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复印机占有率(日企靠什么独占复印机产业)(1)

有人总结了这样一句话特别提气:任何产品,只要我们中国人懂了原理之后,就一定能够做出来;只要我们中国人能做出来的产品,就一定能够做成白菜价。

但现实是,有一类产品是我们至今也做不到,做不好的,像高精度机床、我们日常使用的复印机,还有被老美卡脖子的光刻机等等,这些产品到底难在哪?今天从管理的角度来和大家聊一聊这个话题。

你有没有发现,我们身边所使用的复印机,基本上都是日本品牌,即便不是日本品牌,比如惠普,它的产品也是由日本企业制造的。其实,第一台复印机是美国人卡尔森1938年发明的。很快,复印机技术被一家企业买断,直到1950年,施乐牌复印机才开始批量上市。但是,美国人在复印机制造方面并不优秀,后来施乐品牌被日本企业收购。复印机技术也传到了欧洲,欧洲人也曾经生产过复印机,但是到最后,多个品牌也被日本企业兼并收购。中国的情况更糟,早在1966年,就成立了国家级的天津复印机技术研究所,一直研究复印机技术,但始终都没有做出有竞争力的产品。1995年,研究所的一个小团队,还来到了深圳理光,做了一次技术交流,其实从技术层面来说,早就已经没有秘密了,但为什么就是做不出来呢?大家都感到十分疑惑。

世界复印机占有率(日企靠什么独占复印机产业)(2)

经过多年的大浪淘沙,佳能、理光和富士施乐最终成为这个复印机行业的巨头,一直占据着世界前三的位置。由于行业利润丰厚,后来又有多家企业加入竞争,而且是清一色的日本企业,有松下、奥林巴斯、爱普生、京瓷等等,只有韩国三星是个例外。

美国施乐和日本富士施乐的此消彼长更是一个绝妙生动的例子。美国施乐是复印机行业的鼻祖,在字典里,施乐(Xerox)就是复印机的代名词。可是后来,日本人的富士施乐却通过优良的管理技术,传承了施乐的产品和文化。更有讽刺意味的是,2021年4月1日,富士施乐宣布更名为富士胶片,从此施乐两个字成为历史。

世界复印机占有率(日企靠什么独占复印机产业)(3)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制造获得了飞速发展,不少领域还实现了对日本制造的超越,但在复印机等领域却一直无所作为。也许有人会问,这个行业到底有什么门槛吗?是技术密集,是资金密集,是知识密集?找遍了各种理由,好像都不是。

1991 年开始,我在理光深圳公司任职,有过一件十分有意义的经历。记得当时有一款技术十分成熟的 FT4490 型复印机,除了在深圳工厂生产以外,理光还把它授权给桂林理光生产。以同样的技术、同样的图纸、同样的设备、同样的零部件、同样的作业标准,但两家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却大不一样。深圳工厂的效率是桂林工厂的数倍不说,产品可靠性更是相差巨大。最后,市场给出了残酷的答案,因为桂林理光的产品可靠性差、终端客户抱怨多、维护成本高,经销商拒绝销售。经过比对分析,我发现,深圳工厂和桂林工厂的唯一差别是在管理技术上。

世界复印机占有率(日企靠什么独占复印机产业)(4)

想起网上有一句这样的挑衅言语:就是给你们全套图纸,你们中国人也做不出高精度的光刻机来。在这里,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要想马上做出高精度的光刻机,确实有难度,因为这个行业对管理技术有严重依赖的倾向。也就是说,要做好光刻机这类产品,即便有了全套的图纸、零部件和生产装备,如果没有一流管理技术的加持,也是无法获得成功的。

2008年,我提出了"管理密集"这样一个全新的概念,以这个概念揭示管理技术对制造型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

进一步了解复印机、光刻机行业特征的时候,我们发现,这些产品大多是“光机电算一体化”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子系统之间的协调配合,不仅是高度的技术问题,还是复杂的管理问题。产品零部件组装配合上的细微偏差,就会造成整个系统的错误或者崩溃。特别是这些产品的使用场景相当特殊,它必须在运动、运转中保持超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世界复印机占有率(日企靠什么独占复印机产业)(5)

有一个相反的例子,是计算机。计算机属于技术密集型产品,但却是非管理密集型产品。因为我们每个个人,都可以自己把一台计算机组装完毕,而不需要进行特别的过程管理,深圳华强北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由于管理密集型产品的生产过程不易掌控和难以复制,通常这类产品可以维持较高的售价。而非管理密集型产品,因为生产过程可以简单复制,所以这类产品很难维持高价格。当然,更多企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介于管理密集和非管理密集之间,管理技术在提升企业竞争力方面都发挥着不同程度的重要作用。

世界复印机占有率(日企靠什么独占复印机产业)(6)

最后,回到我们今天的主题,为什么高精度的光刻机,即便懂得原理,拿到图纸,我们还是做不出来,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国内企业一直以来,对管理技术重视不够,积累不足,在制造管理密集型产品方面有短板。另一个是,因为世界上已经有现成的高精度光刻机,买比做更容易,使得国内光刻机产品没有市场,失去大量试错和迭代的机会。

可是,今天的情况已经变了,因为美国卡脖子,使得国内芯片企业只能选择国产的光刻机。但是我相信,随着管理技术的积累和进步,不久的将来,高精度国产光刻机一定能够获得突破,并最终实现对国外产品的替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