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赶快进去,就见琥珀站在屏风跟前说:“快去吧,就等你呢”宝玉来到上房,见贾母正和王夫人、众姐妹商量回请湘云的事宝玉马上就说:“我有个想法既然都是自家人,吃的东西也别定什么标准了,挑每个人爱吃的东西做几样也不要按什么次序坐了,每人面前摆一张高茶几,放上自己爱吃的一两样东西,再放一个什锦食品盒子和一个小酒壶,这不是很独特、很好玩儿吗”宝玉总是提倡别按次序坐,要自由一些他这次的宴会设计,应该就是中国最古老的自助餐模式这可以证明,自助餐最早起源于我国嘿嘿,我可就把这当作重大发现去申请国家大奖了贾母听了,说“很对”,马上命令厨房按这个要求去准备,明天送到园子里,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红楼梦第35回饮食赏析?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红楼梦第35回饮食赏析(白话红楼梦第40回)

红楼梦第35回饮食赏析

宝玉赶快进去,就见琥珀站在屏风跟前说:“快去吧,就等你呢。”宝玉来到上房,见贾母正和王夫人、众姐妹商量回请湘云的事。宝玉马上就说:“我有个想法。既然都是自家人,吃的东西也别定什么标准了,挑每个人爱吃的东西做几样。也不要按什么次序坐了,每人面前摆一张高茶几,放上自己爱吃的一两样东西,再放一个什锦食品盒子和一个小酒壶,这不是很独特、很好玩儿吗。”宝玉总是提倡别按次序坐,要自由一些。他这次的宴会设计,应该就是中国最古老的自助餐模式。这可以证明,自助餐最早起源于我国。嘿嘿,我可就把这当作重大发现去申请国家大奖了。贾母听了,说“很对”,马上命令厨房按这个要求去准备,明天送到园子里。

第二天早晨一看,正巧是一个大晴天。李纨早早起床,看着老婆子、丫环们扫落叶,准备用具。丰儿带刘姥姥、板儿走过来。李纨笑刘姥姥说:“我说你昨天走不了吧。”刘姥姥也笑着回答:“老太太留下我,让我也跟着热闹一天。”丰儿拿出几把大大小小的钥匙,传达领导的意思:“我们奶奶说了,外边的茶几恐怕不够用,不如打开楼把储藏的拿下来用一天。奶奶本该亲自来的,因为和太太说话呢,所以请大奶奶打开了,带着人搬吧。” 李纨就让素云接过钥匙,又从二门叫了几个小仆人。李氏让人到大观楼上去开了缀锦阁,搬了二十多个茶几。李纨回头对刘姥姥笑着说:“姥姥,你也上去瞧瞧吧。”刘姥姥很好奇,早等着这句话呢,立刻拉着板儿跑上了楼梯。进去一看,了不得,各种家具、用品黑压压一大片,五彩缤纷,花样万千,刘姥姥连着念了几声阿弥陀佛,嘴里“咂咂”地感叹着走了下来。李纨忽然说:“估计老太太会特别高兴,干脆把划船用的桨和遮阳用的布幔子都拿下来准备好吧。”仆人们又上去,各式各样的都搬了下来。接着,她又命令叫负责驾船的妇女撑两只船过来。

正乱忙活着呢,贾母已经带着一群人来了。李纨忙迎上去,笑着说:“老太太真是好兴致。我以为还没梳头呢,刚采摘了菊花要送去。”这时,碧月早捧过一个大荷叶样式的翡翠盘子来,里面放着各种颜色的菊花。贾母挑了一朵大红的插在鬓发上。她回头看见了刘姥姥,笑着叫她:“快过来戴花儿。”熙凤马上拉过刘姥姥,笑着说:“让我来打扮打扮你。”说着,把一盘子花乱七八糟地给她插了一头。贾母和大家都笑得不行了。刘姥姥也笑:“今天我这脑袋有福了,也要风光风光了。”大家都笑着提醒她:“你还不拔下来摔到她脸上呢,都把你打扮成个老妖精了。”刘姥姥仍然笑着说:“我年轻时也风流,爱个花儿、粉儿什么的,今天我还要做个老风流。”

戏还没正式开始呢,主要演员刘姥姥早已经弄清楚了自己的角色,并且很自然地开始了表演。什么角色?还用说,小丑呗,出出丑,让大家取笑取笑,逗大家开开心吧。你说刘姥姥这样做太没自尊、太没人格?她来贾府要钱,本来就已经把面子撕下来扔掉了,哪里还管其他呢。贾母他们可能都觉得刘姥姥太傻,刘姥姥自己却知道自己是在装傻;贾母他们都笑了,就是因为刘姥姥看起来太傻;刘姥姥也笑了,就因为果然别人都看着自己很傻,他们就会给自己东西,给自己钱啊。到底谁更傻?也许都不傻,是一种双赢吧,缺欢笑的得到了欢笑,缺钱的得到了钱,都获得了自己需要的东西。

