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西汉末年受刘氏“禅让”,建立新朝。他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称帝前及称帝后。为什么这样区分?这是因为称帝前的王莽是十分成功的,但称帝后却是十分失败。他的成功来自何处?他的失败又来自何方?
显赫王氏家族,声色犬马生活中的一股清流——王莽王莽出生在显赫的王氏家族,家族中先后有九人封侯,五人担任大司马。家族的显赫使他的族人过着声色犬马的生活,但唯独王莽例外。他独守清净、生活俭朴、待人谦恭,还肩负着照顾母亲、寡嫂以及兄长遗子的责任。他处事周全,对外结交贤士,对内服侍各位叔伯。就这样,王莽在世家大族中脱颖而出,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贤能之士。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王莽的贤能使很多人愿意帮助他。他的伯父在临死前嘱咐王政君(当时的皇后、王氏家族之女)要照顾王莽。朝中许多大臣都在汉成帝面前为王莽说好话。所以,王莽的官职就一路高升,最后被封为新都侯、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
身居高位的王莽,并未因此变得“高处不胜寒”,他仍旧礼贤下士、清廉简朴。他时常用俸禄接济门生、平民。甚至有一次,他将自己的马车卖掉,用来接济穷人。所以,无论在朝野,还是在民间,他的名声越来越好,甚至都超过了他的那些大权在握的叔父们。当时王莽的叔父王根担任大司马多年,因年老体衰多次提出退休。朝中的大臣们都认为,王莽的表兄、王太后的外甥淳于长名列九卿之首,必定是下一位大司马的人选。
俗话说,骄兵必败。淳于长并不知道自己还有一位潜在的竞争对手,他就是王莽。一个在明,一个在暗,最终得意忘形的淳于长被王莽抓住了把柄。本以为胜券在握的淳于长大肆收受贿赂,封官许愿,甚至还勾搭上了汉成帝已废的许皇后。他的行为都被王莽收集起来,后来王莽利用探病的时机将这些事情告诉叔父王根。
王根大怒,让王莽将此事迅速向太后禀报。事情败露的淳于长被汉成帝罢免了官职,并赐死狱中。淳于长死后,王莽继其叔父王根之后出任大司马一职,时年38岁。王莽上任后,在处理政务上兢兢业业,在选拔人才上一丝不苟,在生活上越发节俭。据说,有一次百官来到他的家中见到王莽的夫人穿着十分简陋,还以为是一位奴仆。
声誉日隆之时隐居新都,杀一子重获官职,权倾朝野
正当王莽声誉日隆之时,汉成帝驾崩了。由于汉成帝没有留下子嗣,所以由其侄子,原定陶王刘欣即位,是为汉哀帝。一朝天子一朝臣。汉哀帝登基之后,王氏家族作为先帝的外戚而受到了沉重的打压,取而代之的是傅太后及丁皇后的外戚家族。作为王氏家族族人的王莽也被辞去大司马一职,隐居在封地新都,闭门不出。
值得一提的是,在他隐居期间,他的二儿子王获由于杀死了一个奴婢,被王莽大骂一顿,并逼其偿命,而得到世人的好评。后来,许多官员和平民都为王莽鸣冤抱不平,要求哀帝恢复王莽的官职。哀帝虽不情愿,但也只能将他召回京城。
一年之后,汉哀帝驾崩,未留下子嗣。王太后在收取传国玉玺之后,立即宣布重选大司马一职,毫无意外,大臣们纷纷选择了王莽。大臣们在商议之后,迎立九岁的汉平帝登基。王莽再次担任大司马后,很快组织了得心应手的班底,在此基础上排除异己,逐渐培养起自己的党羽。在此期间,他曾建议王太后带头提倡简朴的生活,自己也贡献出百万钱财、三十顷田地,用来救济百姓。
元始二年,全国大旱,并发蝗灾,百姓们苦不堪言,流离失所。后来,在王莽的带头下,二百多名官员将自家土地、住宅献出救济灾民,并对受灾地区减免赋税。由此,灾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而灾民也得到了抚恤。
公元6年,汉平帝因病去世,王莽为了能够更好地把持朝政,拥立年仅两岁的刘婴为皇太子,王太后临朝听政,王莽则暂代天子处理朝政。那时的王莽可谓权倾朝野,如日中天,几乎和皇帝没有什么区别。但也因如此引起了刘氏宗亲的强烈反对,甚至起兵造反,但都被王莽调动大军镇压了。最后,反对的声音被王莽扫除之后,不断有人以各种名目劝谏,王莽接受了刘婴的禅让,进天子位,改国号“新”,为新始祖。
三十一年时间完成从踏上仕途到称帝的过程,他的成功绝非偶然
王莽终于当上了皇帝,从踏上仕途到称帝共用了三十一年的时间。其实,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可以发现,王莽的成功绝非偶然:
自汉宣帝之后,宦官、外戚开始专政。汉哀帝时,虽然王氏家族遭到了打压,但外戚傅氏、丁氏的所作所为与王氏相比却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汉哀帝“断袖之癖”也名垂千古,封董贤为大司马,祸乱朝政。外戚、宠臣在朝野间呼风唤雨、胡作非为。大小官员勾结权臣、鱼肉百姓。在这样的环境下,王莽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一丝希望。
朝野间穷奢极欲、贪污成风,但王莽却体恤百姓,将自己的钱财授之于众。当民间灾情再起,王莽和太后带头捐资,更是得到了百姓的拥戴。总而言之,王葬之所以能够登上帝位,绝非偶然,而是在当时的局势下,得人心的必然结果。
当我们翻阅史料的时侯可能会发现,汉朝对王莽的历史评价很低,称他是一个“伪”人。什么是“伪”,就是伪装的意思。也就是说,汉朝的史学家认为王莽是一个非常善于伪装的人。其实不然,王莽生活俭朴、待人谦恭、孝敬母亲和寡嫂都是事实,在他的一生中都是如此作为。一个人的一生都是如此,怎能将其称作“伪”呢?当然,如果我们站在汉朝的角度,就能够明白,为何他们会这样评价王莽,毕竟他谋取了汉朝的天下。
