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Sir电影原创:dushetv)
如今看剧,爽字为王。
剧情慢了,弃,人设不立,弃。
追爽剧没啥,但Sir想让你们小心。
别因为爽,错过了更爽。
比如今天Sir说的这部。
刚开始,它慢、闷、乱,被不少人一集弃。
可一旦你能坚持下去,就会跟他们一样尖叫——
年度十佳剧集已经预定!美!美!惊艳!@染谷将大
看两集之前,我怀着无限期待,看完这两集,我知道了不要随便说无限@噗效愚
直到爆炸的序幕太赞了,视听语言真是精致。@过水风
马上进入这位差点错过的——
《女鼓手》
The Little Drummer Girl
跨国剧,制作方,英国BBC&美国AMC。
主创够噱头。
有名导,朴赞郁。
复仇三部曲国内电影大奖拿遍(青龙奖、大钟奖、百想艺术大赏最佳导演);几乎每次新片都能入围戛纳(人送外号朴戛纳)。
《我要复仇》《老男孩》《亲切的金子》《小姐》
继把英国著名历史悬疑小说《荆棘之城》改编成《小姐》后,他又把目光瞄准了约翰·勒·卡雷的《小鼓女》。
约翰曾供职于英国某间谍机关,离开后他拿起了笔,成为间谍小说家。
他已经出版的21部作品里,有一半都被翻拍过:《柏林谍影》《锅匠,裁缝,士兵,间谍》《夜班经理》……
但让他变成间谍小说大家,还是这一部。
著名评论家兼作家威廉·F·巴克利曾在《纽约时报》上实名点赞。
《小鼓女》之于间谍题材,就如同《包法利夫人》之于通奸、《罪与罚》之于犯罪题材一般。
名导 小说家代表作,怎么就拍出了“一集弃”?
第一集。
刚开头是一场爆炸。
凶手,是一个绿衣男和她的女票。
他们引爆了德国某犹太外交官的家,致使他的孩子和父亲当场丧命。
接着,进片头。
一个陌生女人,在试镜。
字幕来源人人影视,下同
试镜到一半,镜头一切,德国。
毫无联系地转到了那场爆炸案的调查室。
一个卷发的老男人,以协助调查的名义正在盘问幸存的犹太外交官。
白衬衫的就是那个可怜的犹太外交官
而这个协助调查的老男人,在10多分钟后,又出现在了以色列。
片头试镜结束后,那个女演员被剧团安排,来到了希腊。
时长已经过去了近1/4。
地点就已经变了3个,里面涉及绿衣男、金发女郎、犹太外交官、调查老男人、女演员……
没有主次、没有旁白介绍,只有一个又一个片段式的小故事。
云山雾罩,摸不着头脑。
乱。
是《女鼓手》缺乏路人缘的原因。
但它的乱不是导演不懂行、功力差,而是他任性。
任性地不平铺直叙,任性地不交代任何背景,任性地不关照观众。
如果这样你就对剧不耐烦了,那说明你还不了解它真正的乱——
故事的背景,巴以冲突。
一场绵延了两千年的遗留问题:
公元2世纪(101年至200年)前,巴勒斯坦国的原住民是犹太人。
但在一场由罗马帝国发起,丧生150万国民的屠杀后,犹太人被驱逐出巴勒斯坦。
随后的1800多年里,犹太人经历了好几次大规模的屠杀、歧视后,建立了犹太复国组织。
1917年,彼时托管巴勒斯坦的英国出台一份文件,公开支持犹太人复国。
1948年,英国托管权到期,联合国按照英国当时那份文件宣布恢复其对巴勒斯坦的所有权,是以,犹太人回到巴勒斯坦,成立了以色列。
但周边阿拉伯人建立的国家却拒绝承认,并组成联盟向其宣战。
5次中东战争,3次以色列发动,2次阿拉伯国家发动,但每次都是以色列胜利。
每一次胜利,以色列的领土就向外扩张,并将96万在前巴勒斯坦生活的阿拉伯人驱逐出境。
因为其他国家的介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冲突至今不断。
《女鼓手》的故事,发生在1970年。
彼时,犹太人复国不到30年,却不断忍受战争。而阿拉伯人流散欧洲,在各国制造,专门针对犹太人的恐怖袭击。
杀尽欧洲境内的犹太人
我们也要惩罚他们散居在外的人民
把我们的苦痛昭告天下
了解故事背景后你才知道,《女鼓手》的乱,不可避免。
那场爆炸,让两队人浮出水面。
爆炸现场,红色车里的绿衣男,是巴勒斯坦某恐怖袭击家族组织中最小的弟弟,多次在欧洲作案,已经引起官方注意。
调查的老男人,是设法潜入德国的以色列某情报科头头库茨,他盯了那个家族组织很久。
他是推动剧情的关键人物。
库茨正在谋划一场好戏。
一出诱敌深入,把敌人一锅端的间谍戏。
如果你想猎一头狮子
用一只玩具羊是不行的 诺亚
我们的羊必须是活生生的
必须闻起来、尝起来都对
哪怕那颗心现在站错了立场
你应该猜到了,引诱狮子的那头活羊,就是开头试镜的女演员。
查理。
她这次要扮演一个挑战性空前的角色——
绿衣恐怖分子的女友,然后打入他的家庭内部。
怎么打?