说说笑笑,大家来到沁芳亭。丫环们抱来一件绸缎面的大褥子,铺在栏杆边上的大扳子上。贾母坐下,让刘姥姥坐在旁边,问她:“这园子好不好啊?”刘姥姥先念了声佛:“我们乡下人到了过年的时候,都到城里买些年画儿贴上。大家都说,如果能到画儿上去逛逛就好了。我今天进这园子一瞧,比那画儿还强十倍。如果有人照着这个园子画一张画,让我带回家去,给村里人看看,他们就算死了也不会后悔。”贾母指着惜春说:“我这个小孙女儿就会画。让她给你画一张,怎么样?”刘姥姥非常激动地跑过来,拉着惜春的手说:“你年龄这么小,模样又这么好,又这么能干,肯定是天上的神仙下凡吧。” 刘姥姥夸奖人的水平太高了,那么自然,那么带劲儿。

贾母只是歇了一会儿,就开始领着刘姥姥长见识、开眼界了。先到了潇湘馆。一进门,就见两边是翠竹,地上满是滑滑的苔藓,中间是一条石子铺的羊肠小路。刘姥姥让出路来让贾母他们走,自己就走土路。琥珀拉着她说:“姥姥,你上来走,小心苔藓滑到了。”刘姥姥摆摆手:“没事的,我习惯了。你们的绣花鞋,可千万别弄脏了。”她只顾和人说话,不小心“咕咚”一声滑倒了。滑倒不像跌倒,一般都是四脚朝天,自然特别地丑。大家都哈哈大笑了,有的高兴得直拍手。我就闹不明白了,滑倒很可笑吗?贾母笑着骂:“小东西们,还不快把她搀起来,站着笑什么。”刘姥姥反应也很快,已经爬了起来,笑着说:“刚说嘴就打了嘴。”说嘴就打嘴,意思是刚说了大话、吹了牛,就出丑了。贾母问她:“扭了腰了吧?让丫头们捶一捶吧。”刘姥姥说:“我哪里有那么娇贵啊。在家里哪天都要跌倒两三次,都要捶的话,那还了得。”进了屋,黛玉亲自用小茶盘捧了一盖碗茶来给贾母。王夫人说:“我们不喝茶,姑娘不用倒了。”黛玉就让丫环把窗下自己常坐的一把椅子挪到下首,请王夫人坐下。刘姥姥见到有笔墨纸砚和满架子的书,就猜着说:“这肯定是公子的书房了。”贾母指着黛玉,笑着说:“这是我这外孙女儿的屋子。”刘姥姥回过头,上上下下地打量了黛玉一会儿,才笑着说:“这哪像个小姐的房间呢,比最好的书房还好。”女孩还读书,刘姥姥可能觉得太奇怪了,要不怎么把黛玉当怪物瞧呢。

贾母又问:“怎么不见宝玉?”丫环回答:“在船上呢。”贾母奇怪了:“谁又预备下船了?”李纨赶紧回答:“我估计今天老太太肯定很有兴致,刚才就把船准备好了。”贾母正要说话,有人报告:“姨太太来了。”接着,薛姨妈走了进来,笑着说:“今天老太太高兴,我顾不了早晚就来了。”贾母开玩笑说:“我才说来迟了的要罚,没想到姨太太就来迟了。”

说笑一会儿,贾母见窗纱的颜色旧了,就对王夫人说:“这个纱刚粘上好看,现在颜色不新鲜了。这个院子里头又没有棵桃树、杏树,这竹子是绿的,再拿这绿纱粘上就不搭配了。我记得有四五种颜色的窗纱呢,明天给她换了吧。”熙凤赶紧说:“昨天我开库房,看见还有很多银红蝉翼纱,有流云?福花样的,也有百蝶穿花花样的,颜色新鲜,纱又轻软,我没见过这样的。就拿了两匹出来,做两床绵纱被,估计肯定不错。”贾母哈哈笑着说:“呸,人人都说你见识广,谁知道连这个纱也不认识呢。看你明天还敢到处吹牛吗。”薛姨妈等人都笑说:“她见识再广,又怎么敢跟老太太比呢。老太太好好地教育教育她,我们也跟着学习学习。”熙凤扭着身子直撒娇:“好祖宗,教给我吧。”看到这么多人都渴望受到教育,贾母来了精神头,开始了教学:“那个纱,比你们的年纪还大呢。不怪她认成蝉翼纱,它们就是有些像。它的真正名字叫‘软烟罗’。”熙凤为配合贾母,插嘴问:“我活了这么大,见过的纱也有几百种,怎么从没听见过这个名字。”贾母抓住机会继续批评她:“你能活多大,见过几样东西,就来显摆了。软烟罗只有四种颜色:蓝色的、秋香色、松绿的、银红的。做了帐子、糊了窗户,远远地看,就像烟雾一样,所以叫‘软烟罗’。那银红的又叫‘霞影纱’。”薛姨妈笑着说:“别说凤丫头没见过,连我也没听说过。”

