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三月下旬,青海各地重大工程近日陆续开复工。3月21日至25日,记者前往西宁以西900余公里的冷湖镇,探访赛什腾天文观测基地建设、冷湖石油遗址保护开发、体验火星“移民”营地、自驾“火星”科学探险。今日起,央广网青海频道推出《探访青海冷湖》系列报道。

央广网冷湖4月1日消息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位于柴达木盆地北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冷湖镇境内,赛什腾山是祁连山脉西段支脉一座很不起眼的小山。

青海冷湖天文台海拔多高(探访青海冷湖打卡)(1)

偏僻荒凉的赛什腾山成为火热的建设工地(央广网发 王小龙 摄)

2017年,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团队来到这里开展天文台址资源考察,经过连续3年观测得出结论:赛什腾山空气质量佳、无光害、云量少、多晴夜,具备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型光学、红外天文观测基地的极佳条件。

随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华师范大学等国内天文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相继将橄榄枝抛向赛什腾山,有的将现有光学天文望远镜搬迁到这里,有的将新建光学天文望远镜项目选在这里落户,昔日荒无人烟的赛什腾山成为炙手可热的“香饽饽”,从而走进大众视野。

3月22日,记者从冷湖镇出发,驱车沿215国道向东南方向行驶,再向北转入通往赛什腾山的简易公路,来到赛什腾山脚下。只见一座变电站已经建成,从冷湖镇到这里的一排电线杆也已立好,电力工人正在戈壁滩上冒着寒风爬上爬下架设电缆。施工人员告诉记者,用不了多久,赛什腾山各天文台址就能通电。

青海冷湖天文台海拔多高(探访青海冷湖打卡)(2)

电力工人正在戈壁滩上架设电缆(央广网发 张雷 摄)

青海冷湖天文台海拔多高(探访青海冷湖打卡)(3)

筑路工人正操作履带装载机对路旁易发生落石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山体进行修整(央广网发 张雷 摄)

顺着盘山公路继续向上行驶,婉转曲折、从海拔2700米到海拔4200米的盘山公路路基已经开通,施工车辆可从山下沿沙石路面开上山顶,筑路工人正操作着几台履带装载机对路旁易发生落石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山体进行修整。

陪同采访的冷湖工业园项目办公室工作人员李志伟告诉记者,为支持赛什腾天文观测基地建设,以天文观测基地为中心,建立暗夜星空保护区,观测中心边界辐射50公里半径范围里为核心保护区。并投资2亿多元,修建近39公里的专用道路,工程去年9月开工,冬季也没有停工,预计今年年底将全线通车。

记者先后“打卡”基建工程已基本完成的紫金山天文台20台望远镜组成的巡天望远镜阵、国家天文台1米口径太阳观测望远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5米口径望远镜、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两台望远镜台址。

青海冷湖天文台海拔多高(探访青海冷湖打卡)(4)

远眺赛什腾山顶海拔4200米在建光学望远镜台址(央广网发 张雷 摄)

青海冷湖天文台海拔多高(探访青海冷湖打卡)(5)

国家天文台海拔4000米平台太阳望远镜(央广网发 张雷 摄)

据了解,今年底将有30余个光学望远镜在赛什腾山建成运行,届时这里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天文观测基地。后续还有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的4米至6米口径的中型望远镜落户赛什腾山,预计将来还要建造12米至30米甚至50米的大型光学望远镜。

青海冷湖天文台海拔多高(探访青海冷湖打卡)(6)

紫金山天文台多应用巡天望远镜阵基建基本完成(央广网发 张雷 摄)

青海冷湖天文台海拔多高(探访青海冷湖打卡)(7)

航拍紫金山天文台多应用巡天望远镜阵(央广网发 王小龙 摄)

青海冷湖天文台海拔多高(探访青海冷湖打卡)(8)

南京大学望远镜台址(央广网发 张雷 摄)

结束现场采访返回冷湖镇,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冷湖工业园党委常务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田才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青海冷湖赛什腾天文观测基地将成为东半球唯一的世界级光学天文观测台址,成为与西半球的美国夏威夷群岛莫纳卡亚火山口、智利阿塔卡马沙漠、西班牙加那利群岛天文台址比肩的世界级的天文研究中心、国内外天文爱好者心中的“圣地”。

(记者 张雷 王小龙 杨成 滕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