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九塞"一词出自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有始》:"何谓九塞 ? 大汾、冥厄、荆阮、方城、崤、井、令疵、句注、居庸"。
我查了资料,现在认为的天下九塞,主要指雁门关,居庸关, 八达岭长城, 紫荆关 ,楚长城 ,黄草梁, 井陉关 ,句注塞 ,平靖关这九个古中原长城要塞。
但是我做了一个对比,冥厄即现在河南平靖关,荆阮即现在河北紫荆关,方城即现在河南楚长城,井即现在河北井陉关,句注即现在的山西雁门关,居庸即现在北京居庸关。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句注塞就是雁门关,那就是说,现在认为的九塞,只能是八塞。
那么两版的天下九塞区别在哪里?吕氏春秋中有崤即崤关(函谷关),令疵即现河北喜峰口,大汾即现山西灵石南关镇;新的天下八塞中有八达岭长城、黄草梁。
那么天下九塞,究竟是那几个?我认为是:雁门关,居庸关( 八达岭、黄草梁), 紫荆关 ,楚长城 , 井陉关 ,平靖关、大汾、函谷关、喜峰口。为什么是这几个塞?那我就从旅游和历史两个方面,给大家说一说。
雁门关-句注塞
雁门关,"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中华第一关",以险著称,万里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的雁门山中,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国家5A级景区,门票90元。
自战国起,这里就是山西门户,对抗游牧民族的最前哨。从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起,历经秦汉隋多朝经营,唐初称为雁门关。因北方突厥内犯,唐驻军于雁门山,于制高点设关城,后经五代十国、宋、辽、金、元约四百余载,在元朝时,关城被毁。明洪武七年(1374)又重新筑关城,清以后,关城屡有重建。
赵武灵王在这里胡服骑射,大败林胡;秦始皇遣大将蒙恬率兵三十万,从雁门出塞,收付塞外;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李广等都曾驰骋在雁门古塞内外;汉元帝时,王昭君就是从雁门关出塞和亲的;北宋初期,雁门关一带是宋辽激烈争夺的战场;1937年10月18日,八路军一二零师七一六团在雁门关大同公路附近,在此伏击了日军汽车运输队。
随着我国多民族国家疆域的统一,雁门关的作用也从此消失,雁门关也随之荒废。不过,雁门关作为明朝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在这里仍然能找到曾经历史的沧桑。
居庸关( 八达岭、黄草梁)
为什么要把居庸关、八达岭、黄草梁合到一起?因为这三个关都是拱卫北京的,是北京的西面和北面的门户。居庸关-八达岭只有10公里。
居庸关是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关城,被称为长城三大关城之一,沿山而建,城楼上挂有"天下第一雄关"的匾额。攀爬长城到最上面的烽火台一般需要两三个小时,登上山顶后即可看到著名的京城八景之一"居庸叠翠",远处翠山连绵,山峦叠嶂,非常漂亮。门票:4月-10月40元,11月-次年3月35元
八达岭长城被称为"天下九塞"之一,是明长城景色中的精华,海拔高达1015米,也是居庸关的前哨。分为南长城和北长城两部分,南长城有7处敌楼,游客相对较少,北长城有12处敌楼,比较难爬。门票:4月-10月40元,11月-次年3月35元
黄草梁为燕山期以来形成的复式向斜山。主峰海拔1773米,为北京市西南地区高峰之一。登山远眺山连山、峰连峰、峰峦叠翠,连绵起伏,直到天边。黄草梁上的沿字号敌台施工细致,用料精实,虽经四百余年风雨剥蚀,至今仍雄姿依旧。
春秋战国时代,燕国就在扼控此口;汉朝时,居庸关城已颇具规模,用于抵抗匈奴;三国时,公孙瓒、曹操均屯兵于此,抵抗异族入侵;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发民筑长城,让长城和居庸关连在一起。宋宣和四年(1123年),辽金两朝与居庸关大战;嘉定四年(1211年),蒙古攻克居庸关;现存关城,建于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1937年8月19日,日寇开始进攻居庸关,到23日居庸关失守,居庸关和八达岭一直是北京的屏障。建国后,居庸关关城逐渐荒废,但也为人们了解中国古代军事文化敞开了一个窗口。