熙凤一边听,一边早让人拿过了一匹软烟罗。贾母手一拍,喊起来:“可不就是这个!就用银红的给她糊窗子。”熙凤赶紧答应着。大伙都围着看,边看边赞叹。刘姥姥也凑上去使劲儿看,边看边念佛感叹:“我们想用它做衣服都没有,拿着糊窗子,不太可惜了吗?”贾母说:“做衣裳不好看的。”熙凤把自己穿的大红绵纱袄的衣襟儿拉了出来,对贾母、薛姨妈说:“看我的这袄儿。”贾母、薛姨妈都说:“你的是现在皇宫专用的,但还是比不上这个。”熙凤又说:“这个薄的东西,还说是皇宫专用的呢,连官府用的也比不上了。”贾母下令说:“再找一找,可能还有青色的。如果有就都拿出来,送给刘亲家两匹,做一个帐子我挂,剩下的加上里子,做些夹坎肩给丫头们穿,放着也是白白地发了霉。”熙凤又赶快答应着。

贾母站起身,笑着提议:“这屋里窄,咱们到别处逛逛去。”刘姥姥又念着佛,不停地感慨夸赞:“人人都说大户人家住大房。昨天见了老太太的正房,配上大箱子、大柜子、大桌子和大床,很有气势。现在又见了这小屋子,比大的还有意思。满屋里的东西只知道好看,但弄不清是什么东西,我越看越舍不得离这里了。”刘姥姥真是会奉承人,大房子、小房子,她还都能讲出优点,真难为她了。熙凤拉着她说:“还有好看的呢,我都带你去瞧瞧。”她们就离开了潇湘馆。刘姥姥会喜欢这种房子?不可能的。但她的角色就是要“哇哇”地赞叹,做出大开眼界的样子,作为一名老演员,她深刻地理解自己的角色,并且表演得自然流畅。要表演还得动脑筋啊,怎么说才合适呢?如果遇到一头猪怎么办?那是不是就赞美它是双眼皮呢?

远远就看见一群人在撑船。贾母高兴地说:“既然准备了船,咱们就坐吧。”就是啊,作为贾府的高级领导,也得给接待她的人员一些面子啊。大伙就向紫菱洲蓼溆一带走过去。这时,几个老婆子都捧着一样的捏丝戗金五彩大盒子走过来。捏丝,就是用金丝捏成图案镶嵌在用具上。戗金,就是抹着金粉。熙凤请示王夫人在哪里摆饭。王夫人说:“还是老太太决定啊。”大事必须请示领导,那小事呢?也必须请示领导。事情不在大小,关键是别把领导的权威忘了。当然,还不能越级请示。贾母也听到了,回头说:“你三妹妹那里就很好。你就带人去吧,我们从这里坐船去。”熙凤就和探春、李纨、鸳鸯、琥珀带着端饭的人,抄近路到了秋爽斋,在晓翠堂摆下桌椅。鸳鸯笑着说:“我听说老爷们喝酒吃饭都要找一个活宝,大家拿他取乐儿。我们今天也有一个女活宝了。” 熙凤马上明白说的是刘姥姥了,也笑着说:“咱们今天就拿她找个乐子了。”两个人就开始商量。李纨劝她们:“你们就不会做点好事吗,又不是小孩子,还这么淘气,小心老太太训你们。”都是为了老太太开心,她又怎么会生气呢?鸳鸯咯咯笑着说:“没关系的,有我呢。”看,两位有才华的青年导演就要上场指导了。可刘姥姥能够很快就领会意思吗?能配合好吗?能随机应变吗?

