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反复强调,买保险一定要合规投保。

所谓合规投保,就是投保前根据健康告知问询,把自己的健康异常对照智能核保问题,诚实告知。

健康告知里问到,但智能核保中未涉及到的疾病,还可以采用邮件预核保或在线提交人工核保,保险公司会根据异常的情况给予标准体、除外、加费、延期、拒保等不同结论。

风控的本质是什么(有一种猝不及防)(1)

通常来说,保险公司给出了能承保的结论,而投保人又可以接受条件承保,对双方来说,都是皆大欢喜的事儿,然后就是一方交钱,另一方收钱出具合同。

这两厢情愿的事情,乍一看是顺理成章,但是,事实远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今天和大家聊的内容是:

● 莫名其妙被拒保的原因是什么

● 大数据风控内容有哪些

● 大数据的信息来源

● 被风控了,还能买保险吗

风控的本质是什么(有一种猝不及防)(2)

1

莫名其妙被拒保的原因是什么?

案例1:预核保标体通过,投保被拒。

社群的一位读者,姑且称他小A,健康异常较多,最主要的是头晕多次复查,未查出病因,于是他的病历便留有发作性头晕7年的记录。

要知道,像头晕、胸痛这种异常,病因可大可小,保险公司核保时也都是非常谨慎,因此近一年时间核保七、八家重疾险都没通过。

风控的本质是什么(有一种猝不及防)(3)

无奈之下,他选择了预核保防癌疾病险,也是希望能保一块是一块,避免风险裸奔,以后有宽松的产品再加保。

万幸的是,这家公司给了标体承保。

小A非常高兴,立马准备钱投了最高保额。

结果悲剧了……

风控的本质是什么(有一种猝不及防)(4)

案例2:无健康告知的意外险,投保被拒。

风控的本质是什么(有一种猝不及防)(5)

客户1986年出生,职业是教师,不存在超龄、高危职业的问题,这款意外险也没有其他健康告知,居然也无法投保。

经过沟通,才明白:原来,这都是保险公司大数据风控系统在捣鬼。

保险公司的风控系统和核保是两个独立系统,即使核保通过,还是有可能被风控拦截,同样买不了。

风控的本质是什么(有一种猝不及防)(6)

2

大数据风控的内容有哪些?

在《被保险大数据盯上了,怎么办?》一文中,曾经和大家提过,许多保险公司为了降低自身风险,纷纷引进第三方大数据,构建智能风控系统。

就像银行的黑名单制度一样,申请信用卡或调额、申请贷款的,都会在央行征信系统和各银行自家的风控系统里面先查一圈,然后再决定是否贷款,贷给你多少钱。

保险公司的大数据风控,可以从各个渠道收集人们的就医、教育、信用、财富、生活行动轨迹等数据,判断是否符合投保要求。

风控的本质是什么(有一种猝不及防)(7)

对于要买这家公司保单的人,在填写好信息,点击提交之后,公司会在1分钟以内,通过智能系统,查一遍这个人的各种信息,然后自动出具能否投保的结论。

保险公司所谓的风控系统,其实就是个黑箱子,规则是不可能告诉我们的。

据内部人士透露,保险公司的后台一般会根据以下4个维度的数据,综合打分评价,评分过低就会被系统拦截。

健康数据:就诊医院、费用、所患疾病;

财务数据:信用征信记录、法院诉讼官司等;

互联网行为:网站搜索记录、购物消费记录;

保险理赔:申请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的理赔记录。

风控的本质是什么(有一种猝不及防)(8)

至于具体怎么打分,依据什么因素,就无从得知了。

风控的本质是什么(有一种猝不及防)(9)

3

大数据信息来源?

1. 行业信息共享

我之前在《监管重磅:全面建立保险实名制》这篇文章中提到过,保监会正在联合保险协会、各家公司开展行业数据共享机制,每个人在各家保险公司买了什么保单,一目了然,清清楚楚。

消费记录实名制,保险也不例外。

2.互联网行为

有人说,互联网时代,没有隐私,大家都在裸奔。

逛淘宝,首页都是你想买的东西;刷抖音,推送的都是你想看的视频;点外卖,最先弹出的是你常吃的饭店……

大数据的运用,确实方便了生活,但它对生活的渗透,也一步步夺走了人们的隐私。

大数据究竟是好还是不好,还真的是一言难尽啊。

风控的本质是什么(有一种猝不及防)(10)

3.第三方科技公司

保险公司主业是保险,并不是所有公司都有资金、有实力开发自己的系统,大多数还是要和科技公司合作。

有需求就有买卖,从事保险风控的科技公司越来越多了,他们从各种渠道收集用户数据,打包卖给保险公司。

像百度、阿里、腾讯等公司,都可以提供 “保险反欺诈服务”。

风控的本质是什么(有一种猝不及防)(11)

4

被风控了,还能买保险吗?

先明确一点:被风控拦截后,并不算是拒保,也不会影响下一家公司的投保。

以往的健康告知,以及智能核保、人工核保,都是白纸黑字,写的明明白白,哪些异常能标体或条件承保,哪些异常不能投保,原因是什么,我们都清清楚楚。

即便有些专业性强的医学问题,搞不懂我们还可以请教专业人士。

但这大数据风控系统,我们就无能为力了。

它就像是机器算法控制的一道闸门,嵌入保险公司和客户之间。用户提交的信息,要先经它审一遍,没问题可直接通过,风险过高就会被直接拦截。

这样一来,恶意欺诈、骗保,会在源头上得到遏制,并大大减少。

但是,因为我们并不知道被拒保的原因,那么肯定会有人觉得冤枉,难道不会是保险公司的风控系统出了偏差导致自己被错杀吗?

这种可能性当然会有。

那么感觉自己被“误杀”的朋友,应该怎么做呢?

1. 向保险公司申述

有些保险公司有申诉渠道,申诉成功,可以开通白名单,供客户投保。

当然,流程有些复杂,对于个人来说,比较折腾。

但有社群就不一样了,社群帮助沟通协调,非常便捷。

目前,社群已帮助十余名被风控的客户开通白名单,成功投保。

2. 换一家保险公司购买

大数据风控系统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近两年才出现的新生事物,并非所有的保险公司都已开通。即便开通的,各自的风控系统也不会完全一致,这家拒保了,另一家也许能过呢。

何况,现在好产品层出不穷,各有优势,真没必要执着一款产品。

风控的本质是什么(有一种猝不及防)(12)

当然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绝对是未来的趋势,各个行业都会与它们深度融合,保险自然也不例外。

而且,所有的系统都是在不断犯错中成熟。错杀的情况,随着技术的进步也一定可以解决。

在这种趋势下,我们除了做好健康告知,趁早投保,也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信用。

因为,买不了保险,已经不仅仅是因为健康问题,其他方面的问题,也一样可以导致无法购买保险。

所以啊,还没买保险的抓紧了,趁着大数据风控还没普及,赶上最后一班车吧。

我的微信在下面,欢迎来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