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文旅频道

【环球网文旅特约作者 米广弘】走进位于山西忻州北关的传统民居——米家大院,寻疏影暗香于芝兰之宅。

山西王家大院游玩心得(游米家大院品山西文化)(1)

庭院深深深几许。这是七贤古道最末的一座普通四合院,共一进院落,外有一排南房(倒座房),里院(正房)和东西厢房相连,里外之间借用空间,让铜制水缸隔开,缸内鱼翔浅底,追逐嬉戏。置身院中,可以感受到“以礼为法”的秩序美。

小小四合院,讲究特别多。四合院大门等级规制严格,其形式、规模标志着主人的社会地位,反映了社会关系中尊卑有分的观念,米宅当年是“金柱大门”。如今亦是气势宏伟,威严高大,门口石狮形态各异,表现得机警、威武、活跃,给人以健康、活跃,富有生命力的感觉;一进门是砖雕百寿福星照壁;过月亮门,是条条石铺的东西走向甬道。合院的建筑充分显示了礼法,如同京剧表演中的程式,在举手投足间尽是规矩章法。里面的居住顺序反映了家庭关系中的长幼有序。

院两侧植有一“春”(椿树)一“秋”(楸树)两棵树,有“春秋多佳日,山水有清音”之寓意。东西植有葡萄、海棠。棠花落雨,硕果压枝,春华秋实,紫气东来。在这院中,春听鸟啼,夏听蝉鸣,秋听虫唱,冬听雪落。无论街市怎样热闹喧哗,只要一进院子,便顿感幽静安谧之美。米宅屋宇精洁,花木扶疏,虚实掩映,动静相宜,自然天成,尽显道法自然之美。

一粒沙里看世界。每一件古物背后都有一段浩阔的历史。米氏府历代书香门第,清流人家。朱漆大门上悬挂着匾额“凝瑞恩弘”,院内的木雕、砖雕、石雕,图像清晰,故事引人,线条流畅,龙腾虎跃,形象逼真。正房的客厅、书房、卧室和起居室内的陈设,基本按照大院文化原样布置。正房最西边一间是书房,临窗摆放着一张金丝楠大桌。站在窗外,仿佛看到主人正在伏案文章、挥毫力作。米家历辈书画造诣颇深,尽显米芾后人风范,还得到过许多历史名家的指点,很多字画虽尺幅不大,但笔精墨妙,见之难忘。

淡极始知花更艳。海棠花淡雅,正如宅院主人的品格:谦和低调,温良朴厚。院内花木秀茂、山石堆叠,游廊蜿蜒。这所宅子先后接待过许多知名人士,由此看出主人身上有着难能可贵的品质:成就越高越清醒自律。去米公馆,都能见到米家人。是啊,大家深知米姓不仅是荣耀更是责任,听后人在院子里跟你说着米家往事,别具韵味。

山西王家大院游玩心得(游米家大院品山西文化)(2)

全院布局严谨,设计考究,砖瓦磨合,精工细做,斗拱飞檐,彩饰金装,充分显示了劳动人民高超的工艺水平。山西,素以地上文物之丰、地下能源之巨著称。这些精致无比、保存完好的宅院,既是艺术的财宝库,也是民俗的高殿堂,以它们永远的真实,阐释着三晋文明史,解读着晋商辉煌史。

正如冯骥才先生所写的:“故居也是他的一种创造,一种生活创造和精神创造。在这里,无处不曾掠过他的身影,吸附他包括呼吸在内的全部生命的声响,浸入他的精神细节。即使一部大部头的传记,也只能记录他人生历程的一个梗概;即使再详尽的记述,也只是记下那些可记述的一部分往事而已。活脱脱的他,依然可感和可知地留在他生活过的空间里。等待着你去感受、理解与发现。”

六合通顺的大院,从始建到建成的格局,虽时间跨度大,但后来的扩建和增修都能按原先的构思进行,灯笼高挂,日子红火,使整个大院风格一致,浑然一体。“人须求可入诗,物须求可入画。”米家大院如诗,等你细品;米家大院似画,待你慢赏。(文图:米广弘,知名学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