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四大词人的贡献是什么(评论彭书锦)(1)

洪绍乾行走在月光下的诗人

文/彭书锦

诗意到手起刀落,内心的情感蕴含于身,以一个省略号的形式,彰显着美学与生命的灵魂,埋藏在文学与艺术的底部,这正是青年作家洪绍乾的诗歌缘构所在。

有人说“事业”是人生的第一大事,可我以为“生活”才是人生的第一大事。人是目的,而非手段,事业是手段,生活才是目的。假若为学问为事业而忘却生活,那种学问事业在人生中便失其真正意义与价值。就像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上提倡的那样:人,应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真正具有诗意气质的人,无论身在何处,他的内心都装有诗的美,都能发现诗意,不至于生活庸庸碌碌、索然无味。这是在呼啸着寒风凛冽的东北,萧红看到的“火烧云”,守护的“呼兰河”;这是在冻结的泥土上,迟子建感受的“额尔古纳河”;这或许是洪绍乾的诗歌态度,也应是我们的人生态度。

晚清四大词人的贡献是什么(评论彭书锦)(2)

晚清四大词人的贡献是什么(评论彭书锦)(3)

因为苦难也常怀一颗敬畏之心与感恩之心,从感恩到公益,洪绍乾一直在路上。他在《姐姐,我想做一块大理石》中写:“一切不幸都源于幸福/从城市回到村庄/回到盖过几代人破碎的瓦片上/屋里酿着闻名几个村庄的土酒/在曙光中早已离去/现在的你点亮冬天的火把/远方就是你走向月光下的小城里/这里的人们/打针的打针/吃药的吃药/而你却坐在原来的地方/我唯一的遭遇/是爱着姐姐/我想做一块大理石/为你石厂白雪纷飞/我想做一块大理石/为你城门四面打开。

其中“姐姐”是指作者洪绍乾在上高中时所认识一位叫李璐瑶的女生,她和作者洪绍乾的向来关系很好,十分关照洪绍乾,随后作者洪绍乾便称李璐瑶为姐姐,李璐瑶因自身原因在高中退学外出打工,李璐瑶承诺过在高考前一定会回去看望洪绍乾,作者一直期待姐姐会回去看他,直至高考结束、大学毕业后事实上并未等到姐姐李璐瑶的到来,在多次失望并怀念写下作品《写给姐姐》,而他有关姐姐的诗歌作品也是目前在他众多作品中极为受到欢迎的。其中的“姐姐”也再也不只是原来的那个姐姐,已经变成了他成长路上所有帮助过他的人,由于自小缺乏母爱、缺乏关爱,以“姐姐”这一意象呈现在读者眼前。不仅如此,因常怀感恩,洪绍乾近来还担任家乡的大爱萤火公益爱心大使,助力乡村留守儿童的生活,鼓励乡村留守儿童勇敢面对生活。

辉煌源苦难,好诗出民间。体验过世事,经历过磨难,方能写出大众的情感体验,流露出大众的真情实感。例如,洪绍乾在《凌晨四点的农村》中写道:“他在等什么呢?/哦!他在等凌晨四点的农村/这时离凌晨四点只有一分钟/四面八方的味道聚集到一起/聚集在他的脚趾上/他将要朝着丢失的梦里走去/他是一个任性的农村孩子/他将在诗歌里和爱情永生/在凌晨四点的农村/他不敢说谎,不敢微笑/他爱你今晚的月亮/爱你过去清贫的生活”这既是一个农村少年对美好向往淳朴的倾诉,也是一种对家乡的热爱情怀。尽管,身处乡村,但仍心怀期待与热爱,“他在等什么呢?/哦!他在等待凌晨四点的农村”,如同萧红欣赏的“红烧云”,迟子建畅望的“星空”,洪绍乾等待的是那丢失的梦与头顶的月亮。本文以行走在月光下为题,也之于此。

对自我个体生命的探寻和用不同的视觉认知,是哲学亘古不变的话题,也是衡量一个诗人的重要质素。冯至先生在《十四行集》中写道:“我们准备着/深深领受/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在漫长的岁月里/忽然有/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彗星”是转瞬即逝的,而“狂风”预示着变幻的人事。生命平凡而普通,但漫长的岁月会赋予每个有尊严的生命那样一些特殊的奇迹——当个体生命开始承载关乎社会的道义担当或一个生命为了更多生命的延续而倾尽全力燃烧自我的时候,我们的生命便迎来那个——彗星出现,狂风乍起的时刻。

又如我在《在闪电下死去》写道:“我是黑夜里的酒/一只没有灵魂的骆驼/无需麻醉/让我在闪电下死去吧!/自此/天空又将多一道闪电……”,黑夜里的酒预示着孤独的旅人,没有灵魂的骆驼是行走在大片“沙漠”中、不被人理解的人,如同发出“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感慨的尼采,在充满冰雪的茅屋中的托尔斯泰,我的生命价值就是为了照亮那些迷茫的旅人。洪绍乾在《闪电下走来埋我的人》中写道:“湖边,刚刚堆砌的石子/损坏地钟,扔进落日的谷仓/闪电下走来埋我的人/掠过山峦,闪电守护的是/贫穷的女人,水中的女人/在麦地中挑起鞭炮的女人”,他的生命价值是为了那些身处贫困山区贫穷的勤劳的人。

晚清四大词人的贡献是什么(评论彭书锦)(4)

用诗歌表达生命的方程式,固然值得我们尊重,更进一步洪绍乾已然将诗歌深深融入生活与生命。近期在他的那首《除了写诗的地方,今生不再远行》中:“那里,太阳播下黄昏的种/母亲在镰刀上种下向阳花/我以为只要它不在春天盛开/就不会有期待,就不会有承诺/那里,北方的交嘴雀扰乱山岗的表情/曾经,我以为写诗就可以不用离开/我以为,我们努力奔跑就不会回头/不久,我将要回到那里/在那里,不读诗的人最诚恳/不写诗的人最善良/留下的姐姐最幸福”,读诗是为了不读诗,写诗是为了不写诗,因为不同于现实社会,那里是一个诗意的王国,是洪绍乾用生命打造的一个诗歌王国,那里太阳铺洒、向阳花开,那里交嘴雀亲吻着山岗,那里诗意不再匮乏。这才是最值得我们所赞叹的,作者的目的已然一个人的诗意,而是上升到了社会的诗意、大众的诗意。

岁月静好,芳香依然。至于诗意的生活,能领略到趣味的人是幸福的。就像朱光潜先生说的那样,在百忙中,在城市喧嚣里,你能够偶然丢开一切,悠然遐想,你心中便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悟便源源而来。诸如,“半亩方塘一鉴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希望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寻觅一种兴趣,寄托一种情思,都能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饱满地盛开在百花园里。

2022年9月23日晨于武汉

晚清四大词人的贡献是什么(评论彭书锦)(5)

作者简介:彭书锦,男,湖北黄石人,青年批评家、作家、诗人,“大诗主义”代表人物,倡导世界诗歌运动。系《文学视角》主编,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有作品见于书刊及媒体,已被翻译成了英、俄、日、西等版本。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