,特别是“四方机制”(QUAD)。

库叔福利

库叔的赠书活动一直都在!中译出版社为库叔提供15本《乱局、变局和格局》赠予热心读者。本书集合多位国内外财经领域著名的专家学者的专业见解,深入分析我国在新发展阶段下进行的新发展格局战略,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以及对疫情后经济重建路径进行了全面的思考和审视,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及相关配套政策的设计提供了合理性的解读。请大家在文章下评论,点赞最高的前3名(数量超过50)将得到赠书。

介绍南宫(重返马拉坎南宫)(9)

介绍南宫(重返马拉坎南宫)(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