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 世 桃 园 麻 柳 溪,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盛世桃园位置?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盛世桃园位置
盛 世 桃 园 麻 柳 溪
丁德煜
麻柳溪秘境藏在“深闺”。经248省道向利川方向行进,在黄金洞境内跨唐崖河为其专门建筑了一座风雨桥。这座风雨桥古朴、大气,民族风格浓郁。是在桥的两端各修造了一栋桥头堡式的吊脚楼,飞檐重楼,勾心斗角。过桥后,你就进入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这里就是麻柳溪主景区。
若单从景致上看,桃花源之美无非就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仅此而已。况且麻柳溪人不喂鸡子,觉得散养污染环境。桃花源的出名主要是,寄托了动乱年代人民希望偏安一隅,没有战争、安居乐业、无需纪年、闲适生活的理想。而恩施州的秘境麻柳溪,则无论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给人的幸福指数,陶渊明那个桃花源已经是望尘莫及了,不堪相提并论了。
麻柳溪,与咸丰小村乡、利川市毛坝乡接壤,是鄂渝边区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羌族部落聚居地。被人们誉为“中国中西部最后的香格里拉”。全村8个村民小组,365户1280人,其中羌族群众800多人,以姜姓为主。以羌族、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98%。
这里是一条狭长山谷,两岸是上千米的高山,拔地而起。葱岭接天,绿荫匝地。山顶也有不少奇峰异石,最有名的山峰是观音山,形似坐莲的观音。 麻柳界山顶,有一个自然穿洞,芳名亮孔寨。洞面约为20平方米,站在洞内俯视,一边是利川毛坝集镇,一边是麻柳溪,山水形胜尽收眼底。洞的周围,长满了密密麻麻的古树和各种珍稀树木。你要是想下车伊始,就能尽情饱览麻柳溪,行!麻柳溪中段,从姜大姐农家乐对面爬山。已为你备好石级,请拾级而上。山顶还有望红亭可供休憩游览,既可抒发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又可放眼追随当年贺龙、关向应足迹,追思一代元勋的丰功伟绩,还可检视当年此地羌族披荆斩棘的路线图,发怀古之幽思。
麻柳溪谷底地势平坦开阔,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从稻田、茶园中间穿过,纵贯全村,四季长流。叮叮咚咚,汩汩流淌。河中卵石在粼粼波光中,犹如宝石般晶莹。河的两岸长满了古朴而又嫩绿的麻柳树,此时我们终于明白麻柳溪这诗意的雅号。
青山环抱之间,麻柳溪溪水潺潺,杨柳依依,炊烟袅袅;茶园层层叠叠,吊楼密密麻麻,山上郁郁青青。由于没有粮食作物,到处浓绿濡染,青翠欲滴。真正的绿色、生态。这里山谷秀美,常有云雾在半山腰缭绕,有时只看得见高山之巅,宛如仙山琼阁。这里气候宜人,空气清新,植被茂盛,绿地面积达到90%以上,生态环境达到国家优级标准。
沿着麻柳溪岸,一条弯弯曲曲的古道从清朝走到今天,一条平整的水泥路从今天走向明天。250多年前,当地羌族部落从遥远的贵州一路餐风宿露,筚路蓝缕,披荆斩棘,来到麻柳溪。经过反复考察决定在此安家落户。千里跋涉为什么就会在此休养生息呢,为什么我们附近的人直到今天才意识到这是一处人间仙境?我们由衷感叹当年随行的风水大师和智者。他们安顿下来便开始刀耕火种,繁衍生息。羌族文化也在这里扎下根来。如今羌族特色的百年马鞍、虎爪擎凳、青花瓷碗等文物尚有保存。
