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在大英图书馆遇到一个雇佣童工托马,托马问了他这样一个问题:家里没煤,冷得很,于是他就问他爸爸,“你不是在煤矿工作吗?为什么不去买煤?”而他的爸爸对他说,“由于被辞退了,买不起煤”小托马然后问“老板为什么要辞退你呢?”他的爸爸说:“生产的煤太多了”,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怎样看待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马克思怎么看经济危机?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怎样看待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马克思怎么看经济危机

怎样看待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马克思怎么看经济危机

马克思在大英图书馆遇到一个雇佣童工托马,托马问了他这样一个问题:家里没煤,冷得很,于是他就问他爸爸,“你不是在煤矿工作吗?为什么不去买煤?”而他的爸爸对他说,“由于被辞退了,买不起煤。”小托马然后问“老板为什么要辞退你呢?”他的爸爸说:“生产的煤太多了。”

煤太多了反而买不起煤?这是什么逻辑?本期带大家从马克思的视角看经济危机。

首先说一下资本积累。

马克思在《资本论》指出,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资本就会保证到处被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资本就能活跃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资本就会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以上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绞刑的危险。

资本的本质就是增殖。

资产阶级在获取第一桶金后,把利润不仅用于个人享受,而是再投入到工厂里攫取更多的价值,就是扩大再生产。

将剩余价值变成资本,换句话说,用剩余价值来撬动更多的剩余价值,就是资本积累,也叫做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此时可以带入上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危机的例子。

随着生产的扩大,单个企业的生产越来越具有组织性,为了获取更多的价值,不断扩大产量;然而单个行业的产品是社会生产的一部分,无政府状态的自由市场无法统筹调配各行业的生产,因此社会生产更加混乱。这是经济危机的第一个矛盾。

从劳动者的角度说,生产是越来越大的,但随之加深的是剥削,加上随经济危机而来的失业,无产者手头越来越紧。

就是说,产量越大,工人越穷。这就造成了经济危机的第二个矛盾,生产的趋势是扩大的,劳动人民的支付能力却是缩小的趋势。

为什么自由无政府的市场会产生无序竞争?为什么生产扩大反而劳动者越穷?这就要追溯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一句话,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怎么理解?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生产越来越不是单一企业内部的事情,而是由上游下游产业组成。

社会化的生产本应该由社会统一调配,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却被少数追求利益的资产阶级控制,用来追逐个人利益。

社会化的生产中,生产资料应该归劳动者共同所有,却被资产阶级占有,变成他们用来剥削的资本。

工人劳动的成果,本应该全社会共同享有,却被少数资本家私人占有,成为他们的私有财产。

这,就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当经济危机发生的时候,企业倒闭,工人失业,更加剧了矛盾。

高中历史课本上有一幅画面,经济危机中工厂,宁愿把牛奶倒掉也不送给饥饿的人民,为什么?

经济危机的主要特点是生产过剩,但是这种过剩不是绝对过剩,而是相对过剩。不是过剩于人民真正的需求,而是相对于人民的支付能力来说显得过剩,意思是能买得起的人少了。

之所以牛奶倒掉也不免费分发,是因为分发之后人们的需求减少了,牛奶更卖不出去。

这一期内容要点较多,通过经济危机串联起来。

我尽量用简单的语言,方便理解。

本期主要以上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危机为背景,不要联想和带入角色。

下一期是2008年经济危机。

如果我说明白了,请各位看官点赞支持;

关注我,每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享小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