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的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时期中国的服饰。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汉服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的体现。
与汉人,汉族一词类似,汉服中的“汉”字的词义外延亦存在着由汉朝扩大为整个民族指称的过程。
众所周知,在汉朝之前是没有汉的概念的,汉族的前身就是华夏族,汉服的前身也是华夏服。
轩辕黄帝像
那么汉服的概念是什么时候提出的呢?
列如:《马王堆三号墓遣册》关于“汉服”最早的记载:“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汉服”中的“汉服”是指汉朝的服饰礼仪制度,即《周礼》《仪礼》《礼记》里的冠服体系。
而成书于唐朝的《蛮书》的记载:“初袭汉服,后稍参诸戎风俗,迄今但朝霞缠头,其余无异”中的“汉服”指的则是汉人的服饰礼仪制度。至此,汉服的概念已经形成
东汉古籍中提到汉服
有人说,汉服是现代人提出概念的说法不攻自破。在许多古籍中都能找到汉服的字样,所以汉服并不是现代的产物。
宋代古籍中提到汉服
既然已经知道了汉服的产生,那么汉服的种类和它的发展过程,以及它又是如何消亡,直至现在的复兴呢?
汉服体系庞大,历史悠久,种类众多,基本特点有交领、右衽、系带。基本形制是衣裳、深衣、袍衫、襦裙、襦袴。选取几款极具代表性的款式还依次展示。
汉服体系全图
第一节 深衣
深衣是把上衣和下裳相连在一起,用不同色彩的布料作为边缘(称为“衣缘”或者“纯”)。其特点是使身体深藏不露,雍容典雅。词汇源于先秦经典《礼记》的《深衣》篇。
来自小红书博主Mya
深衣制是先将上衣和下裳分开裁剪,然后再将两者相连缝合,即上下连属,使之“被体深邃”,形成一个整体。深衣上下分裁是为了遵循上衣下裳的古制。
1.曲裾
曲裾一种续衽绕襟的服装,由深衣的前襟接出一段,穿时绕至背后,是汉服深衣的一种,秦汉时期常见服饰。
曲裾深衣汉服
曲裾深衣后片衣襟接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经过背后再绕至前襟,然后腰部缚以大带,可遮住三角衽片的末梢。
西汉曲裾素纱褝曲裾
盛行于秦汉,直到东汉末至魏晋,女子深衣式微,襦裙始兴,曲裾深衣自然也几乎销声匿迹。最后襦裙兴起。
现代仿制的汉服曲裾
2.直裾
直裾也叫襜褕[chān yú],是华夏衣冠体系中的一种,其短者谓之裋褕,衣襟裾为方直,区别于曲裾。
西汉印花敷彩丝绵袍
裾下摆部份剪裁为垂直,衣裾在身侧或侧后方。
西汉直裾素纱褝衣
至东汉以后,直裾逐渐普及,取代曲裾,成为深衣的主要模式。
现代仿制的直裾深衣
3.朱子深衣
朱子深衣,汉服中深衣的一种,为礼服,多用于祭祀等场合。
朱子深衣的结构图
指根据宋代著名学者朱熹所著《朱子家礼》记载考证的深衣,是朱熹对《礼记》深衣篇所记载的的深衣的自我认识和研究的产物。
朱子深衣
朱子深衣的结构特点为:直领(没有续社,类似对襟)而穿为交领,下身有裳十二幅,裳幅皆梯形。
古画中的朱子深衣
朱子深衣的影响很大,日韩服饰中有部分礼服都是在朱子深衣制度的基础上制作的。
中国深衣衍生出了日本深衣和朝鲜深衣
4.襕衫
襕衫起源唐代,流行于宋明。襕衫到膝处有一道接缝,称为“横襕”。
