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早间在朋友圈里看到一篇名为《这种野菜居然是白发克星!还能救人!可惜人们都扔了……》的文章,文章提出一个尖锐的观点,声称“马齿苋是白发克星”。我一目十行快速看完文章,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又是一篇“伪中医养生”!

这种菜居然是白发克星(驳斥这种野菜居然是白发克星)(1)

马齿苋

下面我将从原文马齿苋内容和治白发观点两个角度驳斥原文的错误!

白发

我们中医界常常将生命的过程概括为“生、长、壮、老、已”,对应自然界的“生、长、化、收、藏”。生命的衰老是自然规律更是我们这个世界“自己制定”的规则,有时候我们也称它为“道”。

所以凡是异于这个过程的,我们都称之为“异常”,比如少白头

这种菜居然是白发克星(驳斥这种野菜居然是白发克星)(2)

少白头

《内经》有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四七(28岁),筋骨坚,发长极……五七(35岁)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坠……六七(42岁),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意思是说:女性8岁开始换牙长发,28岁时已经长到极限了(生命巅峰,转而下滑),35岁开始要向“黄脸婆”转变了,开始掉头发,42岁脸部皮肤已经不复白皙,彻底“黄脸婆”了(注:笔者没有丝毫的歧视女性之嫌,反而因为笔者接诊妇科较多,更尊敬敬重女性),并且头发开始变白了。

而男子的这个时期,则分别是8岁、40岁、48岁,直到“八八齿发去”(64岁掉光了头发和牙齿)

:因时代的不同,寿命的增长,所以衰老业已减缓,不可深究原文。

所以大体来说超过以上所列年龄段的白发都属于“少白头”!

在原朋友圈文章开头有一段腾讯视频,主持人一本正经这样说:

这种菜居然是白发克星(驳斥这种野菜居然是白发克星)(3)

然而少白头的病机却往往不是。

《张氏医通》引《内经》:肾者,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又云:“白者,少血多气……发黄白,七宝美髯丹……”(属虚证,病位在肾

《外台秘要》载有“令发黑方八首”,无一方将“少白头”病机指向“血热内蕴”,甚至其中多有“乌麻油”“秦椒”“白芷”“地黄”“续断”“当归”等药材(病在肾、在血,属虚证)。

这恰与所谓的“血热内蕴”相反。

而视频则引述这样一段话:

这种菜居然是白发克星(驳斥这种野菜居然是白发克星)(4)

虽然我手头并无《开宝本草》这本典籍,但是我在《中药大辞典》中找到了这样的一段引述:主目盲白瞖,利大小便,去寒热,杀诸虫,止渴,破症结痈疮。又烧为灰,和多年醋滓,先灸丁肿,以封之,即根出。生捣绞汁服,当利下恶物,去白虫。

原文中并无“常年不白”,于是我遍查典籍(我又查了12种本草典籍,不在此卖弄,不写这些典籍是哪些!)。直到查到《类证本草》:

这种菜居然是白发克星(驳斥这种野菜居然是白发克星)(5)

于是我终于长出一口气,找到了!

“服之常年不白”在这里,它竟然是《类证本草》,根本就不是什么劳什子的《开宝本草》。

大家再细看文中的“常年不白”在这段文字在整篇论述中看似前后不搭噶,然而在我查了大量典籍后我发现它与后边“煎为膏,涂白秃”应是讲述的一个事,除此之外《原病式》云:“诸痛痒疮,皆属心火。马齿艾辛寒能凉血散热,故主症结,痈疮疔肿,白秃……”《唐本草》:“孟诜:湿癣白秃,以马齿膏和灰涂效……”《滇南本草》“一治秃疮湿癣,用马齿苋烧灰,煎膏涂之。”《食疗本草》“患湿癣白秃,取马齿膏涂之。若烧灰敷之,亦良。〔嘉·证〕”所有文献均指向了白秃疮

由此可见,马齿苋是白发克星这个结论是错误的

连引文都搞不清是哪里来的,还拿来宣传!如此不走心……

此时此刻,就想问一句,那个视频的出品方,你们是如何做到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

#大家健康超能团# #中医来了# #中医养生的真相# @大家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