麻柳溪的羌族风格吊脚楼依山傍水而建。有的独户独院,长达六、七间。有的山包上数层一栋,数栋一院,错落有致,高端大气。有的建在河道转弯之处的山嘴悬崖上,临空展翅。真个是,吊脚楼上睡一夜,不是神仙也风流。屋后不仅有森林,还有大片翠竹,使得那些吊脚楼显得风韵十足。东坡先生曾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闻名于世。“人不出门身不贵,火不烧山地不肥”。看来羌族兄弟在辗转迁徙中,其雅致、其于美的感受丝毫不亚于古代文人。“竹外桃花三两枝”也不算稀奇,因为爱美的村民在房前屋后广植花卉,麻柳溪,姹紫嫣红。
麻柳溪羌族木楼的中堂,不做大门,敞开着,红白喜会时,摆宴设席就不显得拘束,方便活动,体现出一种大气。二楼正中有正方形小口,小口四边围上栅栏,别具一格,小坐雅聚也是极好的。
麻柳溪上有许多的羌族风雨桥供我们随时观赏,徒步避雨;还建有一种极富民族特色的石桥,沿着梯步上下、过桥,桥栏两厢抱鼓,雕饰精美。彩衣花伞的妙龄女子倾盖擦肩而过之时,香风迷雾间还以为到了西湖,邂逅白娘子。
羌族建筑碉楼,羌语称为"邛笼",多建于村寨住房旁,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用以御敌和贮存粮食柴草。麻柳溪也有两座羌族碉楼。其中一座建在路旁,表面贴石块;另一座建在半山腰,是完全按羌族碉楼的风格用块石、墩子石砌成,石墙内侧与地面垂直,外侧由下而上向内稍倾斜,大约有20米高。
车辆行进中,道路两旁墙壁上不断有羌族特色的一些图画,一闪而过。是类似于马牛羊之类的动物,据村主任姜胜泽介绍,那是羌族的图腾。言谈之中,这里又增加了一层神秘的景致。
2013年,麻柳溪村被批准命名为羌族行政村。它还是全国首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沿着麻柳溪古道继续前行可以到达小村乡。当年,贺龙红军的部队在黄金洞、小村开展武装斗争就是由这条大道往来。而今,这条道路已经全程硬化。红军有个叫何耀福的战士就牺牲在麻柳溪,其忠魂就安卧在麻柳溪边。为了纪念红军,观音山上建有望红亭。漫步在红军道上、置身望红亭中,偶尔听到村里音响中播出的“十送红军”在四围峰峦中绵绵回荡,眼前就浮现出当年咸丰群众泪雨纷飞送别红军的情景,眼眶也湿润起来。
其实,到了麻柳溪,你无需煞费苦心去寻找美景。你抚摸着的一株麻柳就是一处风景、一处古迹,它们大多都已是百岁高龄,长得虬曲盘旋,古灵精怪,沟壑纵横,饱经沧桑。麻柳溪边也不只是麻柳,村里还有几棵几人合抱的古树,奇崛刚劲。在一道溪边,此中人利用一株伛偻着腰身,弓在溪水之上的古麻柳垂下一架秋千,一妙龄女郎,身着红裙,正在秋千上翩翩起舞,此时我正在下游,透过桥洞望过去,别有情趣。碰上这一难得机遇,作为电视台记者,正在采访的我立马照相机、摄像机,长枪短炮忙不迭先后举起。这幅美妙的视频被台里同事多次“剽窃”过。
莺歌燕舞有声画,腾挪轻飏无字诗。
溪边的水碾子,青苔密布,缓缓流转。以前村民就利用这种水车的动力来加工稻谷、茶叶。而今,满是青苔的他们,仍然日夜不停吱吱呀呀地记录着悠闲的岁月。
两根“楼枕”连接对岸、上面钉上木板就是一座桥,对岸台地上有一栋古朴的木屋,从木屋里走出一个中年妇女正在过桥,还有桥下捣衣砧上蹲着那美女一闪一闪的腰肢、那挥手之间的弧线、噼噼啪啪的响声。顿时,那种宁静的、古朴的、原始的感觉便会陶醉了你。
熟悉麻柳溪之后,华中科技大学建筑系教授张良皋先生曾感叹,麻柳溪不似桃源胜似桃园。我也以为这盛世桃源胜似桃源。吊脚楼高大美观,虽见得到“溪上青青草”,但找不到“茅檐低小”。茶园整整齐齐,一望无际,被誉为“茶海”。此中人衣着光鲜时尚,每天听着南腔北调,接待名人富贾,而不仅仅是武陵渔人。华灯初上,广场上“火树银花不夜天,弟兄姊妹舞翩跹”,此乐何极。
麻柳溪人不仅仅是“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麻柳溪有着多姿多彩的人文风情,麻柳溪人有着丰富的精神世界。各种民间文学犹如这里的绿树红花一般蓬蓬勃勃。县民宗局曾到这里采风,一个80多岁的老者把他们领到半山丛林中,一唱就是一天。三棒鼓,是麻柳溪女人的专利,麻柳溪女人自己打鼓自己唱,她们还有别于男人的二人坐唱,通常五、六人一起出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我热爱民间文学,见一妇女在茶园中采茶,马上过去动员她唱歌。她羞涩而不扭捏,从容开启了歌喉,先唱《十劝我郎君》,再唱《采茶歌》。