紫荆关
紫荆关,是长城的关口之一,为河北平原进入太行山的要道之一。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前"之险。紫荆关由五座小城组成:拒马河北岸的小金城、南岸的关城、小盘石城、奇峰口城、官座岭城。紫荆关原有东、西、南、北四门,南门称为"南天门",门额题"畿南第一雄关",现已不存;北门即"河山带励门"保存完好,门额两层。
紫荆关自古以来都是华北平原的重要门户之一,兵家必争之地。始建于战国时期,汉时称上谷关,东汉名五阮关,又有蒲阴径、子庄关之称,宋、金时名金坡关,因山上多紫荆树易名紫荆关。紫荆关汉时为土石夯筑,后历经各代扩建,修葺,到明洪武初年,则改用石条作基础,以砖砌面封顶,并用石灰碎石灌注。
历史上紫荆关曾发生的战争达140多次,东汉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年),乌恒入犯中原,汉朝曾派伏波将军马援出紫荆关;金贞祐元年(公元1213年)成吉思汗攻居庸关不克;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土木之变后,蒙古瓦剌部攻破紫荆关进逼北京;抗日战争时期,平型关大捷之后,我一一五师主力参加忻口战役,收复了包括紫荆关在内的大片敌占区;1939年开始,我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紫荆关附近多次伏击敌人,也多次粉碎敌人的围剿;紫荆关,目睹了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崇高气节的见证。
楚长城
楚长城史称万城,又称方城。主要分布在豫南的平顶山、南阳、驻马店、信阳4个地级市的25个县(区)。始建于公元前7世纪。西起湖北省竹溪县,跨汉水辗转至河南的邓州市,往北经内乡县,再向东北经鲁山县、南召县、叶县,跨过沙河直达泌阳县,总长500多公里,是中国最早的长城。
楚长城分为北线、东线、西线,北线自东部的叶县向西经鲁山县、南召县至内乡县郦长城之间的大约距离,长城线路位在南阳盆地北缘东西绵亘的伏牛山沿线上。东线和西线又各有内线和外线,东西两线形成四条线路。确定的楚长城墙体30.51公里,因破坏而消失的楚约25.37公里、山险81.34公里,共计137.22公里。
楚长城是对豫西南的史前城堡型防御工程的模拟、延续和演进。楚长城有防御其他诸侯邻国侵扰上的作用,是连绵不断的城防,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如今楚长城也都消逝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只有一些遗迹。
井陉关
井陉地处太行山东麓,河北省西陲。井陉以地形而得名,境内崇山峻岭,地势险要,素有"太行八陉之第五陉,天下九塞之第六塞"之称乃冀通衢要冲,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井陉名胜古迹众多,境内有驰名中外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苍岩山,黄栌遍野的仙台山,此外,背水古战场、宋代古城、宋金壁画墓群、千佛岩石雕等数不胜数的自然、人文景观。
井陉关,即井陉口,古九塞之一,故址在今河北省井陉县北井陉山上,是太行进入华北平原的重要关隘。赵武灵王二十年(前306年),赵武灵王进攻中山,彻底控制了井陉;秦始皇十五年(前232),秦军分数路伐赵,攻取了井陉;公元前204年,韩信破赵的背水之战;
公元396年拓跋魏伐后燕;隋仁寿末年,汉王杨谅举兵并州,分遣其将刘建出井陉;唐天宝末年,安禄山造反,派养子安忠志屯军土井陉;北宋末年,宋将种师闵与金将斡离不激战于井陉;明初取元都亦自真定而西入井陉,下平定州;抗日战争时,著名的百团大战,井陉也是主战场。
广义的井陉关,它包括西故关、娘子关和东土门关,有"古称险要,固畿南一大关键"的说法,史书记载"车不得方轨,骑不能成列"的羊肠一线之险,就是这里。
平靖关