正说着,贾母等人就来了,先随便坐下。熙凤拿着西洋布手巾,裹着一把乌木镶银的筷子,安排座位。贾母说:“把那张小楠木桌子抬过来,让刘亲家挨着我坐。”丫环们赶快抬过来。熙凤递个眼色给鸳鸯,鸳鸯就拉着刘姥姥出去,悄悄地嘱咐了刘姥姥几句话,她又说:“这是我们家的规矩,如果错了我们就笑话啊。”都安排好了,就都坐下了。薛姨妈是吃过饭来的,所以坐在一边喝茶。贾母带着宝玉、湘云、黛玉、宝钗一桌。王夫人带着迎春姊妹三个人一桌,刘姥姥挨着贾母一桌。贾母平时吃饭,都有小丫环拿着毛巾等东西在旁边伺候。鸳鸯是不用干这个活的,可今天鸳鸯偏偏抢过来干。小丫环知道她要耍弄刘姥姥,就躲开让到一边。鸳鸯不放心,又悄悄地对刘姥姥说:“千万别忘了。”刘姥姥使劲儿点头:“姑娘放心吧。”对老演员的功底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刘姥姥坐下拿起筷子,感觉沉甸甸的不好拿。原来熙凤和鸳鸯商量好了,单独给她拿了一双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刘姥姥马上咋呼:“这玩意儿比俺那里的铁锨还沉,我还就是玩儿不了它。”哈,大家都笑了。

这时,一个妇女端着一个盒子站在了那里,一个丫环上去揭开盒盖。李纨从那里边端了一碗菜放在贾母桌上。熙凤特别挑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就站起身来,高声地喊:“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一头老母猪也不抬头。”说完,自己鼓着腮帮子,瞪着眼睛,不出声了。这个表演就太突然了,很不自然了。看来两个年轻导演指导得不好,太急躁了。

大家先是都愣住了,听完就明白了,于是都哈哈地大笑起来。湘云憋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她也不控制控制自己。黛玉一大笑,结果岔了气,趴在桌子上直嗳哟。好家伙,这位什么活也干不了啊。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用手指着熙凤,但笑得已经说不出话来。薛姨妈平时本来很注意形象的,也撑不住了,刚喝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把饭碗都扣在迎春身上。惜春拉着她奶妈让帮着揉一揉肠子。丫环们也都笑弯了腰,但没有放开了笑的,有的躲出去蹲着笑的,也有忍着笑上来帮探春她们换衣裳的。别说,还真有人没笑。怎么回事,连猪都笑了,怎么还有人不笑呢?当然是二位导演,熙凤和鸳鸯啊,她们自己设计的,所以不觉得可笑了,另外她们导的戏还没完呢,还得盯着演员刘姥姥。

刘姥姥拿起筷子,还是不好用,她又夸奖起鸽子蛋:“这里的鸡长得漂亮,下的这蛋也小巧,太漂亮了。我也弄他娘的一个。”大家刚休息休息,听见这话又都是大笑起来。贾母笑得眼泪都出来,琥珀赶快捶背。好容易喘过气来,贾母笑着说:“这肯定是凤丫头搞得鬼,你别信她的话。”熙凤又开始指挥:“这蛋一两银子一个呢,你快尝尝吧,凉了就不好吃了。”刘姥姥就伸筷子夹,在碗里摆弄了半天,好不容易夹住一个,伸着脖子刚要吃,一用力蛋就滑落到地上,她马上放下筷子去捡,早有丫环捡了拿出去了。刘姥姥叹口气:“一两银子,也没听见响声儿就没了。”其他人都忘了吃饭了,看着她笑。贾母又说:“现在拿出那个筷子干什么,又不请客摆大筵席,肯定又是凤丫头使的坏。还不换了呢。”丫环们赶快给刘姥姥也换上一双乌木镶银的。刘姥姥看了看说:“拿走了金的,又换来银的,还是不好使啊。”熙凤说:“如果菜里有毒,用这种筷子就能试出来。”刘姥姥道:“如果这个菜里有毒,俺们吃的那菜都成了砒霜了。那怕毒死了也要把它吃玩了。”贾母见她吃得那么香,就把自己的也端给她吃。又让一个老婆子多夹菜给板儿。

银筷子能测出什么毒呢?它能测出砒霜,也就是潘金莲给武大郎吃的那种毒药。砒霜,有一点硫和硫化物,能与银起化学反应,产生黑色的“硫化银”。有的物品并不含毒,但却含许多硫,比如鸡蛋黄,银筷插进去也会变黑。相反,有些是很毒的物品,但却不含硫,银筷子当然测不出来。