襕衫的结构图
领子多用圆领,后来的襴衫,大致也遵循了这一点,只不过领边变宽,并且接衽。明宋时期,襕衫为职官公服,学子亦多穿着。
古画中的襕衫
特点:襴衫领为黑,颜色各异。多有黄色,白色,等等。明代襴衫有外摆(有内摆),开衩。宋代襴衫无外摆,不开衩。
中国的学士服襕衫
第二节 通裁
通裁制汉服是上下一体裁剪的长袍,包括圆领袍、直䄌、直身、道袍、道服和行衣等。其中直䄌、直身和道袍都是直镶领子不镶衣缘的开衩长衣。其中除了圆领袍男女皆可穿着外,直䄌、直身、道袍、道服和行衣均为男款汉服。
1.道袍
道袍是源于明代汉服的一种,是明代汉人男子居家时的外衣,也可以作为衬袍或平民男子婚服。
明末道袍
在古代底层社会劳动者皆有穿着,并非儒生专用,亦非礼服,而是居家常服。道袍的流行变化往往体现在暗摆的结构、衣身长短、袖子宽窄上。
明代道袍与现代戏剧道袍
道袍直领大襟,两侧开衩,接有暗摆,以系带系结,领口常会缀上白色或素色护领。大袖或直袖收祛。穿着时可配丝绦、布制细腰带或大带。
道袍的结构
道袍的影响力非常大,是现代汉服爱好者最喜欢的汉服形制之一。明朝是传播到朝鲜半岛,衍生出了朝鲜道袍。
朝鲜道袍
2.直身
直身也称直领,形制与道袍相似,是明代的一种重要服饰,与道袍,直裰一样是明代士人所穿着的重要服饰。
直身的结构
直领、大襟、右衽,衣襟用系带固定,大袖收口、衣身两侧开裾,大、小襟及后襟两侧各接一片摆在外(共四片),有的在双摆内再加两片衬摆。双摆的结构是区分道袍与直身的标志。
直身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佩服纪略》:“直身,制与道袍相同,惟有摆在外,缀本等补。”
3.直裰
直裰起源于唐朝,是从宋朝开始就有的一种汉服服饰。而到了明朝时期,直裰的款式发生变化,在文人、士大夫中流行。
直裰
据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谓:“古之中衣,即今僧寺行者直裰。”两宋时期的直裰多为僧侣穿着(少数文人也有穿着)。
明朝时期直裰无外摆,可当贴里穿
直裰的结构
道袍,直身,直裰此三者最主要的区别就是:直身有摆,且摆在外部。道袍有摆,且摆在内部。直裰两侧开裾,且无摆。
直裰 直身 道袍
如果再分不清直裰,直身和道袍,小编会哭的
4.圆领袍
圆领袍流行于隋唐,宋朝以后,圆领袍成为官员们的正式服装之一,在后来的明朝也被大量运用,明朝的圆领袍、配上补,成为了分辨官位阶级的最方便的方式。
圆领袍复原图
圆领袍出现在众多影视剧中,是影视剧中的常客,被人们所属知,同时它也是汉服爱好者最喜欢的汉服形制之一
影视剧中的圆领袍
同时,圆领袍也影响深远,它在唐朝时,被遣唐使传播到了日本,日本飞鸟时代的圆领袍与中国的几乎无异,朝服总称衣冠束带。平安时代,即『国风文化』世代,日本才开创出属于自己的风格。
日本圆领袍
圆领袍在明朝时传播到了藩属国朝鲜王国,它们的圆领袍和中国明朝的几乎一摸一样。但到朝鲜王朝后期,圆领袍的下摆越来越长、『补』越来越小、上身越来越短,腰带系在胸部。
朝鲜末期的圆领袍照片
5.行衣
行衣外形类似于深衣,但与深衣有本质不同,其为通裁制,佩简化大带。颜色以青色为主,交领,宽袖,领袖、衣襟等处用蓝色缘边,衣身两侧开衩,无摆,便于骑马出行。官员所穿行衣也可以缀上补子
古画中的行衣
行衣是明代中后期官员和士人在燕居、出行时所穿的服饰,外形与道服、忠静冠服很相似( 行衣适合老者穿着)。
行衣结构上下通裁,开衩无摆
6.道服