一头。
在德国,把绿衣男截胡,关了起来。
另一头。
在希腊,库茨手下加迪紧急培训女主。
他演绿衣男,带她复盘了和“男友”恋爱的全过程:
一见钟情,然后写信往来,接着在希腊约会,游石宫、送宝石手链、吃午餐、酒店缠绵……
在实景实地体验过后,女主的人物身份才算加载完毕,终于可以进入绿衣男的家族组织了。
好戏正式开始。
而之前的彩排,居然就花掉一半的篇幅。
接下来的故事正式进入《色,戒》——
训练多时的女间谍上了战场,却迷失了立场。
她被战争撕成了碎片,交战的两个民族,却都标榜自己是正义的化身。
同是以色为刀,王佳芝因情入戏,最后不忍以刀尖对准恶敌(易先生)。
而查理,却握着刀,不知道哪一边是恶。
在每一方,她都能切身感受到,那种坚定的恨,和深沉的痛。
以色列方,她在模拟恋爱中,爱上了“教练”加迪。
是他,让她有了爱的感觉,让那枚宝石手链有了灵魂和寄托。
可打入敌方内部,她发现他们是被驱逐的难民,拿起武器不过是为了重返家园。
演得像不像,关系到性命问题。
但她更深处在质疑的是——
究竟该扮演谁?
这么深的局。
第一集没踏进去,实属正常。
再往下看,才会越陷越深。
朴赞郁的镜头里还是强迫症一般的精致。
颜色鲜明,浓绿、酒红、明黄、宝石蓝……只要有颜色,都是那个色系的最高饱和度,抢眼而不流俗。
构图巧妙,光线、空间、音乐甚至颜色搭配,每一帧都在给剧情作注脚。
库茨跟助手、加迪在旅馆因当晚的计划碰头。
对于加迪的“训练查理入戏的办法”,库茨和助手的态度在这张图里,就有喻指。
房间不大,被一面斜切的墙分成两边。
在整个计划里,倾注自己感情作为计划一部分的加迪全身出镜,意味着他是坦诚的。
库茨是整个计划的策划者,但对于女主角查理的态度,却有点暧昧不明,因此他没有露脸。
而助手对这个计划是不信任、且反对的,所以他的上半身几乎被切掉。
讽刺加迪以爱行凶
序幕故事到达高潮时,你甚至还能从运动的每一个镜头,找到导演说故事的新意,以及他赋予故事背后悲壮的美感。
就说第三集最后,绿衣男被打晕,绑上正冲往高速的红色车,那是库茨确保他的女主角永远不会被发现的最保险方式。
与此同时,是查理正在家里读二人互陈心事的“信”,信假,但里面的内容取自绿衣男在论坛的演讲。
他说,族人流落在外,世界无人关心。
只有一种方式才能被看见——
让恐袭,成为最夺目的亮相。
两个场景因为这同一句话被联系到一起。
绿衣男在的那辆车,失控撞上了高速护栏。
查理看着信,对照着回忆里这个“最熟悉的陌生人”的陈述,若有所思。
只见周身冒火花的车驶过信封,沿着那行“恐袭是华丽的舞台”下滑行,驶向毁灭。
又是朴赞郁独有的惊艳形式感——
既有一语成谶的悲,也有善恶难断的灰。
海明威曾提出个冰山原则:
“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
《女鼓手》恰好也是这样一座迷人的冰山。
有大把的爽剧,总喜欢一览无余,喜欢让观众不费吹灰之力就能get到。
但最一流的爽剧一定不是这样。
它所见极小,所指极大。
于《女鼓手》Sir想说的是——
千万别被你的第一眼骗了。
对着海面上的一角说,切,这算什么?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Sir电影原创,微信ID:dushetv
微信搜索关注:Sir电影
微博搜索关注:毒舌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