吃完饭,贾母等人都到探春卧室去闲聊。李纨和熙凤又摆了一桌开始吃饭。刘姥姥感叹说:“你们这样的大家庭做事的规矩就是多。”熙凤赶紧笑着说:“你别多心,刚才不过是开一个玩笑。”鸳鸯也进来了,笑着说:“姥姥千万可别生气,我给你老人家道歉了。”刘姥姥笑了:“姑娘说哪里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可有什么生气的!你刚才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开个玩笑。我如果生气,也就不说了。”刘姥姥都明白啊!最高领导人,不哄高兴了,没好事不说,闹不好都跟着倒霉!鸳鸯一听,高兴地骂其他仆人:“为什么不倒茶给姥姥喝。”刘姥姥不愿意让和自己差不多的仆人受责备,赶紧解释:“刚才那个嫂子倒了茶了,我也喝了。姑娘你也该吃饭了。”熙凤就拉着鸳鸯坐下吃饭。三个人很快吃完了。刘姥姥笑着说:“你们怎么只吃那么一点儿,这样的身体风儿一吹都要倒了。”鸳鸯又问:“今天剩的菜不少,都弄哪里去了?”老婆子们说:“都放着准备拿给干活的丫头吃呢。”鸳鸯命令说:“她们吃不了这么多,挑两碗给二奶奶房里的平丫头送去。”熙凤忙说:“她早吃完饭了,不用给她。”鸳鸯直冲冲地说:“她不吃了,就喂你们的猫。”老婆子赶快去送。鸳鸯表现得比熙凤还有权威,还说一不二,为啥?后边有老太太啊!鸳鸯又问:“素云去哪里了?” 素云是李纨的丫环。李纨说:“正在那里一起吃饭呢。”鸳鸯说:“那算了吧。”熙凤提醒说:“袭人不在这里,你倒是叫人送两样给她。”鸳鸯马上就派人送去了。鸳鸯又问老婆子们:“喝酒的东西都装上了吗?”老婆子犹犹豫豫地说:“可能还得等一会儿。”鸳鸯说:“麻利一点儿。”老婆子赶快回答“好好”。

熙凤等人也来到探春屋里,贾母她们正说笑呢。探春喜欢开阔明朗,所以三间屋子没有隔断。屋里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桌子,上面放着许多名人字帖,还有几十块砚台和很多笔筒,笔都插成了小树林了。那一边摆着一个大大的汝窑出的插花的花瓶,满满插着水晶球儿样的白菊。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张很大的宋代米芾画的《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是颜真卿的字,写着:“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大意是:烟霞让人的性情都变得悠闲了,自然的风光让人获得了自由。探春的爱好与别人真不一样啊。

大桌子上放着大鼎。左边紫檀木架上放着一个大观窑出的大盘,盘子里放着几十个黄灿灿的大佛手。定窑和大观窑都是宋代著名的瓷器制造工厂,它们出的瓷器可是珍贵啊。右边西洋漆的架子上挂着一个白玉的磬,雕刻成比目鱼样子,旁边挂着小锤。板儿开始习惯了,也放开了,马上去摘锤子要敲敲,丫环们赶快拦住他。他又要佛手吃,探春拿一个给他:“玩吧,不能吃。”放着佛手是一种摆设,可能也是要它的香味的,都放干了怎么吃。东边放着一个大床,就是南方那种有架子的、好像一座小房子的床,上面挂着葱绿色的绣着花卉草虫的纱帐子。板儿跑过来指着说:“这是蝈蝈,这是蚂蚱。”刘姥姥挥手打了他一巴掌:“王八羔子,不干不净地就乱摸。让你进来瞧瞧,你就忘了姓什么了。”孩子怎么明白自己的身份呢,一放开就疯了。板儿哇哇地哭起来,丫环们就忙着劝。

忽然,一阵风吹过,隐隐传来鼓乐的声音。贾母就问:“这是街上谁家娶媳妇呢?”王夫人等人笑着说:“街上哪里听得见,这是咱们家的戏班子排练呢。”贾母马上提议:“那就让她们进来排练吧,我们也乐呵乐呵。”熙凤马上叫人。贾母又说:“就在藕香榭的水亭子演吧,借着水音更好听。咱们就去缀锦阁喝酒。”大家都说那里好。贾母对薛姨妈:“咱们走吧。她们姐妹都不大喜欢人来坐着,怕弄脏了屋子。咱们别不看眼色,还是喝酒去吧。”探春马上笑着说:“这是哪里的话,我们求着老太太、姨太太来坐坐,还怕你们不来呢。”贾母也笑着说:“还是这三丫头好,只有那两个叫玉儿的讨厌。等会儿我们喝醉了,偏要去他们屋里闹闹去。”说讨厌是假的,贾母很喜欢宝玉、黛玉这两个玉儿的。