道袍直领大襟,两侧开衩,接有暗摆,以系带系结,领口常会缀上白色或素色护领。大袖或直袖收祛。穿着时可配丝绦、布制细腰带或大带。
《朱氏舜水谈绮》中记载的道服
道服是上下通裁,内有暗摆,有衣缘
道服不是道袍,它的形制与道袍相似,通裁、大袖、加内摆、简式大带、领、袖、裾均有衣缘。但是与道袍的区别主要有:
道袍与道服
1.道服有衣缘,道袍一般没有。
2.道服与道袍虽都为大袖,但道袍一般袖口会封口(收袪),而道服不会。
古画中的道服
综上所述,道袍,直裰,直身,行衣,道服的区别是:
道袍是上下通裁,内有暗摆,没有衣缘。道服是上下通裁,内有暗摆,拥有衣缘。直裰是上下通裁,开衩无摆,没有衣缘。行衣是上下通裁,开衩无摆,拥有衣缘。直身是上下通裁,摆在外部,没有衣缘。
小编也要晕了,不知道对不对,有十级汉服学者来纠正吗?看不明白的忽略。咱们来下一节。
第三节 上衣下裳
1.襦 袄 衫
襦 衫 袄的区别
襦,本义为短衣,短袄。襦有单、复。单襦近乎衫,复襦则近袄。襦的长度一般只到腰间,所以又叫做“腰襦”。但也有长度至骻的“长襦”,可视为袄子的早期形式。襦可以是单层的,也可以是多层的
晋襦
代表有晋襦。晋襦最大的特点就是有腰襕,晋襦与普通交领上襦不同,晋襦是上下分裁的,中间有条缝。下裙搭配破裙。
晋襦上下分裁
袄,是有衬里的中式上衣。有一面一里两层的夹袄,里面之间加絮料的棉袄,以鞣制的动物皮制作的皮袄。按衣长又可分为大袄和小袄。大袄即长袄,摆线在膝盖上下;小袄即短袄,摆线在腰际至臀部之间。袄与衫相似,通裁开衩,但衫为单层,袄为复层/夹层。
袄
衫,是贴身穿着的单层衣物,没有祛。以南北朝前后为界,在此之前,衫与襦一致,为分裁,南北朝之后变为通裁开衩。外用衫的叫"褙子""半臂"。内用衫是贴身穿用的汗衫,有大襟和对襟两种形式。
衫
2.裈 袴
袴同“绔”,表示以丝帛缠裹双腿,以便跨马骑背,本义为绑腿布。绔早在汉代以前出现,是汉族传统服饰之一。
裈 袴
裈同“裩”,是一种合裆内衣。袴是套穿在外的是裆不缝合的外裤,裈则是穿在袴内,是合裆贴身的里裤。
裈 袴
3.蔽膝
蔽膝,古代中原地区一种男女皆用的服饰。属于古代下体之衣,是遮盖大腿至膝部的服饰,围于衣服前面的大巾,用以蔽护膝盖。
先秦时期的蔽膝
与裙不同的是,蔽膝稍窄,且要长到能“蔽膝”,用在衣裳制礼服上要求与帷裳下缘齐平。不直接系到腰上,而是拴到大带上作为一种装饰,可以用锦,也可皮革制成。
先秦时期的蔽膝
4.裙
交窬yu裙(破裙)
交窬裙俗称破裙,又叫交输裙。它是由多块布料裁片缝合而成的,裁片均为梯形状,裁片上窄下宽。
破裙
裙子一副称为一“破”,多者达十二破,因而多种颜色拼接,视觉形象十分规整分明。多见于晋制和唐制。
晋制汉服 晋襦搭配破裙
百迭裙
百迭裙是指裙身由许多细密、垂直的皱褶构成的裙子。平铺时两端有两个光面、中间打满褶子的一片式裙子。流行于宋朝,光面即裙门宽度自由,褶子数量、大小和形式也都自由。
古画中的百迭裙
三裥裙
三裥裙全称四破三裥裙,由四块梯形样子的布料拼接而成的。三裥呢,也就是说有三个褶子。这三道褶子,都是工字褶的样式,打在裙子的最上面。
四破三裥裙实物
旋裙(两片裙)
旋裙其形制是在裙的前后开跨,以便乘驴之用,初为妓女所穿用,后士大夫文人也有采用。
旋裙结构
因其行动方便,武士亦好穿用,配一铠甲,亦名“战裙”,后蜕变“白练盖裆”。
旋裙画
马面裙
前后里外共有四个裙门,两两重合,外裙门有装饰,内裙门装饰较少或无装饰,马面裙侧面打裥,裙腰多用白色布。
明 长袄搭配马面裙
