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品析俗语文化》第11回

我们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文化沉淀,其中俗语文化更是蕴含着很多智慧和学问,它是我们先辈们一代一代日常生活积累沉淀总结出来的宝贵财富,古人们更是喜欢将数字加入俗语、成语中,如:“人有三急”、“六亲不认”、“一问三不知”等等,今天和小伙伴们一起聊聊这两句俗语“一问三不知,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一问三不知中三不知指的哪三不知(知道一问三不知)(1)

我们去办事情最怕碰到一问三不知的工作人员,不给任何指引,不做任何说明,只会说“不知道”,让人如入五里雾而无所适从。或者是办事的时候遇到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工作人员,碰到不会的问题只问不会的一半,而不一次性全部问清楚,让人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那么“一问三不知,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没有一问四不知的呢?有什么含义呢?下面慢慢为小伙伴们讲解。

从字面上解读“一问三不知,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先来看看“三不知”,是指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一问三不知是指对事情的发生、过程与结果都不知道,不管怎么问,总说不知道,给人很无知很糊涂的感觉,现在有些人是真的不知道,有些是装糊涂明哲保身。

一问三不知中三不知指的哪三不知(知道一问三不知)(2)

再来看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意思是只知道事物的一方面,而不知道它的另一方面,给人一知半解的感觉,就像我们小时候对知识的了解,大多说是只知道表面的意思,而忽略其中深刻蕴含的道理。

这两句俗语出处及典故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出自《庄子·天地》:“识其一,不知其二;治其内,而不治其外。”“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君子之谋也,始衷(即'中’字,三代'衷’字有“中心”一解)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

一问三不知中三不知指的哪三不知(知道一问三不知)(3)

一问三不有个小故事,晋国的大夫苟瑶率大军讨伐郑国。郑国君王抵挡不住晋军的进攻,于是派大夫公子般到齐国去求救。齐国为了防止晋国强大,就派一个人带兵支援郑国,此人名叫陈成子,到了两军对垒的时候,有一个叫荀寅的人就对陈成子说:“我听说晋国打算派出了1000辆战车攻打我们的营门,要把齐军全部消灭。”

一问三不知中三不知指的哪三不知(知道一问三不知)(4)

陈成子听了严肃斥责他说:“出发前国君命令我不要追赶零星的士卒,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马,晋军即使出动超过一千辆的战车,我也不能避而不战。你方才竟然讲出壮敌人威风,灭自己志气的话,回国以后,我要把你的话报告国君。”荀寅听到陈成子这么说,就知道自己失言了,于是他自言自语说:“君子谋划一件事情,对事情的开始、发展、结果这三方面都要考虑到,然后向上报告。现在我对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报告,怎能不碰壁呢?”

总结及感悟

“一问三不知”,“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两句都是告诫我们话语,它们是告诉我们在面对生活中所有的事物都要采取全面的了解,从事物的起因、经过到事物的结果都要全面了解,不仅是了解事物的表面的意思,还要了解事物其另一面深刻的含义,让人感觉很踏实,很细心。俗话说“细节决定成本”。

一问三不知中三不知指的哪三不知(知道一问三不知)(5)

细节能够检验一个人的真心诚意,越是注重细节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他人的认可和上市,越小的事情越能看出一个人的人品和气度,万丈高楼平地起,任何伟大的成功都是从小事做起,细节贯穿人的一生,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注重细节的人往往有相对较好的个人习惯,生活有规律、工作有条理,遇事不慌不忙。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细节决定成败,成事在人,谋事在天,岂能尽如人意,但求问心无愧。“一沙一世界,一树一菩提”,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细节构成的,让我们踏实认真的工作,勤劳朴实的做人生活,为美好的明天尽一份力。

一问三不知中三不知指的哪三不知(知道一问三不知)(6)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不知道小伙伴们对这两句俗语:“一问三不知,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和见解?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如果您喜欢,请点赞关注!如果您感觉有用,请转发分享给朋友。下回给小伙伴们分享其他俗语典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