大家都说笑着走出来,走不多远,就看到船早就撑过来了,船夫,不,应该叫“船妇”,是专门从苏州雇来的妇女。贾母、王夫人、薛姨妈、刘姥姥、鸳鸯、玉钏儿上了一条船,后边李纨、熙凤也跟着上去了。熙凤站在船头,开始逞能,也要撑船。贾母吆喝她,她也不在乎。还别说,这个大胆的家伙,轻轻一点篙,就把船撑开了。不过到了水中间,她可就控制不住了,船左右乱晃,她赶紧老老实实地把篙给了船妇,蹲在了船上。迎春等姐妹和宝玉上了另一条船,其余的老婆子、丫环们就在岸上沿河跟着走。

宝玉对姐妹们说:“这些破荷叶太讨厌,怎么还不派人拔掉。”宝钗笑着说:“天天有人逛,哪里还有空闲啊。”黛玉盯着水面说:“我最不喜欢李商隐的诗,但特别喜欢其中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 李商隐的原句是“留得枯荷听雨声”,声音很有些悲凉的味道,黛玉对美的看法与众不同。宝玉说:“真是好诗句,以后咱们就别派人拔了。”船到了花溆的萝港,就见到处是衰草和枯荷,风凉飕飕的,让人真正感觉到了秋天到来了。

贾母望着岸上问:“这不是你们薛姑娘的屋子吗?”大家说:“是。”贾母就命令停船上岸,大家就顺着石头台阶走上去,一同进了蘅芜苑。一进院子,就觉得一股奇异的香味飘进了鼻子。奇花异草仍然非常苍翠,都结了珊瑚豆子样的果实,非常可爱。

进了屋再看,整个就想雪洞一样素雅洁净,没有什么古玩玉器,桌子上只有一个土定瓶,里面插着供几枝菊花,还有两部书,以及一套茶具。土定瓶,是北宋时间的瓷器加工厂出品的一种质地比较粗的瓶子。床上的被褥、帐子也都很朴素。贾母赞叹说:“这孩子太老实了。你没有摆设,可以向你姨妈要啊。我也没想到,你们的东西当然是放在家里没带了来。”她马上命令鸳鸯去拿些古董来,又怪熙凤:“也不送些东西给你妹妹,你也太小气了。”王夫人和熙凤都笑回答:“我们送了,但都被她退回去了。”薛姨妈也笑着说:“她在家的时候也不大喜欢那些东西。”看来,宝钗这样做还不大像假装的。贾母摇摇头说:“这样可不行。一来别人看着不像回事,二来呢,小女孩的房间这么素雅了,也犯忌讳。她都这样了,那我们这些老婆子,就该住到马棚里去了。我最会收拾屋子,现在让我替你收拾收拾,包管又大方又素雅。我还有几件好东西,宝玉都没敢让他看到过。”她又叫鸳鸯:“你把那石头盆景儿和那架纱桌屏风,还有墨烟冻石鼎拿来。这三样摆在桌子上就行了。另外,再把那水墨字画的白绫帐子拿来,把这帐子也换了。”鸳鸯先答应了,又笑着解释:“这些东西都不知道放在东楼上的哪个箱子里,还得慢慢去找,明天再去拿,好吧?”贾母点点头:“明天、后天都行,但是不能忘了。”他们坐了一会儿,就去了缀锦阁。文官等人过来问好,又请示该唱哪个曲子。贾母很随意地说:“就挑你们还不熟的练一练吧。”文官等人就去准备了。

熙凤早就带人摆好了各种用品:上首左右两张坐榻,上面铺着带荷花装饰的竹席和丝绸褥子;还有四张雕漆的茶几,分别是海棠、梅花、荷叶、葵花四种花样,也有方的,也有圆的;一个茶几上放着焚烧香料的香炉等,还有一个大食品,另一个上面空着,准备放个人喜欢吃的东西。这两个位置是贾母和薛姨妈的。下面一张椅子两个茶几,是王夫人的,其余人都是一张椅子和一个茶几,放着乌银洋錾小酒壶和珐琅杯。乌银,就是处理过的银,颜色是黑的。洋錾,应该是一种外国填充各种釉料的工艺。大家按次序坐好。

