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笔下称洪七公是顶尖的“外门功夫”又或者也称作“外家功夫”,而很多读者理解这个“外门功夫”就是全靠身体筋骨强悍,不借内力,此前在我所写一些文章中,也有读者在评论区有这种观点。我认为结合金庸笔下的武功描写来看,这样理解是错的。

洪七公被称为“外家功夫”或者“外门功夫”,但很显然洪七公也打坐练气,也练内功,要不然他《神雕侠侣》里跟欧阳锋比拼内力,没内力怎么拼?原文中写道:

降龙十八掌厉害还是六脉神剑厉害(降龙十八掌明明要用内力)(1)

哪知对方内力犹如长江浪涛,源源不绝的涌来,过了一浪又是一浪,非但无丝毫消减之象,反而越来越是凶猛。洪七公自信内力深厚,数十年来勇猛精进,就算胜不了西毒,但若全力守御,无论如何不致落败,岂知拚了几次,欧阳锋的内力竟然越来越强。

这段描写实打实的就是洪七公以内力和欧阳锋硬拼,没有其他招数招式,所以洪七公显然也是勤练内力的,却被称为外家高手。

再看降龙十八掌,它需要内力作为支撑,洪七公也说过“我这掌力要是能发不能收,不能轻重刚柔随心所欲,怎称得上是天下掌法无双的‘降龙十八掌’”。原文中有关降龙十八掌需要内力支撑的描写也不算少,这里节选郭靖和金轮等人相斗的片段如下:

降龙十八掌厉害还是六脉神剑厉害(降龙十八掌明明要用内力)(2)

法王等三人紧紧围住,心想他内力便再深厚,掌力如此凌厉,必难持久。岂知郭靖近二十年来勤练“九阴真经”,初时真力还不显露,数十招后,降龙十八掌的劲力忽强忽弱,忽吞忽吐,从至刚之中竟生出至柔的妙用

由此可见,降龙十八掌虽然被称为外门功夫,却是要依托内力的。那么,金庸笔下的内门功夫和外门功夫是怎么理解的呢?

我认为金庸笔下“内家功夫”和“外家功夫”的区别在于,专修内功的武功,就是“内家功夫”,比如《九阳真经》,它只修内功,没有武功招数。所以觉远空有一身内力,却不会武功,遇到何足道虽然手忙脚乱应付过去了,但他实实在在是不会招数的。张君宝也是靠着一对铁罗汉和杨过传授的三招黯然销魂掌,这才有了武功基础。

降龙十八掌厉害还是六脉神剑厉害(降龙十八掌明明要用内力)(3)

至于说“外家功夫”,我认为自身不修内功,却又要依托内功来使用的,或者说具体到内力的使用法门的,在金庸笔下可以统称为“外门功夫”。比如说典型的“降龙十八掌”,它自身是不修内力的,但是没有内力基础却又练不了降龙十八掌。而它本身是对内力的运用和使用,内力经过这路掌法得以优化之后使出来,放大了内力的攻击效果。

就好比一个人手里有一支箭,他可以以扔的方式把箭丢出去伤人,他也可以借助弓来把箭射出去伤人。人本身的力量并没有变化,但通过弓把人的力量积蓄起来,形成势能在瞬间爆发,就可以把箭射到平时人扔不到的地方。同样内力的人,使出降龙十八掌,就好比一个人拿弓射箭和以力量投掷箭,效果不同。

而金庸笔下也有一本“内外兼修”的武学秘籍,就是大名鼎鼎的《九阴真经》。论到招数的威力,它记载的九阴白骨爪可能不如降龙十八掌,但它既有内功心法,也有武功招数,所以它其实就是内外兼修。

降龙十八掌厉害还是六脉神剑厉害(降龙十八掌明明要用内力)(4)

这点尤其在梅超风身上体现得很明显,她和陈玄风盗走经书,却没有经书中的内功部分,加上自己练不得法,以自己桃花岛内力来驾驭九阴白骨爪,也是被称为“一身横练功夫”,也成了“外门”高手。当初在大漠之中,江南七怪面对两个黑风双煞,刀砍不入,剑刺不伤。如果不是郭靖误打误撞刺中陈玄风命门,七怪恐怕是要全灭。

但哪怕梅超风筋骨再强,遇到了降龙十八掌这样的外门功夫,照样能打得筋断骨折。以江南七怪对黑风双煞时的描写,全金发的秤砣砸在她身上都毫不介意,可以说筋骨之强已经极其罕见。但筋骨再强,没有足够的内力护体,却被一招蛤蟆功直接打跪。所以金庸笔下的“外家功夫”并非纯靠筋骨强横,而是对内力的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