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的节日

原创 于懋 继续冒号 2022-10-04 21:00 发表于北京

什么时间都是节日(节日的节日)(1)

节日是族群最显性的文化表达,说是放松也好,庆祝也罢,反正这事必须有。如果把全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大大小小的节日一个不拉地都给码全了,估计没一天是闲着的,肯定莺歌燕舞连绵不绝。

各庄地道都有很多高招,咱这地界的许多传统节日那是相当讲究,均是基于阴阳,也就是奇偶单双数来安排的。比如阴历一月一,春节,三月三,上巳节,黎族那边叫爱情节,傣族是泼水节。五月五端午节,七月七情人节,乞巧节。九月九重阳节,小名称之为登高节、菊花节等。

可类似于二月二,四月四,六月六,八月八这些日子,官方却没有正式定义为节日,是主流之外的非主流。比如二月二这会阴到了极点,开始慢慢返阳,也就勉强有龙抬头这一说,大人小孩为了讨个吉利,争着抢着去理发。

四月四更孤单,好像只有陕西宝鸡祭赤帝,别的地头啥动静都没有。六月六多少热闹一点,有的在这天要洗头,满大街逮着小孩就往水盆里按。有的看谷秀,期望丰收。有的女孩染指甲,父母要给出嫁闺女送扇子。广西,贵州、云南等地的布依族、壮族、傣族、水族的男女要对唱情歌,盛装出席聚会、互送礼物。还有的地方在这天晒族谱,晾衣服,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哲蚌寺两个月的晒经,六月六这一天居中。

什么时间都是节日(节日的节日)(2)

八月八实在没得说了,干脆往神话上靠,瑶池会的干活。反正以双数搭建的节日,都是小玩弄,登不了大雅之堂,纯属百姓自娱自乐。至于双十一,双十二那就更是扯了,出于商业利益生编硬造出个节日来,好像地球上只有咱才有心计想了这一出。

今天是重阳节,因为这里面有两个九,所以它的来头很大。这跟《周易》有关,作为中国古老智慧的特点,一切事物、现象和规律,都是在地为阴,天为阳;月为阴,日为阳;水为阴,山为阳;女为阴,男为阳的阴阳坐标內说事的。

九是阳里面最大的数,极阳之数相重,重九对应九重,吉祥之至。借此意寓长久,祝福老人健康长寿也就顺理成章。族群的头儿在道德安排上,自然会把尊老这件事提到议事层面,不用太费脑子,把这一天定为重阳节理所当然。

有学者说,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上古时代,有文字记载可见于《吕氏春秋》之《季秋纪》,清晰描述了先人在九月丰收祭飨天帝、祭祖的宏大场面,后续朝代均照此办理。到了大唐,重阳节被正式定为节日。再往人们就一直把重阳特当回事,好多地方天半亮就敲锣打鼓,烟花爆竹干到天亮,热闹非凡。

什么时间都是节日(节日的节日)(3)

可能因为中华是个有深厚医学造诣的大族,有些节日与节气关联度很大。端午就是这样,只有那一天子时后,艾草才开始由温和变得暴烈,瞬间蜕变成中药的模样,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

重阳这一天人们除登高望远,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外,还会提及茱萸这个乔木植物。它的药物功能跟艾草相近,具有明目、醒脑,消积食治寒热,驱虫去湿、逐风邪等功效。所以过重阳节时人们多出个佩戴茱萸以除凶秽、招吉祥的意思。

对今天的人来说,重阳节亦是老年节,被赋予敬老的道德要求,核心意义是祈愿老人健康长寿,父母颐养天年。可陪伴是有时间限制的,没有什么能使我们永远抓得住,总有一天都会在某一刻突然离开,让人真的明白什么叫后悔来不及,心灵没有安放好的那份凄凉。

我们都会老去,敬老也是在敬自己,这亦是重阳对每一个人的提醒。

什么时间都是节日(节日的节日)(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