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一记忆——曹保明作品在当代”今天翻开第四十五本:《盐帮》(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盐帮》这部作品的出版,是受到了一次偶然的文化话题的引发,使曹保明产生了写这个选题的动议。

曹保明说,当年,我的《中国东北行帮》已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次,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天津召开文化研讨会,我的发言题目就是中国东北行帮。冯骥才主席对我说,保明,你写了那么多东北的行业、行帮,中原也有许多行帮,很有写头,你能不能也写一下?也让这些文化留存下来?

我当时问冯主席,可是写什么呢?他说,比如天津卫的海洋文化,大运河文化,杨柳青年画文化,特别是天津的盐帮文化非常丰富,而且也代表了中原文化的一部分特点特色。

冯先生的建议启发了我。于是在那次会议当中,他特意安排我到了当时天津的几个产盐区,好几位当年从事采盐的一些老把头,我都见到了。我还沿着海河、沿着古老的天津运河、绕着天津卫,到达了许多采盐场去调查。同时,为了写盐帮,我还借一次开会机会专程去了重庆、成都的盐井,那里的盐是以盐井的生产方式,很古老,产的盐先是从地下的盐井里打出盐水熬制而成。我看了这些才知道,原来中国的盐文化这样丰富。特别是采盐人有着许多辛酸的故事和歌谣。

为什么要少盐的小故事(听曹保明讲故事一书一记忆)(1)

为什么要少盐的小故事(听曹保明讲故事一书一记忆)(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