贾母笑着提议:“咱们今天喝酒,也要玩玩酒令才有意思啊。”薛姨妈笑着说:“老太太当然有好酒令,我们可不会。你这不是要我们喝醉嘛,我们干脆自己端起来喝好了。”贾母笑着将一军:“姨太太今天也谦虚起来,是不是讨厌我老了。”薛姨妈忙解释:“不是的,就怕说不上来闹了笑话。”王夫人笑着劝:“说不上来,就多喝一杯,醉了就睡觉去,没人笑话咱们。”薛姨妈就点头说:“好啊。老太太还是先喝一杯才能下命令啊。”贾母笑着说:“这是当然的。”说着,痛快地喝了一杯。

酒令,就是酒席上玩儿的游戏,比如猜字谜、说笑话等。其实,现代人也在玩儿,比如常说的:“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这就逼着对方为了感情喝吐了血。再比如女士脸蛋儿红扑扑地、眼睛水汪汪儿地对领导说:“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我给领导敬杯酒,领导不喝就是嫌我丑。”这杯就是毒药,领导也会大义凛然地喝下去啊。现在讲笑话就更普遍了,不过多数都是带彩儿的,也有人说叫黄色笑话。这里就不举例了。据我研究,在酒席上讲黄色笑话的老祖宗,应该就是薛蟠薛大爷。不过,这个成果目前还不好在正规刊物发表。

熙凤走到屋子中间,笑着提议:“让鸳鸯姐姐主持比较合适。”大家都知道贾母时刻需要秘书鸳鸯提词儿,所以都喊:“好啊。”熙凤马上把鸳鸯拉过来。王夫人笑着说:“既然是令官,那就没有站着的理儿。”她回头命令小丫环:“搬把椅子,放在你二位奶奶的桌子那里。”鸳鸯稍微谦让一下,也就坐下了。她也先喝了一杯酒,笑着宣布:“酒令大过军令,不论地位高低,都必须听我的。不听我的话,必须受罚的。”王夫人等人都笑着答应:“一定照办。”中国人啊,该严肃的东西不严肃,喝酒游戏这类活动却搞得那么隆重正规。再举个例子?像结婚典礼吧,本来应该是很神圣的吧,可现在呢,被搞成什么了,说得狠一点,新郎和新娘就是两只猴,被大家耍着玩儿。这都成什么玩意儿了。

刘姥姥从来没见过这种阵势,吓得腿肚子转筋了,哆哆嗦嗦地要退席,边摆手边求饶:“不能这样捉弄人啊,我得回家了。”大家都喊:“不能跑。”鸳鸯大声命令小丫环们:“给我拉上来!”小丫环们嘻嘻哈哈地上去把刘姥姥拉了回来。刘姥姥手脚地乱摇:“饶了我吧,饶了我吧!”这那是喝酒啊,简直是要杀猪啊。鸳鸯大喊一声:“谁再多说话,就罚他一壶。”刘姥姥吓得马上闭上了嘴。

鸳鸯介绍规则:“我们来说骨牌,从老太太开始,顺着往下说,到刘姥姥结束。比如我说一套牌,把这一套三张牌拆开,先说头一张,再说第二张,后说第三张,说完了,还要合成这一套牌的名字。你们说诗词歌赋或者成语俗话,必须和上句押韵。错了的要罚一杯。”大伙都说笑道:“真有意思,快说吧。”

为了后边看得明白,我们还得说说这个酒令。骨牌,也叫牙牌、牌九,共三十二张。每张上边有点色。一、四点是红色,二、三、五、六点是绿色。三张在一起就是一套牌,根据点数有一个形象的名字。要求根据点数和颜色说诗词等。

鸳鸯开始说:“有了一套牌了。左边是张‘天’。”“天”就是上下都是六点的,应该是最大的吧,所以叫天牌。贾母说:“头上有青天。”大家赶快喊好。鸳鸯又说:“当中是个‘五与六’。”贾母说:“六桥梅花香彻骨。”“六桥”“梅花”分别代表“六”和“五”。鸳鸯又说:“剩下一张‘六与幺’。”贾母马上说:“一轮红日出云霄。” “幺”就是“一”。“云霄”代表绿色的六点。鸳鸯说:“凑成一个‘蓬头鬼’。”这是说这一套牌的名字。贾母说:“这鬼抱住钟馗腿。”过去的戏曲中,有五个小鬼和钟馗玩闹的情节。大家又都喊:“说得太妙了。”贾母喝了一杯酒。这样,各位应该基本明白了吧。

