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通过对1992年,2001年,2019年出版的世界地图册的对比,来看一下30年来世界的变化。

我们分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北冰洋,南极洲分国家和地区逐一对比。

第一篇:亚洲

亚洲共47个国家。具体如下:

  东亚: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

  东南亚:菲律宾、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东帝汶。

  南亚: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中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

  西亚:阿富汗、伊拉克、伊朗、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塞浦路斯、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也门、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耳其。

亚洲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同时也是世界最高峰,海拔8844米。

亚洲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半岛。

亚洲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同时也是世界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亚洲最长的河流为长江,长度6397公里。最大的淡水湖为贝加尔湖。

亚洲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群岛。

亚洲面积最大的平原是西西伯利亚平原,同时也是世界第三大平原。

亚洲最长的河流是长江,长度6397公里,同时也是世界第三长河。

亚洲面积最大的沙漠是阿拉伯沙漠,仅次于非洲的撒哈拉沙漠。

亚洲面积最大的高原是阿拉伯高原。

亚洲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第三极。

亚洲最大的湖泊是里海,同时也是世界最大湖泊,它是咸水湖。

亚洲最大的淡水湖是贝加尔湖,同时是世界最深、淡水量最大的湖泊。

亚洲人口数量最多的民族是汉族,同时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

亚洲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是汉语,同时也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

亚洲的历史和文化都非常悠久。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的中国、印度和古巴比伦都位于亚洲。亚洲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的发源地。是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三大宗教的发源地。

世界地图变迁(世界地图变迁史)(1)

1992年亚洲地图

当时亚洲人口31.19亿,人口一亿以上的国家有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

世界地图变迁(世界地图变迁史)(2)

2001年亚洲地图

当时亚洲人口35.68亿,人口一亿以上的国家有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

主要变化:哈萨克斯坦迁都

1997年12月10日,哈萨克斯坦迁都 阿斯塔纳取代阿拉木图。

当时根据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1997年10月20日发布的命令,阿克莫拉(1998年5月6日更名为阿斯塔纳,意为首都)于1997年12月10日起取代阿拉木图正式成为哈新首都。新首都的正式落成仪式于1998年6月10日举行。

迁都原因:其一是因为阿拉木图三面环山,城市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阿拉木图位于哈萨克斯坦东南边陲,东南西三面环山,而且北部又是大片的沙漠,发展空间非常有限。

其二是因为阿拉木图处在泥石流和地震多发地带。由于阿拉木图位于天山北麓外阿赖山山前的丘陵地带,地壳活动非常活跃,因此经常发生地震和泥石流。

其三是因为阿拉木图位于哈萨克斯坦的东南边陲,辐射不到北部的三个州。哈萨克斯坦北部三个州的人口中,俄罗斯族占据了大多数,他们对国家的归属感不强,甚至有争取独立的趋势。对于政府而言,必须遏制这种趋势,而阿拉木图距离北部三个州有上千公里的距离,辐射不到这一区域,相比之下,阿斯塔纳与北部三个州的距离更近,因此迁都也是明智之举。

世界地图变迁(世界地图变迁史)(3)

2019年亚洲地图

当时亚洲人口43.93亿,人口一亿以上的国家有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和菲律宾。

主要变化:缅甸迁都

2005年缅甸首都是由仰光迁到内比都的。

内比都,原称彬马那,于2006年军人节正式宣布新名。位于缅甸中部的山区,距离仰光以北400公里,是缅甸的首都。

缅甸政府迁都主要是因为该地相对位于海旁的仰光较有利防范海路进侵,而且还能控制钦族、克伦族、卡雅族和掸族等势力强大的少数民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