称帝之外王莽的另一大事件——“王莽改制”
除了称帝之外,王莽的另一大事件就是改革。想要了解王莽的改革不如我们先来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如何: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
这是《汉书•食货志》内描写西汉的人民的生活疾苦,可见西汉的繁盛也只是社会总量的繁盛,地主阶级的繁盛,真正的千万百姓还是没有享受得到,只是因为恰逢大乱之后,人民一心只求安宁,再加上西汉时期政法较为宽松,这也就造成了一片安居乐业的假象。
当时王莽信奉儒家思想,在他登基后,为了能够实现政通人和,开始使用西周的制度推行新政。这个改革被称为“王莽改制”。他追求的是这样的一个时代: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王莽改制的主要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一、土地改革,变天下田为王田,恢复井田制处理土地问题
“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属,皆不得卖买。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与九族乡党。”
二、奴婢私有化,不得买卖
三、实行“五均六筦”。是指在长安及全国五大城市设立五均官,从而掌控市场的物价、五均赊账、征收商税。并将盐、铁、酒、铸钱收回,由政府经营。山泽的使用则需要交纳赋税
四、货币改革
五、改革中央机构,调整郡、县划分,改官名、地名
六、改变少数民族族名和首领的封号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已经实行了改革的王莽还会落得被杀的结局呢?其实,改革正是罪魁祸首
一、土地和奴婢的问题。王莽改制中要求将天下的田地全部归为“王田”,实行井田制。何为井田制?就是一个家庭,如果家中的男丁没有超过八口,那所用的田地就不得超过一井。如果超过了,多出来的部分就要拿出来,分给那些没有田的人。试想,这项措施会不会遭到大地主豪强的强烈反对?毕竟,这项措施涉及他们的自身利益。
王莽改制中还规定,奴婢私有化,不得买卖。但地主豪强家中的大多是用来做农活的,如果他们将士地交出去,那么这些奴婢干什么呢?白养着吗?所以,土地和奴婢的问题就使社会矛盾激化了。而且,因为没有切实的强制性措施,所以大多数的地主都没有将多余的土地交出,在很大程度上这两项政策就成为了一纸空文。
二、货币改革。这项政策的主要内容是推行新货币,五花八门,各式各样。但这项政策最大的纰漏是,自汉武帝开始到现在原有的五铢钱已经铸造了280亿万,但王莽却全无顾忌,依旧强制推行。新货币无法得到百姓的认同,最终还是不能贯彻实施,还将朝廷的经济搞得一塌糊涂,导致了社会的混乱。
三、轰轰烈烈的改名运动。王莽崇尚周礼,认为改制后一切都要符合古义,所以就把地名、官名等几乎全部改动。不仅如此,有的名字不仅要改一次,而是一改再改。据说,曾经有一个郡,在一年内被改了五次名,最后改得官吏和百姓都头晕脑涨,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困扰,甚至产生了心理上的厌恶。
四、改变少数民族族名和首领的封号。这一点,王莽是受“夷夏之辨”的影响,对少数民族存在一种轻视的态度,如将匈奴改名为“降奴”,将“单于”改为“善于”,将“高句丽”改为“下句丽”等。由此,边境冲突便日益加剧,不仅损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致使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真是得不偿失。
古人讲,天时、地利、人和。王莽改制时,天时对他很不利。为何如此?因为当时是历史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阶段之一,干旱、蝗灾、瘟疫等灾害严重危害到百姓的生活。在这个时期推行的王莽改制,不仅没有改善西汉末年的各种问题,更是导致了问题扩大化。到了王莽末年,物价上涨,每斛米竟然价值一斤黄金,加上天灾,百姓们流离失所,甚至出现了食人的现象。试想,这样悲惨的生活,人们怎能忍受得了呢?揭竿而起在所难免。
最终,起义军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崛起,于地黄四年十月初一,攻入了长安城。王莽死了,死在失败的改革下。但当他身死之时,还有公卿大夫、宦官、随从等一千多人在他身边,愿意陪他赴死,是不是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史学家钱穆曾说“王莽的政治,完全是一种书生的政治”。意思是说,王莽的改革脱离了实际,违反了历史规律,所以注定失败。的确,王莽样样追求复古,想要恢复西周时代的周礼模式,却全然不顾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是否适合。所以,改革前,他得到了人心;改革后,他失去了人心。如果他能顺应大势,继续沿用汉朝制度,那新朝或许就可以廷续下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