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谭学讴》

高中生最难背的文言文(逗趣文言文打卡第5天)(1)

【关键词】

学习声乐 学无止境 润物无声 知错能改

【文言导语】

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技能真的是需要天赋的。就比如唱歌,有人天生一副天使吻过的嗓子,能轻松驾驭高音低音海豚音,一张嘴便声入人心,令人如痴如醉;也有人天生一副被鱼刺卡着的嗓子,五音不全,节奏感为零,仿佛被阎王爷锁了喉一般,一开口便能点燃所有人的自信。

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薛谭,便是战国时期,一位非常有音乐天赋的小青年。可是光有天赋也不够哇,要想出道,还得有个殿堂级的乐坛大咖,向人家拜师学艺。于是他便成为了当时国宝级歌唱家秦青的徒弟。这位徒弟是否学成,成为当时娱乐圈的流量小鲜肉呢?一起来学习下《列子》中的名篇——《薛谭学讴》,去一探究竟吧!

高中生最难背的文言文(逗趣文言文打卡第5天)(2)

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ōu)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suì)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qú),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è)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列子·汤问》

【文言大意】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彻底掌握秦青的歌唱技艺,就自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去。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用酒食设宴给他送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那歌声振动了林木,那声响止住了流动的云。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想要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生也不敢再说要回去。

【牢记重点】

(1)讴(ōu):唱歌。

(2)于:向。

(3)穷:尽、完,用完。这里指学完。

(4)技:本领。

(5)谓:以为,认为。

(6)尽:学尽,学完。

(7)之:代词,指代上句中的秦青之技 。

(8)遂:于是,就。

(9)辞:告辞,告别。

(10)归:回去,回家。

(11)弗:没有,不。

(12)止:阻止。

(13)饯:设酒送行。

(14)郊:城外大道旁。

(15)衢(qú):大路。

(16)抚节:打着节拍。

(17)悲歌:慷慨悲壮的歌。

(18)振:使…振动。

(19)响遏行云:遏,使…停止,阻拦;行云,飘动的云彩。形容歌声嘹亮。

(20)谢:道歉。

(21)反:通“返”,返回。

【不服来战】

1、下列对《薛谭学讴》一文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薛谭学于秦青 (唱歌)

B、未青之技 (贫穷)

C、于郊衢 (设宴践行)

D、秦青止 (没有)

2、“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

A、说明了秦青唱歌的技艺出神入化,超出想象。

B、说明了秦青并没有将真才实学传授给薛谭。

C、说明秦青对薛谭的离开十分不舍。

D、说明秦青很重视这次践行。

3、《薛谭学讴》中“薛谭乃谢,求反”这一句话,“谢”字和“反”字的意思分别是?()

A、道谢;返回

B、道歉;反抗

C、凋谢;反抗

D、道歉;返回

4、“薛谭学讴于秦青”是一个倒装句,请问它属于哪一种句式?( )

A、主谓倒装

B、状语后置

C、定语后置

D、宾语前置

5、《薛谭学讴》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

A、学海无涯,学习没有终点,不能半途而废。

B、要尊重老师,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C、对艺术方面的学习,也要有钻研精神。

D、“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要保持谦虚的心态。

参考答案

1、B

解析:“未穷青之技”在文中的意思是“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能”,所以“穷”在文中是学完的意思。故选B。

2、A

解析:“声振林木,响遏行云”是通过夸张的手法来形容秦青的歌唱技艺,给薛谭带来了极大的震撼,让他明白学习道路还很长远。故选A。

3、D

解析:“薛谭乃谢”中的“谢”字,是“道歉”的意思,“反”是一个通假字,通“返”,意思是“返回”,两个字翻译均正确的是D选项。

4、B

解析:“薛谭学讴于秦青”的语序应该是“薛谭于秦青学讴”,句中“于秦青”充当句子状语成分,因此此倒装句是状语后置句。故选B。

5、A

解析:这个故事的重点是告诉我们一个正确的学习态度,不能轻易自满、半途而废。故选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