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完整读书笔记一篇(爱读及毒)(1)


这两天,我发现了一个自己视为“宝藏级别”的线上图书馆——Zlibrary,挺好用的线上图书来源,注册登录用户每天可以免费下载10本自己喜欢的图书,超过10本则需要升级为付费会员,里面覆盖的图书种类比较齐全,目前大约有一千多万册图书。

令我感到惊喜的是,这个网站还收集了不少英文版本书籍,可惜的是,一般用户估计很难访问得到。除了Zlibrary以外,常用的图书网站还有壹书、鸠摩搜书、图灵社区、书伴、书格、苦瓜书盘等。

童年完整读书笔记一篇(爱读及毒)(2)

我比较早用的电子书阅读器是微信读书,用了大概有好几年了,这个月还续着会员费。音频类读物用比较多的平台是喜马拉雅FM,可以听很多有声书、小说、英语听力材料。

去年用得最多的是得到App,现在也续着电子书会员费。另外,也断断续续使用樊登读书,懒人听书等App。这些平台大大丰富了我的书籍来源,感觉很幸运。我再也不用像小时候那样经常钻进收废品人的篮子里、店里寻宝物一样找寻、回购旧书本了。

最近特别喜欢用Mac Book上的iBooks阅读,阅读界面简洁美观,字体、行距设计合宜,看起书来很舒服,眼睛不容易疲劳,很棒的阅读体验,适合长时间沉浸式阅读。

缺点是iBooks只支持类似epub.格式等有限的图书格式,像mobi.这类格式的书籍在iBooks上是看不了的。对于mobi.格式的图书,我又装了个NeatReader打开,体验稍逊于iBooks。

童年完整读书笔记一篇(爱读及毒)(3)

有时候也用自己在网上买回来的支书板阅读,优点是能够解放双手,且斜立式阅读可以改善老是低着脖子看书的问题。

童年完整读书笔记一篇(爱读及毒)(4)

发现自己在阅读上,近些年来发生一些明显的改变。有些书以前是怎么都看不下去的,比如《人性的弱点》、《乌合之众》、《自卑与超越》、《心流》、《底层逻辑》、《激荡三十年》、《大败局》……这类偏理论,涉及到心理学、商业、管理、经济、金融等的书籍,我以前是一眼看到就心生退意,拿起书没翻两页就看不下去了。上面罗列的一些书,有部分我是很早就接触到了,比如《人性的弱点》大概在初中就看见同学看过,那时候像这类偏说理类的作品其实很难看得进去。

但从去年开始,我利用闲暇时间随便在喜马拉雅FM、得到App上试着听听这些理论性强的书籍,听着听着渐渐听出感觉来,竟一发不可收拾地喜欢上这类读物,有声读物听了感觉不够过瘾,索性就看起原版书籍来,陆陆续续买了几批纸质书本,有些没买到的就看电子版本。

从去年到今年大概有一年多的时间,发现自己是真的喜欢上看这类理论类书籍了。论证说理类书籍,可以在一件事上为我们提供很多不同角度的观点和见解,可以让我们在“头脑风暴”中不断重构自我,不断优化迭代我们的思维认知。

另一方面,我阅读的内容还掺杂着我一直喜欢读的小说类、诗歌类。如: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马丁的《冰与火之歌》、陈忠实的《白鹿原》、莫言的《丰乳肥臀》、余华的《活着》、格非的《江南》、曹雪芹的《红楼梦》、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渡边淳一的《失乐园》、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史铁生的《命若琴弦》、《木心诗集》……

这类读物大多是经历过漫长时间洗礼后的经典之作,百读不厌,越读越上瘾,每读一次都会有新的收获,每读一次都感觉自己的灵魂如屋外那些花草树木般,又一次得到春雨甘露般的洗涤,心里又多了份道不清说不明的安定和惬意。

童年完整读书笔记一篇(爱读及毒)(5)

此外,我以前看书、阅读其实不怎么注重做笔记,对笔记的重要性没什么意识。最近这两年,我开始意识到笔记对于阅读、学习是如此的不可或缺。

我深切地感觉到,读一本书,如果不做笔记,这本书的很多精华将会流失,不被读者吸收,没过多久读者对这本书的记忆将越来越弱,以至于最后几乎会对该书没什么印象,阅读所产生的的效益会因此大大地打折。

尤其是理论性强的书籍,没有比较系统地记录其中的要点、梳理整本书的知识框架、总结作者想表达的核心观点,反复揣摩、斟酌再三,那么书中有价值的东西就很难被我们真正消化理解、进而确实地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来。

所以,这几年,做笔记几乎是贯穿着我讲课、阅读、写作等各方面的点点滴滴。

阅读一本书时,我会对作者写得好的地方进行划线、用荧光笔涂色、摘抄到摘录本上、做个人注解;我会把一些好的、有用的案例收集、分类、整理到自己的案例库中;我会在最近一段时间找机会把这些有价值的知识想办法运用到生活中来,一般我会通过讲课、写作、与人交流等方式把学过的知识应用起来,尽量尝试活学活用,即学即用,学以致用。

从图书网站、电子书籍等途径对资源的挖掘,到阅读、记笔记等对资源的使用、整理,再到讲课、写作、与人交流等对知识的应用变现,这就是一个自我成长、自我构建的,简单而行之有效的链路闭环。这套组合拳近些年来给我的成长、自我沉淀带来很多补益和惊喜,我几乎每天都能感受自己的进步,感受到满满的幸福感。

每天成长一点点,愿你我在未来的路上遇见更好的你我。

童年完整读书笔记一篇(爱读及毒)(6)


△作者简介:

许文虎,90后媒体人,专注于个人成长,写作技能,正面教育和新媒体运营干货。写有温度的文字,输出有料有趣有烟火气的内容。愿与大家风雨与共,一起成长前行,一起变得更好更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