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周龄是大型肉鸭的育雏期,习惯上把这段时间的肉鸭称为雏鸭。这是肉鸭生产的重要环节,因为雏鸭刚孵出,各种生理机能不完善,还不能完全适应外部环境条件,必须从营养上、饲养管理上采取措施,促使其平稳、顺利地过渡到生长阶段,同时也为以后的生长奠定基础。无论采用地面平养、网上平养或笼养,其饲养技术都基本一致,此处不一一分述。

1.引进雏鸭前的准备 在雏鸭运到之前应根据所引进的雏鸭数目作好足够的房舍、饲料、供暖、供水和供食用具,准备好料槽、水槽等等。一般料槽长度为7.6厘米/只。室内墙壁、地面、房顶和一切用具全部消毒并晾干。消毒措施应在进雏前2周准备好,具体消毒方法参见卫生防疫章节。门窗、墙壁、通风孔等均应检查,如有破损则及时修补,防止贼风。采用网上平养或笼养,要仔细检查网底有无破损,铁丝接头不要露出平面,竹片或木片不得有毛刺和锐边,以免刺伤鸭脚或皮肤,进雏前另一重要事件是雏鸭入舍前12~24小时把保温伞或育雏室调到合适的温度,千万不要等到雏鸭已放进育雏室或育雏笼时才临时加温。

肉仔鸭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仔鸭的饲养管理)(1)

2.环境条件及其控制(1)温度 大型肉鸭是长期以来用舍饲方式饲养的鸭种,不像蛋鸭那样比较容易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因此,在育雏期间,特别是在出壳后第一周内要保持适当高的环境温度,这也是育雏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育雏的温度随供温方式不同而不同。 采用保温伞供温时,伞可放在房舍的中央或两侧,并在保温伞周围围一圈高约50厘米的护板,距保温伞边缘75~90厘米。护板可保温防风,限制幼雏活动范围,防止雏鸭远离热源。待幼雏熟悉到保温伞下取暖后,从第三天起向外扩大,7~10天后取走护板。保温伞和护板之间应均匀地放置料槽和水槽。保温伞直径2米可养雏鸭500只,2.5米可养750只。 保温伞育雏,1日龄的伞下温度控制在34~36℃,伞周围区域为30~32℃,育雏室内的温度为24℃。我国北方常用火炕或烟道供热,热源利用较为经济。若用地下烟道和电热板室内供温,则1日龄时的室内温度保持在29~31℃即可。2周龄到3周龄末降至室温。无论何种供温方式,育雏温度都应随日龄增长,由高到低而逐渐降低。至3周龄,即20天左右时,应把育雏温度降到与室温相一致的水平。一般室温为18~21℃最好。起始温度与3周龄时的室温之差是这20天内应降的温度。须注意的是,降温每周应分为几次,使雏鸭容易适应。不要等到育雏结束时突然脱温,这样容易造成雏鸭感冒和体弱。每天应检查或调节温度,使温度保持适当和稳定。保温伞的温度计应在伞边缘距离垫料与底网5厘米处,舍内温度计应在墙上,距地面约1米高处。笼养育雏时,一定要注意上、下层之间的温差。采用加温育雏取暖时,除了在笼层中间观察雏温度外,还要注意各层间的雏鸭动态,及时调整育雏温度和密度。若能在每层笼的雏鸭背高水平线上放一温度计,然后根据此处温度来控制每层的育雏温度,则效果会更好。

肉仔鸭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仔鸭的饲养管理)(2)

鸭子吃益富源动物益生菌好处多,有效调整肠道菌群平衡,维持肠道正常的微生物区系,抑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有害菌的生长繁殖,促进乳酸菌、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生长,促进禽肠道健康。强化机体抵御疾病能力,减少呼吸道、消化道、肠道等疾病的发病率。净化饲养环境,降低舍内氨氮等有害气体浓度。

1瓶可以兑水或者饲料1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