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站,苏州

和苏州有关的诗句(诗词里的城市第8站)(1)

苏州,古称吴,简称为苏,又称姑苏、平江等,是中国首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近2500年历史,是吴文化的发祥地。苏州人多属江浙民系,使用吴语。苏州园林是中国私家园林的代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1、寒山寺

和苏州有关的诗句(诗词里的城市第8站)(2)

枫桥夜泊

张继〔唐代〕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 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 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相传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孤寂忧愁的情怀。

2、兴福寺

和苏州有关的诗句(诗词里的城市第8站)(3)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唐代〕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译文:清晨我进入这古老寺院,初升的太阳照在山林上。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掩映在繁茂的花木丛中。山中明媚景色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破山寺,就是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的兴福寺。南朝齐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所建。唐代咏寺诗为数不少,且有很多佳作 。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构思独具特色 ,它紧紧围绕破山寺后禅房来写,描绘出了这特定境界中所独有的静趣。

3、鱼米之乡

和苏州有关的诗句(诗词里的城市第8站)(4)

送人游吴

杜荀鹤 〔唐代〕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译文:你到姑苏时将会看到,那儿的人家房屋都临河建造。姑苏城中屋宇相连,没有什么空地;即使在河汊子上,也架满了小桥。夜市上充斥着卖菱藕的声音,河中的船上,满载着精美的丝织品。遥想远方的你,当月夜未眠之时,听到江上的渔歌声,定会触动你的思乡之情。

唐代的苏州又称吴郡。作者送人前往漫游的吴县,又叫姑苏,是当时苏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儿是富庶的鱼米之乡,丝织品闻名全国,还有不少古迹,作品抓住这些特点,通过描绘,便把这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城市活托出来了。

4、桃花坞

和苏州有关的诗句(诗词里的城市第8站)(5)

桃花庵歌(节选)

唐寅 〔明代〕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

花前花後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

说到桃花庵,这里有一个故事。说是唐伯虎当年在苏州看上了一处房子,是别人废弃的别墅,"长久未有人别业"。苏州还有个地名,就叫桃花坞。据记载,唐伯虎在决定买房时,因为没有钱,只好用自己的部分藏书作抵押,向京城一位当官的朋友借的钱。后来,他用了两年多时间努力写字画画卖钱,才还清了购房款。

5、白云泉

和苏州有关的诗句(诗词里的城市第8站)(6)

白云泉

白居易 〔唐代〕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译文:天平山腰泠泠流淌着白云泉,天上白云自在舒卷,泉水自流悠闲。白云泉啊,你又何必奔流飞泻到山下去,给原本多事的人间再添波澜。

天平山,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白云泉,是天平山山腰的清泉。此诗描绘了一幅线条明快简洁且充满生机活力的淡墨山水图,借此来表达诗人渴望能早日摆脱世俗的一种坦荡淡泊的情怀。

6、梅雨

和苏州有关的诗句(诗词里的城市第8站)(7)

青玉案

贺铸 〔宋代〕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译文:轻移莲步从横塘前匆匆走过,只能目送她像芳尘一样飘去。正是青春年华时候,可什么人能与她一起欢度?在那修着偃月桥的院子里,朱红色的小门映着美丽的琐窗。只有春天才会知道她的居处。

天上飞云在空中拂过,长满杜蘅的小洲在暮色中若隐若现。佳人一去而不复返,我用彩笔写下伤感的诗句。要问我的忧伤有多深多长?就像烟雨一川青草,就像随风飘转的柳絮,梅子黄时的雨水,无边无际。

本篇为相思怀人之词,是词人晚年退隐苏州期间所作。江南一带初夏梅熟时多连绵之雨,俗称“梅雨”。此词通过对暮春景色的描写,抒发作者所感到的“闲愁”。上片写路遇佳人而不知所往的怅惘情景,也含蓄地流露其沉沦下僚、怀才不遇的感慨;下片写因思慕而引起的无限愁思,表现了幽居寂寞积郁难抒之情绪。

7、鲈鱼

和苏州有关的诗句(诗词里的城市第8站)(8)

江上渔者

范仲淹〔宋代〕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译文:江上来来往往无数人, 只知喜爱鲈鱼之鲜美。请您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江南水乡,川道纵横,极富鱼虾之利。其中以江苏松江四腮鲈鱼最为知名。鲈鱼,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 味道鲜美。

凡往来于松江水上的,没有不喜欢这一特产,不希望一尝这一美味佳肴的。范仲淹江苏吴县人,生长在松江边上。对这一情况,知之甚深。但他发之于诗,却没有把注意力仅仅停留在对鲈鱼这一美味的品尝和赞叹上,而是注意到了另外一些更值得注意的东西。注意到了隐藏在这一特产背后的渔民的痛苦和艰险,并且深表同情。

8、垂虹桥

和苏州有关的诗句(诗词里的城市第8站)(9)

过垂虹

姜夔 〔宋代〕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译文:我自创的新调,音韵是如此和谐美妙;小红轻轻地唱着,我为她伴奏,吹着洞箫。一曲唱完,小船已摇过了吴江县城;回望经过的水路,轻烟绿波,还有那一座座美丽的石桥。

松陵,吴江县的别称。垂虹,是吴江县一座著名的桥。

诗人于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除夕,携小红由石湖(苏州与吴江之间的风景区,范成大的别墅所在)范成大家,乘船归湖州(今属浙江),路过垂虹桥时所写,因此诗题也命为《过垂虹》。小红,是范成大送给姜夔的一个歌女。

这首诗像一组动画片:一叶小舟,泛行在江南的水乡,一座座弯弯的石拱桥,像一道道彩虹,架在河上,倒影在清澈的水波中荡漾。一个读书人,站立船上,吹着洞箫,如泣如诉;一个明艳照人的美女,正低低地唱着歌,那动人的吴侬软语,回旋在轻烟中。两岸的梅花,袭来阵阵暗香……

,