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珠江两岸见证了羊城一个多世纪的风云变幻,从天字码头到沙面岛,分布在沿江路沿线的一座座老建筑是中国近现代历史文化风貌最集中遗存的载体,徜徉在珠江边的历史长河中,穿越到一百多年前,你会感受到快要被多数广州人遗忘,而又曾经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南方往事……

广州北京步行街的历史(广州珠江边一条街)(1)

珠江边的沿江路

让我们沿江中路200号的天字码头说起,“天字”即第一,该码头于清代中叶为迎送朝廷派来的官员而设。1839年,林则徐从此处登船前往虎门销烟,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篇章。天字码头街对面东边的沿江中路239号为黄埔军校同学会旧址,曾是黄埔军校筹备委员会所在地,廖仲恺、周恩来、李济深、叶剑英等曾在该处办公,蒋介石在军校期间亦曾在该处工作,并通过天字码头登船经珠江去往长洲岛上的黄埔军校。广州起义时天字码头也曾是战场之一,现在天字码头仍有多条水上巴士线路和珠江游线路从此经过。

广州北京步行街的历史(广州珠江边一条街)(2)

黄埔军校同学会旧址

天字码头往西500米即是海珠广场,这座富有亚热带特色的广场位于广州老城区中心轴线的最南端,广州解放纪念碑位于广场中心偏北,共同以“珠海丹心”入选羊城新八景。广场西北的海印滨滨广场前身为广东贸易中心,是广州旧交易会的会址,这栋苏式建筑见证了32届广交会历史。

广州北京步行街的历史(广州珠江边一条街)(3)

海珠广场上的广州解放纪念碑

继续往西,沿江中路193号的中央银行大楼原为由孙中山于1924年亲手创办的广东省银行办公楼,后改名为中央银行大楼。广州解放后该大楼先后为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所在地和中国工商银行广州分行第一支行。

广州北京步行街的历史(广州珠江边一条街)(4)

中央银行大楼旧址

沿江西路过解放南路后分了叉,靠北的长堤大马路自上世纪20年代填珠江而筑成后,逐渐发展成近代广州的金融和商贸中心,鳞次栉比的骑楼群依然可以感受到当年的繁华。而今这里已成为广州的民间金融一条街,位于长堤大马路268号的广州民间金融博物馆原为民国金城银行旧址,你可以在这里看到民国时期的银行存折、微型手账、银钱流水账、爱群人寿保单、经商格言牌、银号票据台、汇兑计算机等等。

广州北京步行街的历史(广州珠江边一条街)(5)

广州民间金融博物馆中的仿制金条展品

位于长堤大马路292号的海珠大戏院在清末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可是名扬省港澳的广州戏霸,当时珠江两岸有五座大戏院争奇斗艳,如今海珠大戏院为广州硕果仅存的老戏院,欧陆风格的建筑外墙体现出上世纪30年代的老广州风情。附近长堤大马路320号的东亚大酒店开业于1914年,是广州解放第一面红旗升起的地方。

广州北京步行街的历史(广州珠江边一条街)(6)

海珠大戏院

回到沿江路的113号,占据了大半个街区的爱群大厦1934年开始兴建,1937年落成后即成为当时广州的标志性建筑,如一艘巨轮向西驶入广州,保持广州第一高楼记录30年,开创高层大厦做骑楼的先例,引领中国南方近半个世纪的建筑风潮。爱群大酒店执当时广州酒店业之牛耳,享有“南中国之冠”的盛名。

广州北京步行街的历史(广州珠江边一条街)(7)

珠江边的爱群大厦

很少有人知道沿江西路49号的南方大厦是中国最早的摩天大楼,其前身是创建于1918年的大新公司,1954年在其原址修复后,几十年中一直是国内百货业的明星企业。现在的南方大厦则转型成大型数码电子专业市场。

广州北京步行街的历史(广州珠江边一条街)(8)

南方大厦

沿江西路43号的邮政大楼始建于1897年,曾是大清邮政局所在地,百年中两次罹难,藏身于其中的广州邮政博览馆是集展览、收藏和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博览馆,是展示沿革历史和集邮文化的窗口。二楼展厅分中国古代邮驿通信、大清邮政、中华邮政和改革开放前的人民邮政四部分展示了中国邮政的发展史。

广州北京步行街的历史(广州珠江边一条街)(9)

广州邮政博览馆

经过西堤码头,建于1919年的塔影楼原为“清末四大寇”之一的陈少白的联兴码头事务所兼住宅,建筑风格中西结合,四层为西式洋房、顶层为中式四檐滴水,在珠港之夜确如灯塔。塔影楼见证了民国早期各派政治势力的残酷斗争,经历了日敌侵华的战火和蒋家王朝的逃亡潮,挺住了“文革”动乱的冲击,现今依然以原有的风韵挺立在珠江之畔。

广州北京步行街的历史(广州珠江边一条街)(10)

珠江边的塔影楼

沿江西路29号的粤海关旧址俗称大钟楼,粤海关创建于1685年,是清朝三大海关之一,现在看到的建筑复建于1916年,里面的粤海关博物馆是中国内地唯一的海关博物馆。

广州北京步行街的历史(广州珠江边一条街)(11)

粤海关

沙基惨案纪念碑为纪念1925年牺牲于英法军队枪口的反帝示威群众所立,现在的纪念碑修于2001年,是按1926年建设的纪念碑原貌复建的。

广州北京步行街的历史(广州珠江边一条街)(12)

沿江路的尽头是沙面,沙面自宋以来一直为中国国内外通商要津。二次鸦片战争后,英法胁迫清政府把沙面划为租界,历经百年,曾有十多个国家在这里设立领事馆,九家外国银行、四十多家洋行在沙面经营。沙面见证了广州近代史的变迁,亲历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成为中国近代史的缩影。

广州北京步行街的历史(广州珠江边一条街)(13)

沙面夜景

在沙面遗存的老建筑中,最为知名的莫过于两座教堂----法租界内的天主教露德圣母堂和英租界内的圣公会教堂。沙面西南面的白天鹅宾馆于1983年开业,这座由霍英东与广东省政府投资合作兴建的宾馆因临近白鹅潭而得名,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作的五星级宾馆,被誉为印证改革开放的成功典范。开业三十多年来,白天鹅宾馆共接待了40多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邓小平更是三次莅临并亲笔题字。

广州北京步行街的历史(广州珠江边一条街)(14)

沙面露德圣母堂

这条沿江路东边属于越秀,西边属于荔湾,隔江与海珠相望,而这三个区也是广州最初的老三区。

#广州城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