鸳鸯又说:“又一套牌。左边是个‘大长五’。”就是上下都是五个点。薛姨妈说:“梅花朵朵风前舞。”鸳鸯又说:“右边还是个‘大五长’。”为了押韵,“大长五”变了个说法。薛姨妈马上又说:“十月梅花岭上香。”鸳鸯说:“当中‘二五’是杂七。”薛姨妈说:“织女牛郎会七夕。”鸳鸯又说:“凑成‘二郎游五岳’。”薛姨妈说:“世人赶不上神仙乐。”大家又都说好,她也喝了酒。

鸳鸯接着说:“左边‘长幺’两点明。”就是说两个红色的一点,是小牌吧,也叫“地牌”。湘云说:“双悬日月照乾坤。”这是李白的诗句。鸳鸯又说:“右边‘长幺’两点明。”湘云说:“闲花落地听无声。”这是唐代刘长卿的诗句。鸳鸯说:“中间还有‘幺四’来。”湘云马上说:“日边红杏倚云栽。”这是唐代高蟾的诗句。鸳鸯说:“凑成‘樱桃九熟’。”湘云说:“御园却被鸟衔出。”说完,她喝了一杯酒。

鸳鸯又开始说:“左边是‘长三’。”宝钗说:“双双燕子语梁间。”这是改用前人的诗句。鸳鸯又说:“右边是‘三长’。”还是“长三”。宝钗说:“水荇牵风翠带长。”这是杜甫的诗句。鸳鸯说:“当中‘三六’九点在。”宝钗说:“三山半落青天外。”这是李白的诗句。鸳鸯说:“凑成‘铁锁练孤舟’。”宝钗说:“处处风波处处愁。”这是根据前人的诗句改的。说完,她也喝了一杯酒。

鸳鸯接着说:“左边一个‘天’。”黛玉马上说:“良辰美景奈何天。”宝钗听了,马上回头看她。黛玉用的这句,是明代大戏曲家汤显祖写的《牡丹亭》中女主角杜丽娘一句唱词,表达了少女一种思春的情怀。《牡丹亭》在贾母等人看来,可是一本黄色书刊啊。宝钗看她,是不是想提醒她别说这样的东西呢?这时候,黛玉怕被罚,只想着赶快说出来,根本没有注意宝钗。鸳鸯又说:“中间‘锦屏’颜色俏。”这张牌是上红下绿,就像彩色屏风。黛玉马上又说:“纱窗也没有红娘报。”这是埋怨没有丫环红娘那样的人为相爱的人传递情书啊!这句话也是够大胆的。鸳鸯又说:“剩了‘二六’八点齐。”黛玉说:“双瞻玉座引朝仪。”这是用了杜甫的诗句,是说牌上的点很像官员们分两行朝见皇帝的情景。鸳鸯又说:“凑成‘篮子’好采花。”黛玉说:“仙杖香挑芍药花。”用仙杖的应该是位仙女了,芍药花可是代表爱情啊。她不由自主地总是说爱情!说完,她喝了一口酒。

鸳鸯又说:“左边‘四五’成花九。”四是红色的,五是绿色的,所以叫“花九”。迎春说:“桃花带雨浓。”大家都“不押韵,也不像啊,必须挨罚。”迎春笑着喝了一口。熙凤和鸳鸯都想看刘姥姥闹笑话,所以接着宣布几个人都错了,都挨了罚。到了王夫人,鸳鸯替她说了一个,就轮到了刘姥姥。看了一会儿,刘姥姥也听出了门道儿,再说她也豁出去了,站起来大声说:“我们农村人有空闲的时候,也常常聚在一起玩这个游戏,但说得没这么好听。看来,今天我也得试一试了。”大家还直鼓励她:“很容易的,你大胆地说,一定没问题的。”

鸳鸯笑着说:“左边‘四四’是个人。”刘姥姥听了,想了半天,忽然就问:“是个农村人吧。”大家“哈”的一声全笑了。贾母笑着点头:“说得好,就是这样说。”刘姥姥没想到还对了,得意地说:“我们农村人,就是这样说话,请大家别笑话。”鸳鸯又说:“中间‘三四’绿配红。”刘姥姥一看,就痛快地说:“大火烧了毛毛虫。” 上面三个绿点,像一条“毛毛虫”;下面四点红,像“大火”。大家又都笑着说:“对,就说你们农村话。”鸳鸯又说:“右边‘幺四’真好看。”刘姥姥道:“一个萝?一头蒜。”上面一点像“一个萝卜”,下面四点像“一头蒜”。大家又都笑了。鸳鸯笑着说最后一句:“凑成便是一枝花。”刘姥姥两只手比划搂着一个很大的家伙,大声说:“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倭瓜,又叫南瓜、番瓜。所有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突然,外边有人乱叫乱嚷起来。又发生什么事了?

请看下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