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的影响——诞生一代不朽的传奇女性

文/张铁玲

五四运动的三大历史贡献(五四运动的影响)(1)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五四运动带来科学民主,受五四运动的影响,中国妇女在艺术上、政治上、文学上等都各有建树。她们的容貌与才华并行,成为后世津津乐道的热点!她们的进步,成就无不与五四运动相关联、得益于五四运动!

中国文坛出现一大批女性文学作家及作品。她们以独具特色的创作风格及审美倾向而独树一帜,令当时的男性作家都耳目一新。由其是她们大胆的人生情爱追求和不懈探索精神,渗透融合于文学作品之中,达到了更鲜明更新奇的效果,成为了当时文学中的一股新奇的新鲜血液。*这其中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更是被称为“民国四大才女”。吕碧城还是女权运动的首倡者,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女编辑,中国第一位女性撰稿人,并开创了近代教育,是中国女子教育的先驱。吕碧城和秋瑾志同道合,可见吕碧城也是具有追求革命的进步思想,不能不说吕碧城是民国时期的才女。

陈衡哲的名字近来很少有人提起了。陈衡哲被称为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写白话小说的一代才女,当时一度被称之为“新文学女性第一人陈衡哲”。她于1917年留学美国,陈衡哲可以说引领了一个时代,她是第一批留美学生之一,是中国第一位女硕士、第一位白话文女作家,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大学教授(北大历史系教授),今天我们重新来翻看民国时期的人物传记无不佩服这位传奇前辈!

1922年,陈衡哲应邀进入商务编译所任编辑。在此期间,她主要编写了上、下两册《西洋史》。《西洋史》是在五四运动新思潮的直接影响下写成的。出版后,一时间大有洛阳纸贵之势。当时的青年学子,以求得一套《西洋史》为荣耀,商务印书馆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连续再版了6次,胡适在为《西洋史》所写的书评里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陈衡哲女士的《西洋史》是一部带有创作的野心的著作。在史料方面她不能不依赖西洋史家提供资料;但是在叙述与解释方面,她确然下了一番苦工夫,精心甄别审定,查证。这部书可以说是中国治学西史的学者给中国读者影响最大(的第一部西洋史)。

五四运动对教育体制有非常大的影响,首当其冲的是在大学校园里也开始招收女学生,招聘女教授。1920年,时任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经胡适推荐,蔡元培急电陈衡哲,聘她做北大教授,她则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女教授。

当时北大开设西洋史课程,陈衡哲并请教英文课。正是在教学积累及实践下撰写了《西洋史》。这部书对学习西洋史的学生作用很大。

这部书的出版,世称陈衡哲才是中国最牛的写史者。陈衡哲的《西洋史》打破了枷锁,而且这本书读着读着我们会很感受到这部书在用女性视角写,在用陈衡哲自己的视角写,还能读出她在用历史批判战争,这都是很少见的。

这样一位中西学问渊博的教授,你知道她的学生都有谁吗?冰心、林徽因、凌叔华、冯沅君、苏雪林、袁昌英、萧红……无愧于陈衡哲被时人称之为“才女之母”!

林徽因可能大家都知道她是个作家、诗人,很少有人知道她还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

林徽因与粱思成于1924年夏、秋之交去美留学,抵达后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刻苦,1927年毕业并取得硕士学位。在美留学其间林徽因还学习过舞台设计,服装设计,她与梁思成的婚礼于1928年在加拿大渥太华中国总领事馆举行,是粱思成大姐夫妇主持婚礼。当时林徽因穿的是她自己设计的礼服。

1928年8月回到北京家中。休息了十几天就去当时的东北大学报到了。当时校址在沈阳,那里还没有建筑系,粱思成着手建立了建筑系,夫妻双双在该校任教,当时东北大学校长是张学良,不久,由张学良出资发起的征集东北大学校徽图案大奖赛,林徽因设计的“白山黑水”图案一举夺魁,拿下本次比赛最高奖金。

抗战胜利后,林徽因全家于1946年8月回到北平。不久,林徽因为清华大学设计教师住宅,并接受校外的设计任务。解放后林徽因受聘为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政协发布启事征集国徽设计,林徽因为代表的清华大学设计团队的方案被采纳。1952年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小组成立,林徽因成为设计小组的中坚力量,发挥着自己的天分。纪念碑底座花岗岩雕花图案就出自林徽因之手。当年有一块废弃的花岗岩石,林徽因于1955年4月病逝,那块废弃的石块做了她的墓碑。

下面我还要介绍一位受五四运动最深的一位,她被世人称之为民国奇女子郑毓秀。民国时期第一位拿到博士学位,还是有史以来第一位女律师。

她从小出生在一个富裕家庭,她父亲是清朝末年的官员,所以她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据说她从小就跟别人不一样,而且很多同龄人都没她聪明,可以看出她的聪慧是先天的。母亲常教她读书识字、背诵著名的诗文。但是她除了天生聪明以外,她也天生有点叛逆的性格。

在清朝末年,还是有很多的女孩子是要裹足的。但是郑毓秀确非常叛逆,根本就不听父母要给她裹足。父母担心她以后嫁不出去,用尽了各种办法也不管用。后来也只得由着她了。

在那个年代,婚姻是由父母媒妁之言,这件事郑毓秀也是躲不过去的,但她接受五四运动后随之而来的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提倡男女平等,婚姻自主的思想深植于心!这时郑毓秀的祖母为她订了婆家,她却不动声色,也不哭也不闹。

她做了一件谁也不曾料到的事情:她给男方家写过去一封信,要求解除这个没有经过她自己同意的婚约!在当时的女子能有这样的处事思想,绝对是不同于其他人。婚约解除之后她去法国留学去了。在法国的索邦大学(现在的巴黎大学)读书,学的是法律专业。留学期间她的成绩非常优秀,而且十分刻苦,她的付出也得到了相应的回报,1924年,巴黎大学正式授予她法学博士学位,这是当时巴黎大学法律专业的最高荣誉。

郑毓秀回国后办了一所律师事务所,在当时中国还没有过女性律师,也就是说郑毓秀成为了中国第一位女律师。

纵观上世纪,这群出类拔萃的女子,哪个不是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