马面裙是明清时期女子着装最典型的款式,它的风格是由明代的清新淡雅到清代的华丽富贵,再到民国的秀丽质朴,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但它的“马面”结构一直存在。
清代马面裙文物
前段时间迪奥抄袭马面裙,挪用中国文化,引起公怒。
迪奥抄袭马面裙
5.袿衣杂裾
杂裾说法来自西汉文帝时期的《七发》。魏晋南北朝时期,女子在传统的深衣基础上饰以“纤髾”。
纤
“纤”是通常以丝织物制成的上宽下尖形如三角,固定在衣服下摆部位的饰物,层层相叠。
袿衣杂裾
“髾”,指的是从围裳中伸出来的很长的飘带。由于飘带拖得比较长,走起路来,如燕飞舞。
古画中的杂裾
到南北朝时,这种服饰又有了变化,去掉了曳地的飘带,而将尖角的“燕尾”加长,使两者合为一体。
6.齐胸襦裙(齐胸衫裙)
齐胸襦裙是对隋唐五代时期特有的一种女子裙装的称呼。
唐代齐胸襦裙及其复原图
一般为一件对襟衫衣搭配一条下裙,或者一件交领上襦搭配下裙,即成为齐胸襦裙。
齐胸襦裙
齐胸衫裙是汉民族传统服饰的的一种,汉晋以来裙子的裙腰束于腰上,而隋唐五代时期裙子的裙腰束得更高,很多都在胸上,一些服装史上多称之为高腰衫裙。
古画中的齐胸襦裙
7.袄裙
袄裙是对古代汉族女子上身穿袄,下身穿裙的统称。裙袄着装,从唐代开始流行,一直到民国,以明朝为典型。
孔府收藏的袄裙
8.交领襦裙
交领襦裙的特点是上襦为交领。交领襦裙在宋代颇为常见。
现代仿制的交领襦裙
按风格分,可大致分为唐式交领襦裙,宋式交领襦裙、明式交领襦裙等。按穿着对象分,可分为男式交领襦裙、女式交领襦裙。
交领襦裙
上衣短,下裙长,要求平面裁剪,多缘边,绸带系结;上襦变化主要在领型及门襟上,下裙长至鞋面。
9.对襟襦裙
对襟襦裙为襦裙的一类,其上襦为直领,衣襟呈对称状,故称对襟襦裙。襦裙由短上衣加长裙组成,即上襦下裙式。
对襟襦裙
平面裁剪,多缘边,绸带系结;上襦变化主要在领型及门襟上,下裙长至鞋面。上衣短,下裙长,忌讳上下平分秋色,与交领襦裙一样。
现代仿制的对襟襦裙
第四节 罩衫
1.褙子
褙子,又名背子、绰子、绣䘿,是汉服的一种,始于隋朝。
褙子
褙子直领对襟,两侧从腋下起不缝合,多罩在其他衣服外穿着。
流行于宋、明两朝。宋朝褙子直领对襟,两腋开叉,衣裾短者及腰,长者过膝。
现代仿制的宋朝褙子
宋朝女性多以褙子内着抹胸为搭配,明朝褙子有宽袖褙子、窄袖褙子两种。
2.披风
披风为明代常服外衣,大多直领对襟,颈部系带,有二长袖,两腋下开衩。
明代披风
披风也被称为“明制褙子”,明朝时期把褙子和披风是整合到一起的。明朝有一本书《三才图会》记载:“褙子即今之披风。
披风
与斗篷不同,披风是有袖子、直领、两边开叉的。斗篷常穿于室外,而披风则室内外均可穿。
3.大氅(氅衣)
大氅是汉民族汉服的传统服装之一,由道教鹤氅演变而来,又称氅衣。属于男装罩衣的一种,特点是对襟大袖,整体宽大且有系带,一般做常服穿着。
披风为披用的防风外衣,而大氅只做常服穿着
古画中的大氅
4.斗篷
斗篷是披在肩上没有袖子的外衣,形如斗,故称斗篷。用以防风御寒。短者曾称帔,长者又称斗篷。披风通常无袖。中国古代有虚设两袖的长披风。
慈禧太后身穿斗篷照片
立领,对襟,衣身长及踝。领部打襕收小,穿时以领部短带系结,领部以下散开无纽扣,故上部小下部大,形状如钟,故又名“一口钟”
现代斗篷
汉服的种类原来这么多,你学会了吗?
汉服
学会了,欢迎点赞评论
以上内容和照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