远看小妹笑呵呵,背上背个篾箩箩。
一来方便打猪草,二来将就会情哥。
歌声悠扬婉转情意绵绵。
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麻柳溪人热情好客,睦邻友好,过新年时,各家各户还把做好的饭菜端到家门前的风雨桥上开长桌宴,分享各家的手艺,共享新年的快乐。
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酒好不怕巷子深。许多游客从繁华的都市来到这原始的古村落,一住就是一月、两月。度夏避暑。探索羌族民风,品尝羌族特色美食、欣赏羌族歌舞。与村民一同进园采茶、下河摸鱼,推豆腐、包粽子,徒步茶马古道,领略老熊溪瀑布...... 他们乐不思蜀!
在麻柳溪,今天你会看到,枯藤老树金瓜,小桥流水人家,古道香车宝马,流连忘返,休闲人在天涯。
人间仙境麻柳溪也差点儿毁在我们自己手里。
20多年前,麻柳溪人的家庭收入主要源于烧炭和种茶。树木越烧越少,土地的肌肤也慢慢从绿色的外套裸露出来。种茶的却慢慢富裕起来。此中人开始忧心忡忡。更重要的是,党和政府看到了生态、环保问题的迫在眉睫,迅速扭转发展方式。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调整产业结构,解决安全饮水问题,修建户连路、沼气池,拆除废牛圈、改造猪圈、卫生间、厨房,硬化院坝,美化环境。
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麻柳溪大力发展、高标准发展茶叶产业。到2004年,全村稻田全部改成茶园,成了全县有名的茶叶专业村。全村山上、山下、田土、河流,到处一片绿,都穿上了生态保护衣。
在稻田改茶园的同时,村委会又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在村里办起了几家茶叶加工厂。紧紧抓住了市场的手,该村仅茶叶一项,人均纯收入就达到了5000元以上。麻柳溪茶业是一个稳定的产业,经过检测,茶麻柳溪的茶叶各种营养指标、有益元素都高居榜首,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现实的教育也让村民深深地懂得,保护绿色品牌就是保护自己的饭碗,就是保护自己的幸福。2010年,麻柳溪被国家农业部批准为首个全国有机农业(茶叶)示范建设基地。
为了进一步巩固生态建设成效,麻柳溪人不动土、不砍树、不准引进化工厂,依托唐崖土司江山旅游公司,兴起了第二大产业——旅游业。
麻柳溪是唐崖土司江山公司的核心景点,目前是免费对外开放。生态观光农业、羌族文化在此是亮点;唱山歌小调、跳民间舞蹈在这里蔚然成风。村民们积极追求美好幸福的生活,拿出地域特色、民族风情的全部看家本领,尽情展示,并踊跃报名各种文艺培训。麻柳溪大量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文化遗产都被挖掘出来、整理完善、定型保存。功夫不负有心人,麻柳溪被先后授予“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生态文明村”,“全国生态农业与休闲示范基地”。
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餐饮业的兴起,现在全村有星级农家乐20家左右,一家一户的小炒小酌也很温馨,餐饮业逐渐成为村里的第三大产业。
保护生态,发展绿色产业,“桃源”中人富裕了,生态环境更美了。被誉为“人间仙境”、“世外桃源”的麻柳溪,2014年获得一张顶级国家名片:“中国最美乡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