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但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悲情人物。他的充满坎坷磨难的一生验证了一句话,“百无一用是书生。”

年少时,杜甫的祖父为巩县县令,也就是现在的巩义市。因此家境也算优渥,借助祖父的势力,若是肯钻营,也未必不能捞得一官半职。

只是号称“诗圣”的男人又怎会只靠着祖上余荫过活呢?于是,科举就是不二之选了,可惜的是屡试不中,难道说杜甫才情不高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但才情跟生活有时候是隔着天涯海角的对望,才情再高,若是不能在生活中将之变成既得利益,或者是根本变不成既得利益,那生活过得也许还不如种地的农夫。

年少时的杜甫志存高远,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此志向的人,展望的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毫无疑问,杜甫是有宰相之志的,不过他只有一颗忧国忧民的心,却没有宰相的“才华”。

于谦力挽狂澜,为大明续命两百年!可不只是仁心爱民!

张居正位居首辅,号称“站皇帝!”也不只是精通诗书!

自古官场黑暗,这是不争的事实。有句话说得好,你想打败所有狐狸,就得比它们更奸诈狡猾,杜甫是狡诈狡猾的人吗?不,他不是!

如果杜甫是,他能写出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样的诗吗?能写出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吗?

所以杜甫对平民是有深切的同情以及一模一样的感同身受,因为他自始至终也不算纯粹的官宦子弟。

杜甫不同于李白,李白好交友,且也曾在权力中枢外徘徊,虽然没有踏进去,但比起杜甫好得太多了。

杜甫一生多半的境遇就跟我们现在大部分的底层人一样,甚至还不如我们!因为他的小儿子,是饿死在家中的。难以想象,在后世拥有“诗圣”名号的人,竟会如此贫苦。

杜甫人生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杜甫从百无一用是书生的)(1)

“贫贱不能移”,在当时虽然杜甫没有乐观主义精神,也没有积极进取的能力,不过他留下了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这种常人想都不敢想的志向,再也没有比这句诗更能称得上“忧民”二字了。

现在房子多得数不胜数,虽然还是买不起,但千万毕竟是千万了,也算完成了他老人家的志愿了。

时过境迁,沧海桑田。

杜甫名传千古,他所作的诗篇当时未能见效于微末,却激励了无数后世之人前赴后继。

诗这种东西就是理想,但只要不放弃,理想的光芒终有一日会照进现实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