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渔歌子

咏柳国学舞蹈(家长国学堂古诗文化)(1)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王国,古代诗歌堪称国粹。走进美丽的中国古诗,意味着走进了一个美的世界,开启了发现美、欣赏美的心灵之旅。

春风袅袅,杨柳依依,家长国学堂,我们今天重新学习贺知章的咏物名作《咏柳》,体会自然造化之神奇,诗人造境之优美。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疏译]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一棵高高的柳树,宛如美女碧玉凝妆后悄然而立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万条柳枝垂下来,仿佛碧玉身上飘拂的绿色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不知道那细巧碧绿的柳叶,是谁以灵巧之手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只知道这早春二月的和风,就像那把神奇的剪刀


[解读]

在唐代诗人中,贺知章以绝句闻名。他的两首绝句《咏柳》和《回乡偶书》,脍炙人口,传诵千年,迄今仍被选入小学课本。但是我们对这位诗人,实在缺乏足够的了解;对他的名作《咏柳》,可能也理解得有所欠缺。

我们现在一提古人,一张口就是诗人李白,诗人杜甫,诗人王维,其实,古代并没有诗人这个职业,写诗只是一个人的爱好和特长。

贺知章首先是一位状元。他是在武后证圣元年考中进士并被点为状元的,也是浙江历史上有文献可查的第一位状元。

其次是一位学者。考中状元后,他先被授予四门博士,后迁为太常博士。

又是一位老师,而且是太子的老师。曾经做过太子右庶子、侍读、太子宾客,唐玄宗和太子即后来的唐肃宗,都对他优遇有加。

更是一位狂生。一生旷达不羁,晚年更加严重,干脆自号“四明狂客”。

还是一名酒徒,和李白、张旭等并称为“酒中八仙”。

还是一名大书法家,和张旭、怀素并称“唐草三杰”。

还是一位道士。贺知章一生痴迷修道修仙,晚年上疏请度为道士,求归故里。唐玄宗不仅下诏答应了他,还御制一诗赠别,并让皇太子以下为他饯行。

最后才是诗人。他不仅是出色的诗人,还是诗人的伯乐,是他第一个发现了李白的诗才,惊呼其为“谪仙人”,并把李白推荐给唐玄宗,世间才有了“诗仙”李白的令名……

一生身处高位,声名显赫,且与皇帝、太子关系贴近;但又能保持天性,不失本心,放纵不羁,率性而为,且能全身而退,这样的人物,古今有几?大概也只有这样的心性,才能写出清新天然的《咏柳》来。

《咏柳》首句为“碧玉妆成一树高”。人们通常把这个“碧玉”理解为碧玉般青翠的柳叶,整句理解下来就是:一棵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碧玉般翠绿的新叶。但是这样的解释,既没有整体的美感,也落实不了“妆”字:仅仅碧玉般的绿叶,并不能妆点整棵柳树,除非柳条、柳枝乃至柳树主干,都是碧玉一般。

如果换一个角度,把“碧玉”理解为传说中的“小家碧玉”的碧玉,即晋代汝南王的小妾“碧玉”,这个“妆”的问题立刻就迎刃而解了。“碧玉妆成一树高”按“倒文”修辞理解,就是“一高树(如)碧玉妆成”:一棵高高的柳树,宛如美女碧玉凝妆后悄然而立。婀娜秀美如古代美人“碧玉”,这是春柳给人的整体形象。

把“碧玉”理解为美女碧玉,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也就顺理成章了:万条碧绿的柳条垂下来,仿佛美女碧玉身上飘拂的绿色丝绦。这是柳条的潇洒飘拂。

第三、四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写的是细巧柳叶和神奇的春风,但我所见的最多的解释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且不说“不知”这个否定句不能轻易转换为疑问句,就是前后两句解释之间,也无法连贯起来。后句的“原来是”的答案,根本不足以解释前面的问题。

细细体会,“不知细叶谁裁出”中有个“谁”,它才是“裁”的动作的主体;而末句“二月春风似剪刀”,则是“裁”所使用的工具。显然,“裁”的主体绝对不可能是春风,只有“春神”之类,才能舞动春风之剪刀,裁出碧绿细巧的柳叶和丝绦般的柳条。这是诗人故意留下的想象空间。同时,将自然造化改变万物的神奇,用人工的裁剪来表示,以人工来形容造化,真是神来之笔。

所以后两句只能这样解释:不知道那细巧碧绿的柳叶,是谁以灵巧之手裁出;只知道这早春二月的和风,就像那把神奇的剪刀。

这首绝句,只有寥寥四句,但是每一句里,都有巧思妙想,整体读来春风袅袅,杨柳依依,俨然一幅清新可人的春风春柳图。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整体暗喻,不是美人如柳,而是柳如美人;次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局部明喻,写柳条如丝绦;末句“二月春风似剪刀”,非常传神,是明喻;但最耐人寻味的,却是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以拟人的手法写来,似乎在问,又像在答,因为这个“谁”呼之欲出,稍微闭眼想一下,就能知道谁是创造这一切美景的主体了——她只能是神奇的自然、神奇的春神。

咏柳国学舞蹈(家长国学堂古诗文化)(2)


家国天下,家学即国学,国学亦家学。

家长国学堂,与热爱国学的家长朋友一道,每日花几分钟时间,细品国学滋味,同享传统文化,点点滋润,日日更新,并与子女在互动互助中共同提升。

欢迎订阅微信版“家长国学堂”,jzgxt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