平靖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植被丰茂,种类繁多,1700多种植物在这里安家落户,被誉为"生物宝库"和"豫南绿色明珠",山上针叶树、阔叶树、奇花、异草争繁斗茂,参差相杂。
平靖关古称冥扼,又名恨这关、憾这关、石城山,为古代天下九塞之一,历代为中原战略要地,淮汉兵争要害,有"形胜控淮南,要害辖楚尾"之说。平靖关与武胜关、九里关合称"义阳三关"。
自春秋以来,吴楚柏举之战,军事家孙武曾率吴兵经此,夺关南下;三国时蜀将关羽镇守荆州,陈兵于此;北魏拓跋氏在关南设平靖郡,即易名"平靖关";北宋名将狄青南征,曾在此屯兵;南宋岳飞、李庭芝亦曾驻兵于此;明清之际,因百年老杏遍布山洞与驿路两侧,又改名"杏遮关"。
北伐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与吴佩孚军阀部队在此决战;1938年10月12日,中国军队在此阻击由信阳向南侵犯的日本侵略军,据关固守,血战6日,日军伤亡惨重而不能破关。如今平靖关已然不存,只有一些遗址存在。
大汾
大汾,古天下九塞之一,究竟在何处一直是个谜团。据研究考察表妹,在汾河峡谷的战略要塞雀鼠谷,是太岳、吕梁两大山脉之间,汾河纵贯其中的,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李渊自太原起兵南下,大破隋军;李世民自河东北上,击溃敌军,都路经此地。
在实地考察及综合分析,发现雀鼠谷北起介休、南至霍州,长约70公里。在雀鼠谷一线上,历史上有"汾水关"、"阴地关"、"阳凉南关"之称,历代文献都不曾记载的"九塞"之首的"大汾"塞,都在如今的山西灵石南关镇。如今的大汾,只有你看不到的遗迹,其他的都留在苍茫的大地中。
函谷关
函谷关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函谷关镇王垛村,该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这里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素有 "一夫当关,万夫莫克"之称。门票70元。
著名的"出谷会师""六国伐秦""虢公败戎""西原大战"的战鼓在这里擂响。这里流传着侩炙人口的历史典故, "紫气东来""鸡鸣狗盗""公孙白马"等等,使这里弥漫着神奇的色彩。这里又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著述五千言《道德经》的地方。
函谷关,肴,又称崤山,古代地名,在西安、洛阳之间的黄河流域。历史上有三座:秦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汉关东移至洛阳新安县。魏关,遗址距秦关北5公里处,但在建设三门峡拦洪大坝时已被淹没不复存在。
自春秋战国以来,函谷关历经了七雄争霸、楚汉相争,黄巢、李自成农民起义,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狼烟烽火,这里都是进入关中的重要通道,函谷关历来都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函谷关毁于抗日战争的战火中,如今的景区为新修。
喜峰口
喜峰口,是中国华北地区北部燕山山脉东段的一个重要隘口,由滦河自北向南切割燕山而成,关隘现已沉入潘家口水库库区内。门票:旺季:25元,淡季:20元
喜峰口,古称令疵,战国时称令疵塞,汉魏时称卢龙塞;汉朝时初设松亭关于此;建安十一年征乌桓,出卢龙塞;东晋时前燕慕容儁进兵中原,都经由此塞;约至明永乐后,讹称为喜峰回;明景泰三年(1452)筑城置关,称喜峰口关;明宣德年后,喜峰口逐渐成为明朝与蒙古诸部落之间的分界线,双方不时激战于此;崇祯二年(1629年)后金皇太极率军十万自喜峰口入塞;
1933年3月9日,服部、铃木两旅团联合先遣队进犯喜峰口,中国抗日军民在喜峰口抗击日寇,称为喜峰口战役,是抗日战争初期的主要战斗之一。喜峰口是从河北平原通向东北的一条交通要道。喜峰口关扼此要道咽喉,其战略地位之重要可想而知。古时喜峰口是汉族与北方及东北方民族交往频繁之地,历代有兵戍守。
天下九塞多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都几经战火重建;多数塞,都已因为战火而消逝,只留下一些遗迹,让人不得不感慨战火和时间的可怕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